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从佟麟阁路上就可以看到中华圣公会堂

我写的京城闹市寻幽系列,始于2009年3月。其实之前也喜欢拍点古建筑写一写,比如2000年就去走访了北京各处的清代王府。后来就有意识的把这些内容汇集起来,起名为“京城闹市寻幽”,以一些相对小众景点古迹和文化活动为主。有历史文化元素,也有旅游自驾的成分。转眼12年过去,写到了100篇,其实也不算很高产,平均40多天一篇,但毕竟有不少积累。因为工作繁忙,还积攒了很多拍了没写的,以及想去没去的。近些年北京文化建设大发展,有意思的新景观,特色的展览越来越多,特别是将古迹修复改造的也不少,并不只是去访古探幽。

这第100篇算是个纪念,重游了一下旧地。这个系列的第三集,写的是佟麟阁路的中华圣公会教堂。(其实这是真正的第一集,是写“闹市寻幽”的缘起,前两集是把之前的文章加入到系列里)这个教堂的特色,是房顶上有两个八角亭,在佟麟阁路上就能看见,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特点。这建筑已经有110多年的历史,曾经叫做安利甘(Anglican)教堂、中华圣公会堂、南沟沿救主堂,曾是中华圣公会华北教区的总堂及主教座堂。圣公会就是基督新教安立甘宗,英国国教,中华圣公会1912年成立,解放后逐步退出了中国大陆。所以教堂也被用作库房。

2009年我来到这里,当时感觉整体建筑保存的相当完好。当时建筑内是一家公司,所以大门紧闭,无法看到内部。这座建筑最有意思的就是中西风格的结合,比如山墙是中式,门口还有楹联,但山墙顶部的玫瑰花窗是哥特式;建筑的格局是巴西利卡式的十字型,但顶部又是覆盖灰瓦,墙也是青砖砌成。这种风格在北京是非常罕见的。如果从上方俯瞰,这个建筑的结构就会更漂亮。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2009年拍到的教堂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房顶八角亭和西方的圆型窗对比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当时教堂旁边是KTV,很不协调

时隔12年再次来到这里,建筑没什么变化,但是周边变化不少。原来教堂旁边是美发厅和KTV,和教堂的雅致格格不入,如今已经统统不见。教堂内部则变成了书店--模范书局诗空间,可以入内参观了。这里现在也成了网红打卡地。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中华圣公会堂外部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大门也是体现鲜明的中西合璧特色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原先匾额位置写着书店的名字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圣公会堂整体外观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别具特色的八角亭

由于本身是教堂,建筑内部的空间非常高大宽敞,上方的花窗,也带来了不错的自然光。内部的格局依然是中西合璧的,十字型的建筑格局非常明显,但是廊柱间的挂落又是中式风格,最凸显教堂特色的当然还是玻璃花窗。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教堂(书店)内部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体现教堂特色的花窗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八角亭的位置,又像传统教堂的拱顶,又像中式的藻井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书店内摆放了不少工艺品

和建筑空间相比,这家书店里陈列的书并不算多,而且大多不是那种时髦读物,室内更有不少装饰,有老物件,也有创意工艺品。与挑选书籍相比,沉浸在这里的氛围是更重要的。这座百年建筑,能有这样的新生,是很让人欣慰的。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自然光采光不错,但还不足以让内部亮堂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摆放了不少老物件,这是印刷用的?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教堂内部都是木结构,古朴雅致

说到古建筑改为书店,马上就能联想到离此不远的另一个地方--万松老人塔。这地方可太有名了,简直就是如今地理概念下的北京最古老的鉴证之一。元杂剧《张生煮海》中有这一句台词,“你去兀那羊市角头砖塔儿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说明元朝就有这个地方。我初中时候看《北京的胡同》这本书,就提到砖塔胡同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定名已经有七百多年,因此印象深刻。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砖塔胡同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从院外看古塔,似乎有一种魅力吸引你走进去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大门,我记得原来是个小商店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塔身看起来还是比较新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院内休憩的空间

砖塔胡同就是得名于胡同口西单北大街边的砖塔,这座砖塔是九层八角密檐式青砖塔,高15.9米。这座塔是金、元代曹洞宗高僧万松行秀的墓塔,所以就叫万松老人塔。万松老人俗姓蔡,曾经得到金章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还是元代名相耶律楚材的老师。这座塔能保存到如今,殊为不易,还在明朝万历和清朝乾隆年间重修过,特别是乾隆年间,把七层塔改建为九层,相当于在外面包了一个新塔。1927年,叶恭绰主持修建了东向开门的小院,就是如今的格局。如今砖塔是北京罕见的金元时期建筑。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院内绿树丛荫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一层塔身大门的位置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万松老人塔是非常标准的密檐式塔,跟北京天宁寺塔一样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即使是夏天,院里也有清凉的感觉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院里摆放的一些古建的细节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民国时期北京地图

砖塔胡同附近,在元代还是杂剧演出聚集地,可以想见,当时这里是非常热闹的。

早先砖塔胡同也不开放,如今,这里也改建为书店,名为正阳书局。其实是砖塔所在的一个小院,南北的两间房子作为书店,里面以和北京城有关的书籍,以及旧书为主。院内也有藤萝架,环境非常雅致,在繁华的西单大街是难得的闹中取静的去处。西四这一带,建筑大多显陈旧,反倒是这座塔历经数百年,仍然朴实挺立。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屋里是书店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屋内陈设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书店的猫主子进餐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另一只在睡觉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喜欢读书的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书店内部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书店一角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老电扇和大蒲扇

西四这边是老北京文化的核心区域,来到这里,也顺便到周边走走,追寻一些过去的记忆。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砖塔胡同旁边是羊肉胡同,胡同口就是地质博物馆,不过目前的陈列很老旧,不是很值得去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缸瓦市教堂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义达里,仿佛来到了外国,这是西单缸瓦市的一条胡同,早先这地方属于定亲王府(即礼亲王府)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砖塔对面的造寸时装店,这房子年头也不短了,小时候我每次路过这招牌,都没明白到底是“造寸”还是“选寸”。这个店是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创立的,解放后迁到北京,是打造领导人出访定制服装的,现在已经没落。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二友居肉饼店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砂锅居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这家新川面馆属于规模比较大的

模范书局和正阳书局,都是网红景点。顺便说说另外一个网红书店--钟书阁。钟书阁在上海、成都、重庆等地火爆之后,也来到北京,在北四环中关村一代的融科中心。地下一层的大堂里,修建了大片水池,上方是玻璃天幕,气派非凡,但是书店却比想象中小,特别是网红最爱拍摄的楼梯,主要靠镜中倒影扩大空间,实际比较小,而且上下楼不便。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钟书阁门外,写字楼地下空间非常气派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书店内部网红拍照地,实际上非常狭窄

古韵书香!探访北京两家藏身古迹的网红书店

看起来很大,实际上上下楼错身都难

其实从这三家网红书店的情况来看,单靠卖书是很难盈利的,本身空间有限,又受到网上书店的冲击,可能咖啡、艺术活动等能够带来一些收入,但是对于核心地点的古建来讲,肯定是不够维护的,是不是还有其他方面的支持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北京   正阳   缸瓦   书店   中西合璧   古韵   元代   书局   书香   中华   古迹   教堂   公会   胡同   格局   特色   建筑   财经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