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99%企业!财务人员请注意,汇算清缴这项一定不能漏掉

还有不到20天的时间,截止5月31日,2020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就要结束了。虽然时间紧,但财务同学更要细心,否则一旦出错会带来很多麻烦。

在汇算清缴中,有一个重点工作就是关于纳税调整了,其中有一项是发生必调的,即业务招待费,往年经常有会计漏调。云帐房君整理了相关的材料,分享给大家。



业务招待费的纳税调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


纳税调整计算和表格填写


情况一:业务招待费超出5‰


好运来公司2020年销售收入1000万,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10万。

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1万。

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 9万。

贷:银行存款 10万。


费用明细表填写——


涉及99%企业!财务人员请注意,汇算清缴这项一定不能漏掉


计算纳税调整金额——

➤账载金额=10万。

➤而根据条例,2020年扣除限额:1000万*5‰=5万。

➤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60%=10万*60%=6万。

➤因此准予扣除的2020年业务招待费金额就是5万。

➤所以纳税调整额为10万-5万=5万。


表格填写如下——


涉及99%企业!财务人员请注意,汇算清缴这项一定不能漏掉


情况二:业务招待费未超出5‰


那么如果2020年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4万呢?


计算纳税调整金额——

➤账载金额为4万。

➤2020年扣除限额:1000万*5‰=5万。

➤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60%=4万*60%=2.4万。

➤所以,2020年业务招待费准予扣除的金额是2.4万,即税收金额为2.4万。

➤那么,纳税调整为4万-2.4万=1.6万。


表格填写如下——


涉及99%企业!财务人员请注意,汇算清缴这项一定不能漏掉


未取得合法合规发票的情况


好运来公司2020年销售收入1000万,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10万,但是其中有2万元未取得合法合规的发票。


计算纳税调整金额——

➤因为未取得发票的2万元不得于税前扣除,在进行汇算调整。业务招待费账载金额=10-2=8万。

➤2020年扣除限额为:1000万*5‰=5万。

➤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60%为:8万*60%=4.8万。

➤因此,2020年业务招待费准予扣除的金额就是4.8万,也就是税收金额是4.8万。

纳税调整为:8万-4.8万=3.2万。


表格填写如下——


涉及99%企业!财务人员请注意,汇算清缴这项一定不能漏掉


同时,未取得发票的2万也需要做全额纳税调增,我们放到A105000第30行的其他。


涉及99%企业!财务人员请注意,汇算清缴这项一定不能漏掉


另一种思路——

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业务招待费的账载金额和会计核算金额就不一致,因此还有另外一种调整思路。


先算出可以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4.8万,在业务招待费栏次保持正常调整。如下表:


涉及99%企业!财务人员请注意,汇算清缴这项一定不能漏掉


差额的部分0.2万,放其他栏次进行调整。


涉及99%企业!财务人员请注意,汇算清缴这项一定不能漏掉


将业务招待费计入其他项目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公司会将本属于业务招待费的内容计入到其他项目,特别是会议费或者业务宣传费。


因为这两类费用的扣除比例是不同的,会议费可以全额抵扣,业务宣传费最高不超过销售收入15%都能抵扣,所以如果错误计入,会导致少交所得税的风险。


如果汇算清缴时发现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还是要调整招待费金额,然后再和税收金额比较,最后算出正确的调整数。


计算纳税调整金额——

好运来公司2020年销售收入1000万,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4万。汇算时发现,有笔计入会议费的2万元实质上是业务招待费。

此时,我们就要调整纳税人计入当期损益的业务招待费金额了。

➤账载金额=4万+2万=6万。

➤2020年扣除限额:1000万*5‰=5万。

➤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60%=6万*60%=3.6万。

➤因此,2020年业务招待费准予扣除的金额就是3.6万,即税收金额为3.6万。

纳税调整为:6万-3.6万=2.4万


表格填写如下——


涉及99%企业!财务人员请注意,汇算清缴这项一定不能漏掉


实际上业务招待费调整,表格的填写是很简单的。

我们关键要注意的风险就是不要把属于业务招待费的计入其他科目而导致少调。其实我们日常在账务处理时就要注意,尽量核算准确,不要等到汇算清缴才来处理。

其次对于计入业务招待费的费用,还要注意业务的真实合理性,关注有无混入与企业无关的个人支出,是否取得合规的扣除凭证。如果有类似情况,首先调整账载数据,以保证后续调增的可靠。


汇算清缴必知的10大要点


1.小型微利企业


小型微利企业可免于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基础信息表》(A000000)中的 “主要股东及分红情况”、《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10)、《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20)、《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A102010)、《金融企业支出明细表》(A102020)、《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A103000)、《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


2.不一定一次性填完申报表


网上申报系统支持先申报后缴款的方式,纳税人可以先完成申报,只要在规定期限之前(次年5月31日)缴款便不会产生滞纳金。


3.更正申报


2020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截止日(2021年5月31日)前,纳税人如发现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有误的,可以进行更正申报,并结清应缴应退企业所得税款,涉及补缴税款的不加收滞纳金。

2020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截止日(2021年5月31日)后,纳税人如发现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有误的,可以进行更正申报,涉及补缴税款的,应自2021年6月1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金


4.优惠事项备案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修订后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事项办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3号)要求,企业享受优惠事项采取“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案”的办理方式。

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前,企业无需向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优惠备案资料。

享受财税〔2012〕27号文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软件、集成电路企业,每年汇算清缴时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事项办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76号)规定向税务机关备案,同时提交《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备案资料明细表》规定的备案资料。


5.资产损失如何报送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资产损失资料留存备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15号)的规定,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资产损失,仅需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不再报送资产损失相关资料。相关资料由企业留存备查。企业应当完整保存资产损失相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


6.建筑企业跨区预缴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经营的建筑企业总机构在办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附送其所直接管理的跨地区经营项目部就地预缴税款的完税证明。


7.报表


(1)汇算清缴报送的是年度财务报表,可能与第四季度预缴财务报表不一致。

(2)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中的收入可能和增值税申报表的收入不一致,比如:视同销售、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都会产生不一致。


8.二级分支机构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57号公告的规定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二级分支机构也应该进行年度纳税申报按照总机构计算分摊的应缴应退税款就地办理税款缴库或退库。


9.风险提示服务


系统纳税人可在申报时自行选择是否使用“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风险提示服务系统”进行风险扫描,纳税人针对系统反馈的可能存在的填报问题进行确认,若经核实不属于填报问题的可直接确认申报;确实存在问题的,对申报数据进行修改,然后可使用“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风险提示服务系统”再次进行风险扫描,直至确认不存在问题后再进行申报。


10.税会差异分类


按时间分 永久性和暂时性(1)永久性:会计不计税收计收入:视同销售、捐赠收入会计不计税收允许扣除:加计扣除会计作收入税收不作:不征税、免税会计作费用税收不作:利息(超)、行政性罚款(2)暂时性:应纳税暂时性:加速折旧、分期收款可抵减暂时性:准备金、股权投资损失



汇算清缴,一次讲清


《2021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手册》已经编写完成,在企业所得税重点政策、申报操作、涉税风险三个层面进行了解读和提示,同时结合政策要点和以前年度汇算清缴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风险提示


每年的汇算清缴是财务人员的年度大事件。代账公司也为客户承担这项工作,往往占用公司会计许多时间和精力。而汇算清缴的准确度和效率,也事关客户的满意度和留存度。

云帐房智能财税系统,内置汇算清缴功能模块,自动填写申报纳税调整一键取数,24小时值守,漏填提醒。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增加客户满意度。


涉及99%企业!财务人员请注意,汇算清缴这项一定不能漏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招待费   明细表   企业   税款   纳税人   企业所得税   支出   税收   金额   损失   收入   风险   年度   会计   业务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