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险巨头车险理赔大裁员:三四级机构减员的减员,合并的合并


财险巨头车险理赔大裁员:三四级机构减员的减员,合并的合并

“不到200人的理赔团队,总部又下文,再减15人。这倒好,都快连轴转了。”“我们也一样,上礼拜一个支公司12人的理赔团队集体裸辞,案件都快没人处理了。”

两家头部财险公司分支机构理赔负责人向《今日保》吐槽,一再的裁员与压缩成本令之理赔工作颇为难做。事实上,这并非孤例,几乎是各大财险公司车险理赔条线的通病。《今日保》多方了解,相当部分的财险公司车险理赔条线编制将继续缩减8-15%。如此背景,上至财险总公司理赔管理部门,下至分支机构理赔队伍,都充斥着一股“纠结”的氛围。一方面是惨淡的车险保费表现下,动刀车险理赔压低成本已不可避免,去年已有财险头部企业着手这一举措。头顶裁员指标,这群人到底主动寻找出路,还是耗到被动减员,拿一笔赔偿更为划算?如果留下,也意味着将承担更高强度的工作,好不纠结。另一方面确是,理赔人力严重不足后,凸显的“增员难”尴尬。考虑到当前险企对员工的基本学历要求,至少本科以上。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又很难对高强度的理赔工作产生兴趣,不愿入行。从激烈的车险红海竞争,到疲态下的死海效应,车险理赔裁员与增员的踯躅,恰似综改后车险之两难缩影。

财险巨头车险理赔大裁员:三四级机构减员的减员,合并的合并



1-Insurance Today-

三级机构动辄减员理赔岗10人以上


压缩理赔人力,是综改后车险保费规模骤降下的连锁反应。即便大公司坐拥成本分摊优势,但固定成本急剧压缩的大趋势下,也难以幸免。一家巨头的三级机构,动辄就是十人以上理赔队伍的减员;四级机构团队的撤并,亦不在话下。然而,车险保费缩水,并不代表整个行业车险事故量减少。《今日保》得到一组交流数据显示:


2021年前五月车险保费同比负增长7.3%、车均保费同比减少15.9%的情况下,车险的有效报案件数却同比增长40.3%,远超新单签单件数10.9%的增长幅度。


这一方面说明,只要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车险理赔案件的基数就持续存在;另一方面也说明,综改后整个车险行业的出险率有回升兆头。这更表明,车险行业对理赔人员的需求量是加大非过剩。而理赔亦是保险服务用户的最基本职能。一定程度上,车险的理赔服务方才是车险产品存在的意义。如今之境况的逻辑,是从单均作业成本而来,大部分保险公司受全流程经营管理的拖累,在某些流程与环节上,其成本效率是做不过层级更加扁平化的专业理赔队伍的。但也有更多头部和腰部中坚企业,投入更多科技资源提升理赔效率,取代原有人力。这也是越来越多的理赔岗,离开保险主体,加入保险公估队伍、第三方理赔队伍的原因。不过,相比保险公司体制内的竞争,市场化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车险理赔人在离开保险公司后,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因此,一部分车险理赔人最终离开了这个行业。这种走与留的“纠结”也是当前理赔线条的一重生存状态。



2-Insurance Today-

理赔市场格局生变,与传统车险理赔的生存危机


老的血液留不住,新的血液进不来,未决赔付承压下,何以解决理赔之难?尤其是一些生存压力更大的中小财险公司,不乏放弃自建理赔渠道者。是故,理赔外包成了保险公司最常见的做法,常见模式有三:

①案件外包制,实行单案外包、整案外包等,以压缩案均理赔成本。②人力外包制,即保险公司以更低的价格从保险公估包人头,但人员仍归属保险公司管理。③全理赔外包制,即案件和队伍全部交给第三方运营,保险公司的理赔部只负责项目管理和KPI考核,这在新小公司中比较常见。

三种理赔外包模式各有利弊,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自身理赔队伍的硬实力。目前绝大多数财险公司更为看重如何通过理赔外包模式,与自己的理赔队伍形成服务优势互补,以达成理赔管理目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价格问题。综改成本压力下,财险公司希望通过更低的外包成本,来换取更好的理赔管理效果,对外包价格做上限要求。这也是当前市场下,第三方理赔队伍很难从保险公司拿到足够的车险理赔服务费用的根源。而市场竞争的存在,更让众多公估机构、调查队伍逐步舍弃车险,转投服务费用相对更高的寿险、非车险作业领域。这是第三方理赔市场的困顿。此外,科技发展正在改变车险理赔作业模式,一些简单的车险理赔环节,正在被客户和跨界者替代。以前在车险业内,只要出现场、会拍照,就能干查勘员。稍懂医学知识、会沟通,就可以从事人伤理赔岗。如今,视频查勘定损技术正在取代传统查勘员出第一现场;医护共享查勘正在取代传统查勘员完成人伤首勘和跟踪作业;一系列车险理赔反欺诈技术的诞生,正在缩短原有线下调查证据链的取证过程。科技的改变正在塑造全新的理赔生态,这又是传统车险理赔人遇到的另一层生存危机。



3-Insurance Today-

车险新单预赔破百下的无奈:正在经历综改后最困难的时期


财险公司新单预期赔付率破百的现实,亦是车险理赔市场步入综改后最困难时期的最大背景。当前,各大主体公司亦在想尽办法寻找新的市场平衡点。但不动理赔条线,如何平衡其他条线的结构与利益?这也是巨头此次理赔减员动作最大的深层次原因。但是,真正懂车险理赔的人,是否会在车险发展的大潮下被淘汰呢?显然不会。事实上,相当部分的车险理赔人,早站到保险公司利益的对立面。原因,理赔有两个关键要点,是需要以专业和服务来衡量的:


①理赔是保险公司连接用户的窗口,是保险公司服务客户的形象体现。它做的是服务,那服务是要有温度的,是需要成本的。②理赔是有专业性的。有多少理赔人,实际上都是保险公司曾经用多少次错赔、惜赔、拒赔的巨大成本给培养出来的。


这也说明,每一种车险理赔案件,都有其特殊性,是不可完全用一个低价的统一成本就能完全覆盖的。这种逻辑下,车险理赔的未来是单位相对成本低,而不是绝对成本低。这也暗含了车险专业化改革的思路。



后记

车险理赔如何才能做到单位成本最低?


如此,也留一个问题:车险理赔如何才能单位成本最低?我们给出的答案:一要资源足够强大。对于任何一家财险公司来说,相比偌大的财险市场,它的体量都是处于弱势的,更会被公司自身经营结果所左右。这也是从市场角度来看,第三方理赔市场将存有更大的机遇。二要具备足够的专业性。当车险理赔人所获得的报酬,不是问你的薪酬能低到多少?而是问你一年能调解多少案子?一年有多少打假减损金额?有什么优秀案例?鉴定所的法医熟不熟?一年背了多少投诉?这才是行业走向正轨的时候。三要有足够的连接能力。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好处是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的不对称。谁能够将上下游的信息打通,谁才能够真正解决车险理赔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我们,一直在这条道路上努力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机构   件数   作业   保费   外包   头部   保险公司   巨头   案件   队伍   成本   人力   模式   行业   财经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