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古城 400年清酒厂糅合傳統與創新

日本京都古城 400年清酒厂糅合傳統與創新

清酒都會在招紙上的來源,資料也會詳細地標示下來(nicki_schinow/unsplash)

米和水,两种简单材料,酿造出日本人的一种传统

日本清酒界有个说法:“清酒万流”,有各处乡村各处例的意思。酿造清酒的流程、需要的材料大致相同,但每一间酒造要酿造出自己个性,却可以有千变万化的秘方。 京都是日本其中一个最古老的酿酒城市,大部分酒造集中在伏见区,任何一间都上百年历史,经历过日本和清酒业的兴衰起跌。记者到京都采访了有340年历史的家庭式酒造“山本本家”,以及有380年历史、大规模机械生产作全球销售的“月桂冠”,两间酒造规模有别,继承人也各有使命,但面对传统清酒销售逐年下降的现实,他们都花了很多心思,研发酒精度较低的果味清酒,甚至发展非清酒的业务,挽回年轻一辈的心,延续祖先留下来的金漆招牌。

京都伏见清酒飘香

 兵库县的滩、京都的伏见、广岛县的西条,日本人称为清酒的三大产地,其中有“男滩女伏”的说法,意指滩和伏见两地出产的清酒一刚一柔,刚柔之别在于水源的矿物质含量。矿物质含量高的称之为硬水,酿造出来的酒比较辛辣,相反地,软水的矿物质含量低,发酵速度较温和,酿造出来的清酒甘甜易入口,一般认为较适合女性饮。

位于京都以南约10公里的伏见区,几乎没有高楼大楼,站上5层高的屋顶,足以远远望见连绵山景,包括区内最有名的桃山;雨水从山向下流,渗入地底,受地形的优势,区内的地下水存量相当丰富,而该区土地的矿物质如钾和钙含量比例平均,形成矿物质偏低、较温和的水质。

日本京都古城 400年清酒厂糅合傳統與創新

京都伏见区占地61平方公里,酿酒区在中心地区,附近伏见稻荷大社和桃山都是游客热点。

 根据“伏见酒造组合”的资料,该区现有23间酒造(日本人对酒厂的称呼),相比60年代的逾50间,数量大大减少一半以上,但环顾全日本的造酒区,伏见的酒造可说是相对集中。  想每间酒造“到此一游”,在伏见区花一整天都不太可能,同有超过300年历史的月桂冠和山本本家位处区内中心地带,前者设有博物馆可参观,后者则附设餐厅,因此较多游客前往,另外相距不远的黄樱、苍空都自设酒吧,可品尝到最新鲜的清酒。夏天到伏见的话,更可乘坐十石舟,从河道上观赏两旁数百年历史的建筑物,樱花季节两岸更会开满樱花。

美酒配佳肴 传扬清酒文化

在伏见的民居群中,有一间340年历史的酒造“山本本家”,酒造、仓库、门市、居酒屋,甚至山本一家的住所都在3分钟的步程之内,数百年来没有太大变化,感觉特别“街坊”。

日本京都古城 400年清酒厂糅合傳統與創新

居酒屋旁有个水井,每日都有居民前来取水回家使用

冬天酿酒保留天然工序

34岁的山本本家继承人、山本晃嗣先带记者到酒造二楼的平台,迎来一个惊喜,一排矮身木架铺了绵密的麻布,上面放了蒸好的酒米,工人一面检查米身状态,一面用手指搓散饭团,翻动酒米,“这是蒸米后的冷却程序,大约要30分钟,现时冬天的温度和冷风刚好。”采访当日,气温大约摄氏3度,意料之外是现时仍有酒造保留天然工序。“冷却时间太长,米粒会太硬。”工人匆匆将酒米带入室内,倒入造酒母的大桶,另一个工人不停翻动,混合当中的米、水、酵母,再用大胶纸封顶,直至酒母逐渐由固体变成米糊状。山本晃嗣说制曲是酿造清酒的重要环节,总酿酒师在摄氏36.8度的木制房间内,不时监察曲的状态,调节温度、曲菌量等,“酿造过程大约需要10%至15%的曲,与米、酵母等一同发酵,不同类型的酒会用不同酵母。”在发酵初期,材料会沉淀成一层一层,因此酿酒师要不时翻动混合物。

日本京都古城 400年清酒厂糅合傳統與創新

传统酒造如山本本家保留人手酿酒的工序

在不远处是酒造的门市和居酒屋,是山本晃嗣的爷爷在40年前开业的,即使酒造300周年的时候,他笑说:“爷爷真是很会做生意。”居酒屋现时在全日本有5间分店,开店的主要目的是山本家秉持的宗旨:美酒应配佳肴。“日本有很多美食,全世界有很多人喜欢日本食物,配日本酒最适当不过。”  午饭时间进入居酒屋,食客大都是当地居民,不减街坊风味。在居酒屋正中央放了一个大铁桶,拉下手柄,就可饮用当造清酒,无论是清新的味道或感觉都似在酒吧饮用生啤,“我们继续造酒的目标是希望令人从饮清酒得到开心。”

日本京都古城 400年清酒厂糅合傳統與創新

山本本家的门市与居酒屋相连,很多食客会走到门市选购,除了清酒以外,还有清酒制的糕点、酒粕等。

山本晃嗣对家族传统的手艺产品拥有一份自豪感,不过,与香港老店的命运相同,清酒正面对市场的无情打击,整体日本饮清酒的人愈来愈少,特别是年轻人,而酒造今年酿制90万公升清酒,但10年前的产量是144万公升,即是减少了近四成,但山本做出的成绩表并不差,“现时出口的酒占约5%,共15个国家,我接掌酒造前只是5个,我想秉持家族的理念,透过日本菜将清酒带出海外,但我从来不卖酒给陌生人,全都是外地人来到,试饮过我们的酒,提出入口到其国家。”

日本京都古城 400年清酒厂糅合傳統與創新

承继家业的山本晃嗣没安于现状,积极为酒造改革创新,也保留祖先留下“神圣”清酒品牌。

承传的坚持

 山本晃嗣一出生已背负了家族命运,因为自懂性以来,他已知道自己的使命,也从来没有质疑过自己的“使命”,对自己的事业更是从无异心,“因为酒造应该要一代传一代的”,所以在初中的作文功课,他想也不想,已写下承继酒造的理想。在京都完成大学课程后,他已部署先打工一两年,汲取别人的营运经验,然后回老家继承家业。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山本本家现有50种产品,山本晃嗣说要突出自己的产品并不容易,有些酒造甚至会说其他酒造的坏话,但他坚持不出恶言,“少爷”回老家后目标清晰,第一步是创新,酿造酒精度较低的果味、抹茶清酒,但首要面对与老师傅磨合的挑战,在传统上“整色整水”,他的确花了不少工夫,经常脸挂笑容的他说:“最终都是成功”。

380年品牌月桂冠 年产4500万公升成立年份:1637年现任社长:大仓治彦(第14代)资产值:4.96亿日圆(约3,388万港元)2015年销售额:282亿日圆(约19亿港元)产品种类:清酒、梅酒、果酒、味醂、煮食用酒、进口红白酒及啤酒

 日本有人计算过,每酿造1.8公升清酒,需要14.4公升的水,京都的伏见区有先天之利,单是月桂冠范围内有5个水井,供应每年4,500万公升的产量。 月桂冠酿造部部长山中洋佑先带记者到厂房的天台,说明伏见区的盆地地势,如何造就区内的造酒业,区内有大型建设如兴建天桥,需要深入地底打桩,事前都要先得区内大型酒厂的同意,“因为造酒、清洗机器都用地下水,必须确保水源不受污染。”酒造每年会验水一次。

日本京都古城 400年清酒厂糅合傳統與創新

酿酒由靠经验到科学化 

月桂冠一向不是受推祟的高级清酒品牌,品牌主要产品走大众化路线,但论产量、论历史、论接触面都在日本前列位置,酿酒师乐于酿造平民化的清酒,因为“清酒本来就是日本人的日常饮品,价格应该相宜,让更多人接触清酒”。 平民化不代表质素差,山中洋佑带记者走遍各个平日只有相关职员可进入的酿酒区域,努力讲解每个细节,从选材、温度控制、发酵过程等的掌控,可以看得出一名酿酒师对产品的执着。而现实是,酿造高级清酒的纯利可能较低,以最高级别的纯米大吟酿为例,生产量和销量比普通酒少,而市场上多用最贵的酒米山田锦,最少磨走米的50%,甚至要磨走65%,再加上推广费等,成本更高。

日本京都古城 400年清酒厂糅合傳統與創新

博物馆内保留的旧烙印是以前在酒桶打印之用

 有380年历史的月桂冠是京都市内历史最悠久的酒造,13岁已承继家业的第11代继承人大仓恒吉为清酒史带来很多突破,“以前造酒靠的是个人经验,人的头脑,但自从大仓恒吉成立研究所,将酿酒变得科学化,产量也大增。”国际贸易部经理永田将大说,月桂冠的发展策略一直没有变,现时仍会透过技术创新产品,自行研发酵母、曲菌,并开发非清酒的业务。以2008年推出的零糖质清酒为例,在发酵过程中,让酵母吸取糖分,将每100毫升酒的含糖量控制在0.5克之内,降低饮清酒吸取的热量。

日本京都古城 400年清酒厂糅合傳統與創新

古时酿酒以木制品为主,大木桶外会围上大麻绳,以保持温度。

产品多元化为吸年轻人

 另外,月桂冠早于1901年出口至美国,直至现在,拓展海外市场仍是品牌的主要策略,产品出口为主,永田将太负责海外市场,他说香港市场着重包装设计,主要销售对象是餐厅酒吧,台湾和欧洲市场分别偏好平价的普通酒和贵价的高级清酒。“清酒本身占全日本酒市场不足一成,而整体市场是持续萎缩,2016年与前一年比较跌了约5%,因为年轻人都不太喜欢酒精浓度高的酒,又觉得清酒是上一辈才会喝的。”永田将太说品牌的清酒在日本销售量仍可维持,但需要更多市场推广策略吸引年轻人,在采访当日,品牌刚开设Instagram户口,相片风格走型格路线,附以酿酒过程的说明,让新一代了解这传统技术,开发果酒、有气清酒等酒精度低的新产品,以开拓年轻市场。

月桂冠4个世纪发展史

1637年创办人大仓治右卫门在笠置里(现址京都府相乐郡笠置町)开始经营酒厂,当时的商号是“笠置屋”,酒名为“玉之泉”

1901年开始出口至有不少日本人居住的美国檀香山

1905年注册“月桂冠”的商标

1989年成立美国分公司

2011年在上海成立中国分公司清酒5个关键温度

 米和水是清酒的核心,有靓米、好水,还要有合适温度。清酒经过蒸米、制曲、发酵等程序,每一个程序都要严守温度,“控制温度是造酒的关键。”月桂冠酿造部部长山中洋佑带记者走遍厂房,体验冷热交替的制酒程序。

10℃ 将玄米磨成精米,需经过洗米、浸渍步骤,打开洗米房,吹来阵阵凉风,房间本身要保持低温,米粒在机器上高速被冲洗、浸渍以吸收水分至软身,所用的水需保持在摄氏10度。

100℃ 之后米会送到隔离房的大型蒸米机,看一看机旁的温度计,高达摄氏100度,有时候更要摄氏105度。打开蒸米机的大门,涌出来的蒸气已相当热,但眼前的蒸米机并非大型电饭煲般简单,家中电饭煲是湿蒸,山中祥佑说制酒用的是干蒸,以防米粒过分软身。

2℃-3℃ 蒸好的米立即运到相连的冷却机器,透过冷风极速吹凉,温度急降至摄氏2度至3度,米身亦会稍微变硬。

33℃ 20%的米不经冷却,直接进入制曲过程,需时两日,期间要一直保持高温、高湿度的环境。过程需在米中加入曲菌,旧式酒糟会在高温制曲房中,凭酿酒师的经验翻滚米和真菌的混合,再放入大桶内存放制曲,但月桂冠全由大型机器控制温度和翻动曲,确保温度稳定。

日本京都古城 400年清酒厂糅合傳統與創新

<10℃ 进入最后的大直路,整个发酵房“凉浸浸”,山中洋佑说发酵温度由摄氏5度至10度不等,视乎清酒的质素而定,愈高级的清酒,发酵的温度愈低,原因是低温令酵母不太活跃,令过程中产生的化学作用较温和,得出的味道顺滑易入口。

人手酿酒保留传统

 离开机械化的酒造,在月桂冠大仓博物馆内有个神秘“黑房”,没有预约是不能参观的。门外挂有一个枯黄的草球,这在很多酒造门外可见,草球由杉树的叶制成,传统的酿酒期由每年秋季至翌年初夏,在酿酒初期草球保持绿色,直至期尾枯黄,代表一个酒期的结束,但现时并非所有酒造会每年造一个草球。

“黑房”其实是酒书房,存放了数千件传统的造酒工具,大多是木制品,包括以往制曲、发酵所用的大木桶。以往靠人手将一桶一桶沉甸甸的米,爬上木梯倒入大木桶制曲,不停大力翻滚当中的混合物,甚至进入桶内,由于温度很高,酿酒师都要穿上厚厚的草鞋以防热伤;到发酵阶段,酿酒师每日要检查发酵程度,所以整个造酒期随时“无觉好睡”

日本京都古城 400年清酒厂糅合傳統與創新

这些传统造酒器具并不是只作展览用途,在每年大约12月,总酿酒师相川元庸(上图)与拍档两人仍会以最传统的手法,酿造少量手工清酒,用作参赛及在博物馆内售卖。由于是人手制造,每一批次的味道都可能略有不同,但这正是人手酿造的特色。

酒米之王山田锦 

喝过清酒都听过兵库县的酒米山田锦,几乎每间酒早都用到。与葡萄酒、威士忌一样,有单一酒米或混合米的两种做法,价格较高的清酒多用单一酒米,而山田锦多用来酿造等级最高的纯米大吟酿,甚至有“酒米之王”之称,近年有个趋势将山田锦在磨米阶段将其磨至最细,旭酒造旗下的“獭祭”就造出精米步合23%的清酒。  在月桂冠厂房放有品牌使用的7种酒米,酿造部部长山中洋佑指出,来自广西冈山县的酒米“雄町”可说是山田锦的近亲,同样适合酿造高级清酒,另外五百万石和京都产的祝都适合单一使用,“这4种酒米有较多淀粉,较少蛋白质,米粒软身而较大颗,技术上亦较易磨米,最少可做到50%至60%的精密度。”

日本京都古城 400年清酒厂糅合傳統與創新

3种酒米多用来酿造不获评级的普通酒,有时会混合一起来酿酒。磨成不同精米度的酒米,蒸过后的曲米可食用,味道带甜。

粮油店变街坊酒馆 

伏见有几间食店、酒吧可品尝区内酿造的清酒,有些是酒造经营的,也有与酒造合作的,只售卖该酒造的出品。从京阪本线的伏见桃山站下车,正是区内的主要大街“大手筋通”,在大街上的一间酒铺“油长”,售卖清酒、烧腐、葡萄酒和威士忌等,近门口位置放满清酒的一面墙相当壮观,清酒爱好者应兴奋不已。

日本京都古城 400年清酒厂糅合傳統與創新

“油长”在300年前是卖油,转为酒铺仍保留原来的店名,可见日本人对家族传统的尊重。

选清酒看口味种类

 走进店内一点,有一列吧桌,坐下来打开酒单,满满的一页又一页,一杯大约是150日圆至300日圆不等(约10至20港元),“这里有80多种清酒。”每次点酒要选3种,附上一小块豆腐和味噌酱,有酒量可全部试饮,不过是数百港元,已可尝试到伏见区内20间酒造的代表清酒。

日本京都古城 400年清酒厂糅合傳統與創新

店内放满附近酒造的清酒,现场可饮用的有近90款,店长奥田浩二说可以向酒造少量取货,运送都方便,所以种类较多。

 这酒铺比部分酒造的历史更长,在300年前开店是售卖油灯用的油,所以小店取名“油长”,直至20世纪,很多人转用电或气体,油店转卖粮油干货,又随着超级市场、独立包装产品兴起,在20年前再转型为今日的酒铺,现任店长奥田浩二在数年前承继家业,对前来的酒客有问必答,细心向记者说明如何选清酒。“主要是两个方向,首先是口味,大致分为偏甜的甘口和偏Dry的辛口,另一方向是种类,有不添加酒精的纯米酒,或不同的精密度、过滤方法、有否经过杀菌等。”他又说,清酒在早期并没有如此细分,现在的分类亦不绝对代表质素的分野,而是代表不同的味道及人的口味,“添加酒精的清酒不代表不好,不加酒精的纯米酒只代表较甜、顺滑。”

日本京都古城 400年清酒厂糅合傳統與創新

日本人多爱喝新酒

 与葡萄酒、威士忌不同之处,清酒大多是新酒,即酒造的贮酒年份大多不超过一年。由于清酒多在冬天酿造,所以冬天饮的酒特别新鲜,亦有未经高温杀菌的生酒或原酒,深受清酒迷和日本当地人的欢迎,“最适合吃串烧时饮,因为生酒的酒精度高、味道较强烈。”奥田浩二说,从清酒的颜色可得知其贮藏年期,颜色愈偏黄,年份愈长,颜色愈透明代表年份愈短,“超过一年已算熟成酒。”采访当日,他给记者试饮呈金黄色的长期熟成酒,一打开酒盖,即传出强烈的老酒味道,个人而言,始终是新酒较好喝,“其实很多日本人都不喜欢熟成酒。”

 酒铺开店之初,大多是区内的居民前来小酌,近年多了外国和日本其他地区的游客前来,指定试饮有当地限定或有京都特色的清酒,“如果客人要我推介,我会选用祝这种酒米酿造的,因为这是京都才有的酒米,其他就要视乎客人口味而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京都   日本   山田   清酒   本家   酵母   年历   日本人   桂冠   酒厂   现时   区内   古城   温度   传统   品牌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