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真的会来吗?


房产真的会来吗?

昨天晚上呢,一个大新闻,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意见指出,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剥离政府融资职能。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研究将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建立和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健全地方税体系,调整完善地方税税制,培育壮大地方税税源,稳步扩大地方税管理权。

很快,眼尖的朋友就在这条新闻里发现一行小字:推进房地产税。。。于是市场一片躁动,刚需奔走相告,自媒体瞬间高潮,河西业主纷纷寝食难安。。。

房产税从提出至今已经快10年了,在2018年房产调控最严的时候几乎每个月都要被提一次,但是后来随着全国范围的三限(限购、限售、限价)实施,房价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再加上毛衣战的开始,房产税这3个字就像风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直到2年后才又被提起。

与以往刻意的提起不同,我个人认为这次的提及并没有其他的意思,也不是想通过此手段“稳预期”,而是单纯的报告需要。我们看这次的全文,讲的是加快现代财税制度,诸如其中提到的“消费税后移”“完善个人所得税”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房产税自然也是其中的一环,所以肯定会拿出来说的。

我的意思是,大家不要紧张,一来我认为这次房产税是无意提及,二来房产税本身非常复杂,上文中稳妥推进也说明了中央对这事的谨慎程度。

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说房产税措辞的:

稳妥推进(不急慢慢来,别出事)

稳步推进(不急慢慢来,但要有进展)

进一步推进(要有进展)

积极推进(要有实际进展)

进一步探索(不用想了,大家先讨论)

积极探索(多组织一些研讨会)

审慎推进(先别搞了)

房产真的会来吗?


挺有趣的,但确实有一定道理,因为房产税牵扯的东西太多,做过头了可能会导致整个房地产崩溃,做少了又毛毛雨起不到作用,如何精准实施,事件非常难的事情。

我举个例子

如果简单粗暴的收税,比如每户人家每年交1%。以南京为例,南京300万的房子已经是很刚需的了,这样的家庭年收入可能只有15万,其中7.5万作为日常开支,7.5万还贷,这也需要还30年。如果这个时候还强行征收他们每年3万块的话,这个家庭就要完蛋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拿不出额外的钱来。

而对于住老破小的贫困家庭而言,他们房子虽然值150万,但收入极其微薄。这个时候再收人家每年1.5万那就与杀人无异了。

所以这样普征肯定不行。

那如果少收一点,收0.1%会怎么样?

首先,这点钱对于已经步入“高净值人群”的炒房客来说就是毛毛雨,每年房产税比物业费都不如,这对他们而言无非就是年涨幅减少0.1%而已,可谓说丝毫不影响,难以限制房价。

然而另一方面来看,对普通民众的伤害依然很大,这意味着所有人,包括那些不炒房老老实实的本分人每年都要莫名其妙上交几千块,这依然是难以承受的。这么做的话,不但不合理,更会严重损害我们的经济发展。

投资、消费、净出口是我们经济的三驾马车。今天我们的消费能力已经很低了,国家还在想着法的给我们减税降费增加收入,因为人民只有收入增加了才能加大消费,国家才能逐步摆脱对外贸、投资基建拉动经济的依赖。

如果房产税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直接薅了每户家庭成千上万的资产,导致大家更穷了,那国家这么多年来对民众消费观的悉心引导将会付之一炬。

所以这样也不行。

这里就能看出房产税的征收难度。

房产税的目的有2个,一是控制房价、抑制炒作;二是改变政府税收方式,从单纯卖地的“不可持续发展”转变为取之不尽的房产税“可持续发展”。

想达到这个目的非常简单,但任何一个政策都要顾全大局,毕竟而无论什么政策,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国家更加健康、强大的发展。如果不经过演算,莽撞的推出一项新政,则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对我们整个社会多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经济危机,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我们这么多年来,不是不推出房产税,而是一直在小心思考,如何在不伤害普通民众利益的情况下,在不伤害经济的情况下实施房产税,精准打击炒房客,这点真的很难。

所以我认为,未来的几年内,依然不会推出房产税。但是终有一天一定会推出,那么推出的房产税是什么样的,会给房价造成什么影响,我会在明天和大家聊一聊。

对了,我再解释一下文章开头那一段“意见”是什么意思。

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剥离政府融资职能。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研究将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建立和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健全地方税体系,调整完善地方税税制,培育壮大地方税税源,稳步扩大地方税管理权。

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剥离政府融资职能:

因为政府自己是不能去借钱的,就会成立一个公司去借钱,这个公司就叫“地方融资平台”,一般叫xx城投公司。这个公司由于实际代表着政府,信用很强,就很容易获得贷款。然而政府很多项目其实是没有太好的盈利效果的,更多的是公益行为,意味着这种公司实际上还款能力很差,久而久之债务越来越重,风险也就越来越大,万一有一天真的还不起了,那银行、政府、老百姓都要跟着遭殃。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规范这一块操作。

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

直接税就是直接向民众收取的税,一般指个人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等,这个税收起来逻辑很清晰,问题就是向老百姓一个个去收很麻烦。

与之对应的是间接税,就是消费税、增值税这些,虽然都是向企业收取的,但实际上企业都会通过商品加价的方式,把这些税费加到消费者头上。

这就带来了一个不公平,那就是间接税这么一收的话,一来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避税,很多时候收不到钱;二来如果转嫁到消费者头上,那么所有的消费者,无论穷人富人买东西都要交税,那么穷人和富人交税差不多,也是不公平的。

所以,未来把间接税改为直接税,结果就是,由于企业不用交税了,商品价格会降低,穷人收益。同时个税、房产税、遗产税会对富人收取重税,全社会就实现了穷人少缴税,富人多交税的公平环境。

将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

消费税现在是在生产环节交的,这带来个结果,比如贵州茅台,生产出来的时候先把税交给贵州政府。然而茅台是卖到青岛去的,青岛人民花钱买了茅台,结果这个税却一早交给了贵州政府,并没有落入青岛的口袋,这就造成了地方政府间的不公平。这就会引发更多的矛盾,比如青岛可能就开始呼吁大家多喝青岛啤酒,少喝茅台。。。

现在把这个税后移,移到最终买东西那一步,那么青岛人买在青岛商店买茅台,税自然留在了青岛。

这么做是保证未来各地政府税收的合理性,这样才能激发各地政府为企业服务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

建立和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这不用说了吧,已经在做了。以后你所有各种各样的收入都会算入个税,以及你各种支出可能也会算入个税被扣除,实现真实透明的交税环境,非常公平。

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健全地方税体系,调整完善地方税税制,培育壮大地方税税源,稳步扩大地方税管理权。

这其实说的是一个东西,就是想办法增加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现在地方政府税收收入范围很窄,收入不高,所以他们只能去卖地。

今后通过前面各种调节,把什么消费税、直接税、房产税都给地方政府,地方就有更多合理的收入,也就能做出更多的服务于大众的事情了,也减少了对开头地方融资平台的依赖,降低社会金融风险。

总的来说,这个意见就是让我们今后社会运行的更合理、更稳健,是个好政策。

说点股市吧

昨天晚上我发文之后,一个震惊世界的大消息,直接导致了美股的大涨。

那就是美国一家叫Moderna的制药商宣布,其研发的疫苗在第一阶段实验中表现近乎完美,在实验者体内全部产生了抗体。

房产真的会来吗?


于是该公司股价一飞冲天,大涨20%,这家企业自新冠以来股价已经上涨了300%了。看看人家的制药企业,那叫公司配得上股价。。。反观我们自己的制药企业,翻倍的也不在少数,屁成果也没有,只会卖口罩,真不知道翻倍的底气在哪里。。。

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第一阶段实验,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测试疫苗的安全性,就是打了之后会不会死人,会不会有副作用,下一阶段才是测试有没有效。

所以路依然很长,死在最后一步的药企大把抓。

第二个新闻就是美国纳斯达克准备收紧上市门槛,要求中国等国家的企业来此上市时,第一次融资金融超过2500万美元。

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美国实行的是注册制,也就是对上市公司没有太多要求,夸张点说,谁来都可以上市。而A股为了保护韭菜,就给上市公司设置了非常严苛的条件,对资产、利润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中国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由于无法满足“盈利”的要求,只能去美国上市,这其中就有很多很小的企业。

这些企业由于本身规模小,所以市值也小,第一次上市融到的钱必然不超过2500万美金。那么在新政之下,这些企业都不准再来纳斯达克上市了。

老美这么多是有足够的理由的,那就是以瑞幸为首的很多中国企业都在作假,越小的企业作假概率越大,纳斯达克就借此拒绝了他们。


这么一来,以后国内的小企业融资就困难了,发展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然而把柄在别人手里,这点我无话可说。。。

最近又有一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被质疑财务作假了,叫“跟谁学”,做空机构说这里面至少80%用户是机器人。。我好像还接过他们家的广告,我接广告都会提前去摸个底,就怕粉丝被坑,经过我的卧底调查,这个广告里东西都是真的,课程也都是真的,倒不是骗子。只不过从他们的营销方式上来看,我真没觉得他们是一家上市公司,所谓机器人的事情,我也不赞同但更不反对

所以。。呵呵。。再多的我也不说了。。

受到疫苗利好影响,今天A股高开,我本来打算低吸的计划也就泡汤了。但是我们很明显发现一点,就是今天中午休市前,伴随着机构的突然大举逃离,A股急速下跌,又差点走出坑人的行情,好在下午开盘后顶住了,我觉得这里面绝对有散户的功劳。

房产真的会来吗?

房产真的会来吗?

股市与机构资金流入正相关


至于芯片股,今天报复性大涨,涨的比昨天跌的还多。这点不要意外,现在无论大盘还是半导体,很明显就是庄家控盘的迹象,涨一张骗你进来,再跌一跌洗你出去。

我个人认为啊,虽然我仓位不多,但科技这块长期依然是不断向上的,所以我一直都放在那里没动过,之前跌的可惨了,现在已经好了很多,我会继续卧倒。。。

今天外资继续流入50亿,两市成交6400亿,可以说伴随着大涨,量没有起来,并不是个好兆头。而且今天有趣的是,尾盘有个小回落,这个回落是从2900.22跌下来的,也就是一到2900点就下跌。

房产真的会来吗?


所以在庄家主导市场、成交量低迷的时候,明天要冲击2900还是有压力的,更何况我们还面对着毛衣战风险,而疫苗利好也仅仅是八字没一撇的事情。

所以我个人认为,3000点肯定能到,但最近依然要小心这帮龟孙子。


房产真的会来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纳斯达克   直接税   间接税   地方税   消费税   茅台   青岛   稳妥   个人所得税   税收   融资   制度   政府   房产   财经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