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学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假设到今天整好5000年,那么至少有4970年是唯学历论的。金榜题名,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们跃过龙门的唯一通道。

延续了几千年的科举时代,有多少人【10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当今社会,学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

新中国成立后,于1987年恢复高考,又有多少人挤在高考的独木桥上?

只要上了大学,就能捧回铁饭碗,就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种观念又曾经是多少青少年用功读书的动力?

长期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已经成为人尽皆知的至理名言。

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没有读过多少书的人凭着胆识和才干,赶上潮头经商创业,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再后来,国有经济改革,有一部分当年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进入国企的天之骄子们,又被迫下岗了。

于是,他们当中的有些人,又去给这些没读过多少书但事业有成的老熟人打工了。

不管白猫不是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有没有学历,能挣到钱才是真本事。

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到今天,很大程度上已经传递了两代人。

当今社会,学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

那在现实中,究竟是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呢?我们分古代和现代两步来说明。

先举个古代的栗子。

我小时候,听父亲讲过一个故事,说是古时候有个穷书生进京赶考,一举夺得头魁。

皇上欣赏他的文采,想把他留在翰林院好好培养。

这时,书生却突然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因此拒不接受皇上的封赏,执意要回家。

皇上也是个明事理的人,非常赞许书生的孝心。

于是,不但没有怪罪他,还安排了银两盘缠,并派人快马加鞭护送他回归故里。

多年后,皇上下乡体察民情,要去的地方正好就是这个书生的家乡。

一时兴致所至,决定去看看这个大孝子如今混得怎么样了。

为了不惊动书生,皇上换了便装,只带几个亲信随从,微服进村了。

在村民的指引下,皇上来到了书生的家门前,只见:

曲径幽竹篱笆,炊烟红墙碧瓦,牧童黄牛树下,小桥流水,书生摇扇催茶。

皇上顿时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连夸书生好雅兴,种田也能种得这么有品味。

临走前,御笔亲书【耕读传家】4个大字悬挂于书生家门头上。

这可是无上荣耀啊!为什么那么多种田的农户,还有那么多的大地主,皇上偏偏要给书生这个牌匾呢?

原因只有一个,书生是个有文化,有知识,并且有才干的农民。

农耕时代,田种的好,也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哦。

当今社会,学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

再举个现代的栗子。

有这么个段子说的很形象。所有人的目的地都一样,是个叫【气死你乐园】的地方。

清华北大是卧铺,名校是硬座,大专是站票。那些没有大学文凭的人是上不了车的,他们只能走路去。

【气死你乐园】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坐火车来的可以免费入场,进里面享受空调wifi,不同车票的人进去之后待遇也不一样。

比如持卧铺车票的人进VIP包间,持硬座车票的人进普通包间,持站票的人进大厅。

大家的任务是一致的,都要完成打怪升级任务后,第二天才可以免费再进来。

完不成任务的人,第二天也会被赶出去,和走路来的人呆在一起。

走路来的不能进去,得先在门外露天场上,从事后勤保障工作。表现优异者,才能获得进场资格。

是不是很残酷?但现实社会确实如此。

现在终于明白了吧!

学历,是保障让你进入舒适环境,享受高人一等待遇的门票。如果没有,连门你都进不去。

但是,进去之后,如果你能力不行,第二天就得被赶出来了。

那些没有学历的人,对不起,你不能进去。你必须在外面辛苦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如果你的能力出众,才有进到更加舒适和尊贵区域的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翰林院   唯有读书高   万般皆下品   体察民情   学历   能力   站票   硬座   卧铺   皇上   书生   车票   家门   待遇   古代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