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表达爱的最好方式

写信曾经是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的主要方式,如今被电话、微信这类即时的通讯方式所取代。即使写信也多出现在工作中,往往很多时候是一种证据般的存在。能耐着性子提笔写信,首先是一种幸福的表达。

《亲爱的安德烈》收录了龙应台与她儿子来往的36封信,之所以喜欢这本书,不是八卦龙应台作为名作家的家长里短,是喜欢母子间这种交流方式和内容更多些。

倾听,是表达爱的最好方式

36封信,绝大部分是龙应台和她的大儿子安德烈之间的来往,也有一封信是龙应台的小儿子菲利普跟哥哥安德烈关于香港文化的讨论。两个儿子,分别在不同的国家长大,有不同的文化影响和对人生的思考;两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没有一直待在妈妈身边。龙应台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多地来回,德国、香港、台湾,即使孩子进入大学也是跟母亲在两个国度。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其中妈妈代表了中国文化,安德烈代表了欧洲文化,两代人的隔阂是两种文化碰撞的结果,他们的沟通更是文化交流的表现。

从他们母子的写信对话中,囊括了生活的一些琐碎,融入了对人生的态度,对生活的思考。通过信的内容,能感受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影响下孩子的思维方式。

倾听,是表达爱的最好方式

龙应台34岁第一次做母亲,我跟她有着同样的经历。恐怕以后在孩子的沟通问题上,也会有更多的相同点。在龙应台的内心描述中有着母亲对孩子的担忧,从中我似乎寻到了自己的影子。

经常目睹听闻的教育问题,更多的是因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不畅,这也是导致孩子与家庭矛盾的关键因素。读这本书的目的,我就是想要了解作为母亲,如何跟孩子进行沟通,尤其是等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思考,我应该用怎样的方式跟她交流,以及交流的内容。我希望了解她的思想、行为和各种状态,但不一定会去参与或者干涉,只要孩子快乐幸福就够了。可是,我怕我做不来这些。

倾听,是表达爱的最好方式

龙应台的信,让我第一次明白喜欢和爱的区别。她说儿子跟她没有交流的渴望,对于她的关心也是寥寥数语,感觉到儿子对她只是爱而没有喜欢,她发现是缺少了及时对彼此表达爱,加上母子不在一起生活更是鲜少沟通,母子间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为了重新了解已经成为大人的儿子,龙应台和安德烈商定以写信的方式来彼此沟通、了解对方。结果,龙应台是幸福的,因为儿子没有拒绝沟通,而且乐意以写信这样需要耐性的方式与母亲交流,接受妈妈走进他的世界。

这本温暖的书,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想,众多的读者也是跟我有同样的感受吧。原意了解孩子的父母不少,可是通过正确有效的方式、能真正能走进孩子世界里的却是极少数。真正稀缺的,是原意聆听妈妈诉说的孩子。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有内心的交流,这才是父母们真正应该反思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责怪、抱怨孩子不听话。不是么?

作者:清荷田田,宝妈一枚,热爱读书,喜欢旅行,欢迎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安德烈   菲利普   方式   原意   香港   母子   儿子   母亲   父母   妈妈   孩子   幸福   喜欢   内容   文化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