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篇报道引起了陶厅长的关注,她立即想起了一段尴尬的往事

故事:一篇报道引起了陶厅长的关注,她立即想起了一段尴尬的往事

第二天一上班,宫利民就得到城管局书面通知,项目部门外可以施工了。他一脸的不解,不是说不准搞,现在怎么又变卦了呢?

他没办法,只好把通知给了柳万锋。

柳万锋装着很惊讶的样子,现在可以搞了啊,行,那就搞吧。他当天就安排广告公司进场施工。

ABC形象识别系统不是特别复杂的工程,布置很简单,就是办公区和施工区费点时间,前后也就两个多月吧,所有的一切都布置完毕。

听说ABC形象识别系统搞完了,钱局长、谭副局长、一公司总经理魏明胜等人来到了红保城项目部。

离项目部大门口还有五十米远的地方,大家的眼睛不由一亮,好家伙,真的不错。这天刚好是晴天,在蔚蓝天空的衬托下,“沙林市太平洋建工局承建红保城项目”这几个字体发出金色的光泽,在太阳底下熠熠生辉,更妙的是两边的展板,这几年建工局精心打造的精品工程全部编排在一起,耸入云霄,异常醒目,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神韵,非常有创意。

展板前面挤满了人,这是沙林市第一次冒出来的新玩意,行人都觉得很新鲜,很好奇,议论纷纷,啧啧称奇,都在说,沙林市大平洋建工局到底是央企,搞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前面人太多,车子无法前行,于是,钱局长一行人下车,步行前往,这些议论他们都听到了,心里很高兴,但表面上平静如水。

他们步入项目部,立刻被宏伟的场面震住了,只见迎面而来的是两根钢柱,上面挂有两面旗帜,一面是国旗,一面是建工局局旗。局旗是经过局党委会讨论通过的,现在看来效果非常不错,天蓝色的局旗迎着金色的阳光飘扬,一红一蓝,在暖融融的东风吹拂下,犹如两条漂亮的丝带在空中猎猎作响,迎风招展,是那样的赏心悦目。

办公区的设置更是让人震撼。所有的办公室和职工住房全部是草绿色的活动板房,整齐划一,加上混凝土路面,干净漂亮。喧闹的人群不见了,大家似乎进入一个静悄悄的森林,空气清晰,环境优雅,令人心情舒畅。

钱局长禁不住赞道:“在这地方办公,估计我要长十年寿命。”

谭副局长深有同感:“项目部设计得的确不错,看起来柳万锋搞的这个ABC形象识别系统还是成功的,至少得到了市民的认同。”

大家一起来到会议室。会议室的布置也很新颖,不仅有建工局的代表工程,而且还有本项目的效果图,还挂上了企业精神和宗旨,这样即使不是建工局的人看后对建工局也有一个基本了解,看得出来设计者是用了心,动了脑筋的,如果建工局一千多个工地全部采用此做法,可以想象会给业主和社会带来多大的视觉冲击。

在会议室的一角,静静坐着一个人,手上握有一部照相机。谭超雄注意到了这个人,他几乎可以肯定不是建工局的人,他到底是谁?来这里要干什么?

他不动声色,暗中让保卫部调查一下,局宣传部的人眼尖,立刻认出了此人,他就是《沙林日报》首席记者丁高深。

原来丁记者对该项目进行报道后,社会反映强烈,有人竟质疑是假报道,他们认为在沙林市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为此,报社指示他继续跟进,搞连续报道。

他来到项目部门口,刚好看见一大批人朝项目部走来,他就毫不犹豫跟了进去,准备到实地去采访。

进了项目部办公区,他真是大开眼界,这里所有的一切都让人感到十分新鲜好奇,所以到了会议室,他第一个高高地举起了双手,要求采访。

钱局长和谭超雄已经清楚了他的身份,对他不仅没有阻拦,而是请他到主席台前面来,方便他提问。

宫利民作为项目经理,自然而然接受了采访,然而,面对丁记者的提问,他是一问三不知,他从没有参与ABC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如何知晓?

谭超雄看他说得牛头不对马嘴,赶紧要柳万锋上前接受采访。

柳万锋胸有成竹,对ABC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思路、想法及效果等方面娓娓道来,说得很形象生动,对丁记者不理解的地方,他还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丁记者的采访非常成功,最后,他亮明了身份,给设计者柳万锋照了一张相,说要发到报纸上去。

丁记者说到做到。三天后,《沙林日报》头版头条果然刊登了丁记者写的长篇通讯《一个记者眼中的红保城项目》,文中详细介绍了红保城项目推行的ABC形象识别系统,高度评价了此系统的现实意义,文中下方还刊载了一张柳万锋笑眯眯的照片。

《沙林日报》的报道再次引起社会各方关注,尤其引起了沙林市建设厅的关注。这次厅长陶英没有让办公室去调查了,而是直接通知沙林市建工局负责人到建设厅来汇报ABC形象识别系统的实施情况。

听了建工局的汇报,看了一张张现场拍摄的照片,陶英很高兴,很振奋,这个项目很有创意,符合现代建筑工地发展的方向。

其实,陶英也曾与柳万锋有同样的想法,只是没有他那么细,那么深,那么透。她始终认为脏乱差不应该是建筑工地的代名词,大家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管理人员工作舒心,作业人员吃得好,住得好,作业环境干净、卫生、安全、有保障。作为建筑行业的主管领导,她特别希望全省的项目都能实现这个目标,可每次到工地,看到的情景总是让她心里添堵,尤其曾经的一次洋相让她刻骨铭心。

好像是三年前的一天吧,她参加一家省级标化工地验收。

为了接好这次验收,施工单位下足了功夫,项目部道路两旁摆满了鲜花,搭设了一个漂亮的主席台,台上台下铺上了红色的地毯,上空吊满了各种颜色的气球,锣鼓队、仪仗乐队、迎宾小姐一个不缺,整个项目部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验收组的车队驶来,项目部沸腾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掌声雷动。当陶英下车时,一个笑盈盈的迎宾小姐上前献上一把鲜花,引导小姐引导陶英一行人步入主席台。大家都在主席台就座,准备发言,接下来就是鼓掌散会了。

如果不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整个验收工作将是天衣无缝,皆大欢喜了。

偏偏这一刻,陶英内急了。

早晨起来时,陶英就感到肚子有点不舒服,勉强吃了一碗粉后,感觉更加不舒服了,肚子咕咕直叫,然而,她在厕所蹲了很长一段时间,始终没有释放出来。见时间快到了,她只好忍着上了车。

经过一路的颠簸,她的肚子又开始叫了,没办法,这是车上,她只能忍着,走到主席台,她感到无法再忍了,否则,会像国外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一样,面对观众直喷而出。呵呵,这样一来,亲爱的陶英同志就好玩了,会羞愧得跳楼。

为了避免撞墙,她急忙忙离开了主席台,找到一个女的,问厕所在哪儿。

女的指指前面不远处一个用竹片围起来的棚子,说就在那儿。

陶英十万火急地往那儿奔,刚到门口,她就闻到了一股浓烈的大粪臭味。大粪没有清理的时间应该很长了,才会如此浓烈刺鼻。陶英下过乡,在农村呆了七年,深知农村露天粪坑的厉害,陈年的粪便经过长时间的分解酝酿,臭分子早已挤满了周围每一处细小的空间,经久不散,人不小心走进去,大大小小的分子会挤过来,附在你身上,然后深入衣服里面,牢牢地贴在你的肌肤上,即使走出很远,这种味道依然在飘散,身后会留有一道长长的臭味。

陶英现在闻到的就是这种味道。她知道工地上都是露天粪坑,她不介意,也习惯了。尽管有相当的心理准备,当真正踏入这个露天粪坑时,她的心还是不由悬了起来。

因为天刚下了雨,这个水泥做成的粪坑积满了粪水,上面仅搭了几块竹夹板,陶英试踩了一下,竹夹板立刻发出吱吱的叫声,两边摇晃起来。她十分害怕,担心会掉下去,但此刻肚子完全不听使唤了,下面胀得难以忍受。她只好咬着牙踩了上去,竹夹板叫声更大,摇晃得更厉害了。

由于穿的是高跟鞋,加上竹夹板一直在摇晃,她脚底一滑,人倏地往粪坑里栽去,在进入粪坑口时,她的左手无意中牢牢抓住了一块竹夹板,借助这块竹夹板的力量,人终于艰难地翻转过来,气喘吁吁地躺在夹板上。通过这番折腾,下身胀得似乎要开裂了,全身都在疼痛,她再也无法控制了,只能躺在上面,脱开裤子,任其一泻千里,水面上顿时跳起了朵朵小浪花。

一股股浓烈的恶臭直冲她的心肺,熏得陶英翻江倒海,早晨吃的东西全部吐了出来。更要命的是苍蝇闻味而动,全部向她身上飞来,浑身上下爬满了苍蝇, 这些飞来飞去的绿头苍蝇让陶英真是欲哭无泪。

排空了脏物,她肚里好受了一些,慢慢爬起来,站在粪池边清理身上的污物,幸亏边上放有不少卫生纸,她几乎用光了所有的卫生纸,才大体清除掉身上的污物,但斑斑印记仍在,强烈的味道仍在,她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走了出去。

她来到了主席台,一股让人恶心的大粪味在主席台上弥漫开来。大家很快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但仍若无其事坐在主席台上,一动也不动,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然而,坐在陶英旁边一个女的却忍受不了,当着大家的面呕吐起来。

陶英肺都要气炸了,真是混账,哪有这样的工地啊。她一语不发,阴沉着脸,愤而起身,走下了主席台,然后钻进了小车,一溜烟走了。见厅长走了,大家也一哄而散,验收会就这样草草收场。

事后施工单位一再向陶英道歉,陶英虽然表面上原谅了他们,但心里一直不痛快。这个脸真是丢大了,很长时间她都难以释怀。

她知道,这事不能完全怪施工单位,全省绝大多数建筑工地都是这样,有的工地连一个像样的露天厕所也没有,工人们四处打游击,随地大小便已成习惯,这种陋习随着社会的进步,必须要有所改变。

看到红保城项目开始实施ABC形象识别系统,陶英感觉特别好。她决定去红保城项目部看看。

(待续25,李苏章原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建设厅   沙林   粪坑   大粪   夹板   主席台   厅长   露天   会议室   工地   局长   肚子   往事   尴尬   身上   形象   记者   项目   故事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