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智救被拐女,想不到老父亲差点坏了大事,还被人暗中盯上

故事:智救被拐女,想不到老父亲差点坏了大事,还被人暗中盯上

老班友今天又见面了。柳万锋马上叫上罗春苗这些老熟人,到附近一个小酒店摆了一桌。

这时,柳万锋才忽然发现少了一个人。他很惊讶,就向宋庆森问道:“女儿宋元芳呢,你没叫她来?你刚才要我救你女儿是怎么回事?”

谁知不说没事,一提到女儿宋元芳,宋庆森老婆陈春丽顿时哭了,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哭个不停。

原来宋元芳被人家卖了,卖到贵州一个深山老林里做了别人的老婆。

随着107项目竣工,自然,宋元芳也失业了。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独自一人跑到沙林市来打工,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她从事的大部分是打扫卫生、饭店服务员之类工资很低也很累的工作。

她心有不甘。一天,她在下班途中,一个长发女拦住她说有一个收入高的工作,问她愿不愿意做。

她忙问是什么工作。这女的答道,就是送货啊,全国各地到处送货。送货不就有收货吗,她的工作就是到山区收货,然后送到沙林市。考虑工作辛苦,到时会发山区艰苦补贴,每个月加起来差不多有五千元。

五千元啊,差不多是她半年的收入了。很单纯的她,兴冲冲跟这个女的去了贵州一个小山村,收什么所谓的山货。

谁料,第二天,这个长发女不见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呆在小山村里,很快,有一个矮胖男人走了过来,说宋元芳是他老婆,要她跟他走。

这时,宋元芳才发现受骗上当了。她哭过闹过甚至上吊过,但没用,没谁同情她。后来,她逃跑过,跑了三次,最终都被抓回去了。

在这里,大约呆了半年,她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

一个乡邮员过来了,她赶紧用废报纸给父亲宋庆森写了一封信,托乡邮员寄走,要父亲赶紧来救她。

宋庆森收到来信大吃一惊,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案,要派出所派人去解救他女儿。

对于派出所来说,这样的事太多了,案件多,人员不足,尤其是办案经费不足,像宋元芳这种情况,需要家属出差旅费才能出警,因为跑一趟下来,差不多要花万把块,派出所根本承受不了。

可宋庆森没钱,到处借也没有借到。107项目部大部分都是下岗职工,大家都没有什么钱,宋庆森跑断了腿也借不到。

得知女儿被人贩子卖掉了,老婆陈春丽天天嚎啕大哭,病情也是一天比一天严重,有几次还昏迷过去。她说,如果女儿不回来,她也不想活了。

宋庆森没办法了,想起了曾经的班友柳万锋,于是,夫妻俩冒昧前来找他,希望他能帮助一下。行前,陈春丽还带一袋自种的红薯干,给柳万锋品尝。

听完宋庆森的诉说,柳万锋心情格外难受。

他很是自责,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同事关心太少了,真是太少了。107项目的情况他知道一点,但不详细,像宋庆森这种情况还真不知,他一直以为宋庆森虽然下了岗,但凭他的手艺,找一份工作不但没问题,应当还是一份高薪,同时,他女儿宋元芳也应当结了婚,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如今的情况跟他的想象完全不一样啊。

柳万锋赶紧拨打了市公安局唐局长的手机,向他反映了宋元芳的情况,希望公安局派人前去解救。

唐局长十分爽快答应了,这次他不要派出所出面,而是指示市刑警支队介入,派得力干警前去解救。

这就有点小题大做的味道了,但报案的对象不同嘛,谁叫他是柳万锋呢,他可是背景深厚的人,规格只能高不能低。

办案经费的事,唐局长没提,柳万锋也没有问,是明白人都该知道如何做,何况柳万锋现在不缺钱。

吃完饭后,柳万锋安排宋庆森夫妻住进附近一家宾馆,要他们等候通知。

陈春丽送的一袋红薯干,柳万锋高高兴兴地收下了,这个必须收下,多少是宋庆森夫妻一点心意。柳万锋深知,宋庆森也是个自尊心很强的老工人,不是走投无路,人家根本不会找你。你不收,他会很难受,说不定掉头就走。

柳万锋是从工地最底层爬起来的,深知建筑工人的痛苦与无奈。他们从事的是最艰苦最繁重的重体力劳动,收获的却是最少的,与企业蛀虫朱天政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他们同样有做人的尊严。

安排好宋庆森夫妻,柳万锋找到罗春苗,想商量下一步打算。

柳万锋说:“明天你给我准备好十万元。这次去营救宋元芳,我恐怕要亲自去,不然我心不安。”

罗春苗点点头,表示同意。她提醒道:“你第一次跟公安打交道,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他们的办事风格不一定跟你合拍,我建议叫上一公司保卫科长蒋杰众。他是老保卫,跟公安机关人员熟,处理这类事情比你有经验,我放心一些。”

柳万锋想了想,罗春苗说得对。

第二天,柳万锋找到蒋杰众一说,他马上答应了。

不久,唐局长派来的四名刑警队员跟柳万锋联系上了。大家简单商议一下,就前往机场,准备搭飞机前往贵州。

这是柳万锋特意安排的。本来市局来的人买了火车票,想搭火车,但柳万锋一定要他们退了。

要想马儿跑得快,马儿一定要多吃草,并且吃好草才行。刑警虽然一年到头在外面跑,但坐飞机的机会还是不多,加上宋庆森夫妻一辈子没有坐过飞机,柳万锋有意想让他们过一把瘾,于是,大家全部坐飞机出行。

到达贵阳机场只有十一点,离吃中餐有点早,但柳万锋提议还是吃算了,他估计赶到县上是下午二三点了,吃中饭有点晚。

饭后,柳万锋直接租了二部的士,直奔宋元芳所说的县。由于唐局长已经提前跟县公安局沟通好了,刑警很快办好了手续,并得到县公安局的大力配合。他们派出了二名刑警共同参与解救行动。

根据县公安局的安排,他们赶到了宋元芳所在的乡政府。

刚到乡政府,他们就遇到了陈乡长。陈乡长热情地把大家迎进了会议室,在这里,他把乡里的基本情况介绍了一下。

据他介绍,这个乡是县里最偏远的乡,宋元芳所在的村又是乡里最远的村。这里丘陵地形,地势险峻,高低不一的山上,除长有一些树木,全是巨大的石头。很少的一点土地,只能种玉米、土豆之类作物,属于典型的交通闭塞,穷山恶水。

但民风彪悍,性格豪爽,村民喜欢抱团,一家有事,家家帮忙。由于穷,这里买老婆盛行,虽然每年都有来这里解救被拐妇女,但成功的不多。

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大张旗鼓去找人。人是找到了,却带不出来。你想啊,你们只有几个人,而他们是几百人,你如何带得出,所以你们不可鲁莽,必须智取。

听完陈乡长的介绍,柳万锋觉得他说的对,只能智取。如何智取呢?大家商议的结果,先摸清情况,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柳万锋以县干部的身份,在一名乡干部的陪同下进村,找村支书,看能不能得到他的帮助。

至于宋庆森就以要饭的身份去村里寻找女儿。要饭嘛,可以四处走动,人家不易怀疑。

说到要饭,大家都在嘿嘿地笑。你别说,宋庆森根本不需特别打扮,他时下就像一个要饭的,当然,大家不好意思说出来,只是笑笑而已,但心里都在说,老宋真像。

商议妥当,在乡政府临时工潘文胜的带领下,柳万锋步行了四个小时,来到了宋元芳所在的村。

进入村庄,柳万锋才知陈乡长所言一点不虚。这个小村庄真穷,全村基本上是矮小的泥土房,唯一一栋红砖房就是村小学,还有村支书家稍好一点,泥巴房外面粉了一层白色的石灰,有点与众不同的味道,但走进去,一样阴暗潮湿,一股腐败的霉味直冲鼻梁,令人作呕。

村支书是五十多岁的老头,听说县干部来村里了解情况,他开始拉开话闸,叽里咕噜说了起来,说了老半天,柳万锋一句话也没听明白。

原指望潘文胜翻译几句,谁知他一声不吭,眼睛一直望着天空,上面藏有金银财宝似的。后来才得知,这小子就是该村人,买宋元芳那个人就是他远房表叔,他知道柳万锋是来解救被拐妇女的,所以就装聋作哑,一声不吭。其实,村支书也知道,他故意说土话,弄得柳万锋云里雾里。

柳万锋没有办法了,问估计是问不出什么结果了,于是,他提议去村里转一转,期望能不能看到宋元芳。

这个村位于一条大山沟中,大约有三公里长,沟中有条小溪流,村民住房稀稀拉拉分布在沟二边。

沟中央有一座木桥,连接二边村民。木桥下面有一个深水潭,村民们都在此处洗衣洗菜,算是村中心最热闹的地方。

此时有很多妇女正在洗刷,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柳万锋的眼帘,咦,她不就是宋元芳吗,虽然瘦了,黑了,但柳万锋一眼就认出来了,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显然现在宋元芳不是以前青春活泼的宋元芳了。她身体臃肿,挺着一个大肚子,正在艰难地洗着衣服。

柳万锋吓了一大跳:天啊,她分明已怀孕,似乎快要生了。

潘文胜见了宋元芳竟喊道:“婶子,在洗衣服啊。”

宋元芳噢了一声,她望了望潘文胜,说:“你来干啥呢?”

“哦,是这样,县里来了一个干部,想看看,走走。”

宋元芳望了柳万锋一眼,倏地,她愣住了,浑身哆嗦,痴痴地凝望着柳万锋一动也不动,张开大嘴,指着他,紧张地说,你,你,你。

柳万锋赶紧挥挥手,转过身子,低下头,装着没看见。

看到柳万锋转身不见她,宋元芳只好把刚才要说的话咽了下去。

潘文胜有点奇怪,忙问道:“你认识她?”

柳万锋毫不犹豫答道:“不认识,可能来了一个生人,她好奇吧。”

正在这时,不远处又出现了宋庆森的身影。

当时说好,柳万锋走前,他随后。柳万锋去支书家,他则在村里以要饭为名,四处转悠,到家家户户,寻找宋元芳。

他找了不少人家,始终不见宋元芳。在桥西边,他看到有不少在那忙碌,赶忙走了过去。

想不到,二人同时桥边相遇了,同时看到了宋元芳,而宋元芳也同时看到了他们。

宋庆森立即加快步伐,往河边奔去。

柳万锋急了,当时说好了,看见了宋元芳一定要装着不认识,否则,引起村民警觉,如果宋庆森父女相认,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柳万锋紧张万分,拼命朝宋庆森挥手,示意他不要靠近。

宋庆森看到了柳万锋的手势,立刻明白了,放慢了脚步,假装去河边找水喝。

宋元芳终于看清了柳万锋和父亲宋庆森,立即意识到解救她的亲人来了。她多次逃跑的经验告诉她,此时不能相认,否则,会引来全村人的驱赶。

她不再说话,迅速低下头,继续在河边不紧不慢地洗着衣服,突然,她手一松,一件衣服脱了手,顺水漂流而下,漂了十多米远的地方,在宋庆森喝水的地方停了下来。

宋元芳慢慢地走了过去,强忍着泪水,轻声说了声爸。

宋庆森不动声色,轻轻动了一下手指,示意她不要靠近,然后,他捡起这件衣服,来到宋元芳身边,告诉她明晚12点左右,设法到桥边来,他们在这里等她。

宋元芳点了点头走开了。

但这一幕被一个人发现了。

他不动声色,却在暗中阴笑。

(待续18,李苏章原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沙林   乡政府   乡长   贵州   刑警   村里   派出所   公安局   村民   局长   想不到   女儿   衣服   老婆   情况   故事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