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执笔为枪第一人,一生多次入狱: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他是执笔为枪第一人,一生多次入狱: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


中国报业自民国以来,执笔为枪的英雄无数,但称得上巨头的却鲜少。而能尊为宗师的就更加稀有,仅仅只有一位。那就是张季鸾先生。

他出生在山东济南,他的父亲是个厉害人物,曾在山东曲阜、邹平、宁阳等地做过县令,他一生为官清正,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


他是执笔为枪第一人,一生多次入狱: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


但是这样一个清官却在张季鸾1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留给三个孩子和妻子的只有一具遗体。


张季鸾是家里唯一的一个男丁,他便成了顶梁柱,在身无分文的时候父亲的好友多次出手相助。

命运总是想多看他两眼。

1902年,三妹去世。 1903年,老师刘古愚去世,1940年,母亲也离开了自己。

当时的他只有17岁,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尤是我终天大恨,三十年来,时时想起,不由感到无可如何的悲哀。

报馆不封门,不是好报馆,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

1905年,他被推荐官费到日本去留学,从小失去亲人的他最不缺的两个字就是刻苦。在那里他被称为“会背日本的百科全书”。

1911年,他回到祖国,在上海担任《民立报》的编辑。

张季鸾笔锋犀利,不畏强权,经常做出“惊人之举”,以笔为武器,揭露真相。袁世凯与英法等国签订的《善后借款合同》一经得知立即得到他的大肆批判,然后再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结果可想而知,报社被查封,他也入了监狱。


他是执笔为枪第一人,一生多次入狱: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才出了狱,但是他并没有收。段祺瑞上台的时候他又站出来发文揭露,结果又被拘押。


这次是民众救了他,他已经深得民心了。

“报馆不封门,不是好报馆;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说的就是他

执笔为枪日发行量超过五万份

他是执笔为枪第一人,一生多次入狱: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


我们不知道是张季鸾的命运本该如此坎坷,还是他的性格造就了他的坎坷。

从1913年到1924短短的11年间,他所在的《民立报》、《中华新报》、《中华民报》接连被查封或关闭,此后他一直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不到37岁已经是白发斑斑,他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少白”。

命运还是垂帘他的。

1926年,38岁的他终于等来了转折点。

他和胡政之、吴鼎昌合伙开办了新记大公报公司。而这个报社正是因为不畏强权、说事实,讲真话而备受欢迎。


他是执笔为枪第一人,一生多次入狱: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


1927年蒋介石和宋美龄大婚的时在报纸上面发表文章说:“余确信余今日与宋女士结婚以后,余之革命工作必有进步,余能安心尽革命之责任,即今日始也。”


就在第二日,我们的张季鸾就开始抨击他了,斥责蒋“累累河边之骨,凄凄梦里之人,兵士徇生,将帅谈爱,人生不平,至此极点。”

这就有点儿过分了,是新婚都不让他过安稳啊!

这份报纸日销量达到了5万份。

胡适说:希望他能在世界上最好的报纸中占据荣誉地位。

淡泊名利,高风亮节,53岁穷得只剩10元钱


他总是说一句话:文人就是不能发财,否则文章写不出来。

我们说张季鸾的一生都是敢于直言,但是他从来都没有为了自己。而是国家,为人民。

他总是说:“新闻记者不为威胁易,不为利诱易,惟不畏名惑最难。”所以他写文章从来都不会去署名。

1937他老来得子,很多人送来了贺礼,他推辞不得便全部封存了起来,1939年他将这些首饰全部捐出作为抗战专用。妻子想留两件以备不时之需,都被他给拒绝了。

1941年6月,他在重庆病逝,享年53岁,他的父亲临走的时候一分钱都没有留下,但是他身上却还有10块钱。他一生的钱,都捐给了国家。

他是执笔为枪第一人,一生多次入狱: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


他死后吊唁的人无数,就连被他屡次痛骂的蒋介石也为他吊唁道:

“季鸾先生,一代论宗,精诚爱国,忘积瘁,致耗其躯。……斯人不作,天下所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主笔   宁阳   英法   胡适   曲阜   官费   报馆   强权   日本   中华   蒋介石   报社   报纸   父亲   命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