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的诗及其它


余秀华的诗及其它

终于说到诗啦,鄙人一直不太关心诗,尤其是当代人的诗。当代人写的诗,说句老实话,很难懂,有的文字很美,很有想象,但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始终与人难以产生共鸣。

鄙人以为诗歌想象丰富是必须的,文字新鲜、富有变化是基础,但能在读者心中产生共鸣则是诗歌的灵魂,一首好的诗歌必能在读者心中产生强烈共鸣。

不知是白话文的问题,还是当代文字表现力不够的问题,总之,当代诗与唐宋诗词比,根本不在一个层次。“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几十个字就渲染出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图画,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影像立刻印在读者脑海中,会在读者心中产生强烈的的共鸣。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销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样的词读了之后,让人如身临其境,久久难以平静,心中总会涌出很多难以言说的思绪和意境。

读了当代的诗,读了就读了,无动于衷,没有任何波澜,很多诗看第一段就不想再看第二段。写的诗是给人看的,提不起任何阅读兴趣的诗,这样的诗有生命力吗?所以很多作者写了很多诗,但没有读者,没有市场,没有收入,最终流落街头,成了乞丐,精神病患者,有的自杀身亡。尽管他们的精神世界很丰富,可无人赏识,无人喝彩,在众人的鄙视中度过漫漫长夜。

然而,有一个人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她是一个农民,一个脑瘫患者,然而,她却是一个诗人,写了很多诗,有二千多首。为了写诗,她坚持了十六年,当然,她不写诗也做不了什么,幸亏她的父母有远见,让她幸运读了高中,具有最基本的写作能力。一个不识字的人或者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人不可能从事写作的,她读了高中,掌握了最基本的文字,她没有朋友,很孤独,所以想表达,所以开始写诗,终于在网上她的诗呈病毒式爆发了。

她叫余秀华,一个出生在农村的脑瘫患者。看了她的诗,有评论家说,仅就诗歌而言,余秀华写得并不好,没有艺术高度。这个鄙人也认可,但她的诗真实,情感浓烈,想象丰富,文字富有张力,有种痛,命运的不屈,虽然有点粗糙,但读者看了后,至少会在心中为之一动。

我记得汶川大地震有首诗流传很广:

孩子快

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妈妈怕你

碰了头

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妈妈

天堂的路

太黑

我看不见你的手

自从

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

你柔情的眸

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和爸爸的拳头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摸样

来生还要一起走

妈妈

别担忧

天堂的路有些挤

有很多同学朋友

我们说

不哭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没有我的日子

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

妈妈

你别哭

泪光照亮不了

我们的路

让我们自己

慢慢的走

妈妈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记住我们的约定

来生一起走

如果按照评论家的说法, 这样的诗也并不好,是的,它很通俗,语言很平凡,但有种力量,很容易让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样的诗就有生命力,尽管它不会长时间流传下去,但毕竟有一段时间让人激动过,心动过,这样的诗就够了。

现在这样的诗是多么的少啊!

(李苏章原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瘦马   当代人   评论家   来生   生命力   共鸣   诗歌   当代   爸爸   心中   读者   妈妈   文字   孩子   天堂   财经   余秀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