低温奶“常温售卖”渐成产业链,为何能“大行其道”?

低温奶“常温售卖”渐成产业链,为何能“大行其道”?


“XX低温鲜奶10元3瓶……”近年来,越来越多藏于街巷之中的牛奶便利店被消费者视为福音,因为它们所售产品价格极为低廉,且大都有品牌背书。由此销售量也显得十分喜人。


在此产业链初具规模之际,一些疑问也随之产生。为何厂家要求低温储存的产品,会被商家如此售卖呢?该产业链是如何产生的,真的如消费者所见一般薄利多销容易赚钱?


从食品安全方面来考虑,本是低温储存的鲜奶、酸奶等却被堆放到纸箱子常温放置,这样的乳制品,其营养价值会打折吗?它们对身体究竟有无危害呢?


01

产品从何而来?

低温奶“常温售卖”渐成产业链,为何能“大行其道”?


据媒体记者报道,这些牛奶便利门店的老板们来货渠道不尽相同,大都来自经销商渠道。其中一位店主表示,自己认识一些进货量特别大的牛奶经销商,“每个经销商的政策不同,可以拿到价格非常有优势的产品”。另外一位老板亦表示自己从原来做奶站(乳制品批发)的朋友那里拿货,还有一些产品来自电商渠道的经销商,因为经销商们的走量很大,希望有像自己这样的“下家”来帮忙销售。


不过,经销商产品又是怎么定价的呢?价格缘何与市场出现如此大偏颇?


事实上,牛奶便利店很大部分产品为临期食品。其中包含保质期短的鲜奶、酸奶产品。因为保质期一般只有7天,所以在第三到四天的时候就会选择打折出售。据知情人士表示,与超市货架上的同类产品相比,牛奶便利店销售的酸奶最高可以便宜20%左右,鲜奶甚至能便宜到50%左右。因此,利用便利店+促销的方式,可以避免产品的冗积浪费。


02

食品安全能否得到保障?

低温奶“常温售卖”渐成产业链,为何能“大行其道”?


不过,临期乳制品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吗?


据记者探访多家奶店发现,一些促销产品直接被放置于室外,无任何冷藏或保温措施。特别是在夏天,原本需要冷藏保存的低温奶,放置在高温环境下会怎么样呢,产品会变质吗……一系列疑问需要解答。


对此,一些低温奶生产企业表示,尽量不要购买脱冷的低温乳制品,脱冷会引起产品发生变化。企业对经销商门店等都有冷链要求,但规范很难。并表示之后会加强这方面的管控。


据专业人士表示,低温乳制品离开储存条件后,很明显是不能售卖的。温度升高后,乳酸菌会继续生长繁殖,导致酸度变高,甚至涨包,存在很大的食用风险。其中,对于巴氏杀菌乳而言,过高的存放温度会使产品中的某些耐热芽孢生长,导致产品变质。同时,监管部门也通常不允许脱冷销售,尤其是巴氏奶产品,对低温奶产品的不正当售卖方式应判定为违规行为。


03

行业如何良性发展?

低温奶“常温售卖”渐成产业链,为何能“大行其道”?

事实上,牛奶便利店的发展历史有二十余年之久。此前的存在形式为奶站,主要为普及饮奶消费而建立。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个人运营的奶制品售卖店,产品也不再局限在几家。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牛奶便利店的优势在于投资门槛低、深入社区、薄利多销,是很多中小品牌的渗透对象,缺点则在于缺乏监管、管理粗放、易出现食品安全隐患。从奶站选址来看,消费群体更多为中老年人,如今则试图通过低价来吸引新的消费群体,其转型想法亦可窥见一二。


不过,靠低价走量吸引顾客的它盈利能力如何呢?记者得到的反馈几乎全是利润低、不好干。其中,一位店主表示,店里除经营伊利、蒙牛、光明、君乐宝、简爱、卡士、北海牧场等品牌外,还有兰格格、西域春、天润、蒙元宽等区域性品牌,乳品种类及品牌远多于一般的商超渠道,而这些产品都需要自行联系订货。而便宜的前提是你定的量大。所以,一天必须走百八十箱的量才能维持基本盈利。而且,大量的产品配上冷柜的话,可能会得不偿失,市场或因此矛盾逐渐走向畸形。


另外,一些难以进入商超等渠道的品牌,亦会与牛奶便利店合作,这或是便利店存在的另一个意义。不过,从目前的牛奶便利店的发展来看,首要的是应解决管理粗放的问题,如何良性经营应该深度考量。毕竟,低价竞争不是长久之计,行业的长久发展要从自查自纠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低温   低价   薄利多销   粗放   常温   乳制品   大行其道   鲜奶   产业链   酸奶   牛奶   很大   渠道   经销商   便宜   记者   品牌   财经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