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明代著明思想家袁了凡,在给自已儿子写的告诫书《了凡四训》中说:根植于中国人内心的观念【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其实是错误的。

命运,只要通过自已的不懈努力和经营,是可以改变的。

袁了凡在本书中,通过大量事例进行对比说明,对于生活在浮躁喧嚣环境中的我们这代人来说,意义尤为明显。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第一、一切向内求

当夫妻感情不睦时,多想想自已是否对她关爱不够?而不是一味埋怨对方不够好;

当孩子叛逆不听话时,多想想自已是否对孩子的教诲不够?而不是粗爆打骂发脾气:

当工作不顺心被领导训斥时,多想想自已是否努力不够:而不是觉得领导针对自已;

当生意失败时,多找找导致失败的原因在哪里?而不是只会认为自已时运不济;

当朋友事业成功时,除了祝贺,还要虚心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而不是羡慕嫉妒恨。

总之,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笕,感无不通。

用一颗感恩心,坚守道德底线,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道德与富贵,是一对如影随形的孪生兄弟,道德常住在你心里,富贵迟早会来找你,命运因此也会得到改变。

第二、给自已复盘

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今天的人说:要会给自已复盘。意思都一要。

正如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一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吾日三省吾身也好,复盘也罢。一个人如果能够养成经常反省自已的习惯,必然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进步。

复盘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写日记,把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总结分析,特别是有哪些事自已觉得不完美的,记下来,下次一定能做到更好。

如果没时间写日记,也要坚持每天睡前静坐10分钟,把今天发生的所有事,入脑入心的过一遍,进行总结分析,找到改进方法。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第三、善与人交往

地之秽多生物,水之清则无鱼。【清高】等同于主动放弃社交,会缺少朋友,与他人无法相处,变成孤家寡人。

我们反对清高,并不是要你不分良莠,放弃立场,与坏人同流合污。

而是要有一颗包容心,接纳与自已不同观点的人和事。

第四、心胸要宽广

这世上的人,有富有贫,有贵有践,都是上天因材而笃。人的心胸有多宽,财富和成就也就有多大。

那些惜财如命,从不愿帮助别人的人,最多就是个守财奴,难有大成就。

那些豪气千秋的人,都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或能掌控巨额财富。

范蠡将富可敌国的财富三聚三散,传为美谈;上海滩大亨杜月笙临终前烧掉别人借钱的所有借条,没有丝毫惋惜;福耀玻璃老板曹德旺多年来不遗余力做慈善,成为中国慈善第一人。

第五、与天道同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做人做事,以善良为本心,言行举止符合天道,才能趋吉避凶。

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要做到:从善而为、遵纪守法、自强自立、顺其自然。

第六、常居安思危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富贵显赫时,多想想贫穷落魄时的样子;万事顺利时,多想想困顿窘迫时的样子;万人敬仰时,多想想孤独恐慌时的样子;德高望重时,多想想卑微潦倒时的样子。。。

所以,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多想想【一切都会过云的】。

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丧志,才是真智慧。

第七、不虚度光阴

历史上有过很多的神童,但长大后却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其原因就是他自认为比别人强,所以不需要再努力。

再好的天赋,都会因为虚度光阴而荒废。相反,很多有成就的人却都是资质平庸之辈,但是他们一直都在持续不断的奋进中。

但凡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几十年如一日,抱定一门心思,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第八、知耻而后勇

人只要活着,就应该有羞愧之心,知道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读书时,不好学上进,还拉着同学一起捣乱是耻辱的;走上社会不务正业,偷鸡摸狗是耻辱的;工作不思进取,总是拖团队后腿是耻辱的;当官不为民众谋福利,只会以权谋私是耻辱的。。。

历史上的很多伟人,原本也只是普通人,但因为具有勇敢精神,敢于直视并改正自已的错误,最终成就了自已的远大目标。

韩信受胯下之辱时,他就明白是因为自已弱小,才会遭此奇耻大辱。

因此他才会更加发奋图强,助刘邦完成一统汉室天下的丰功伟业。

第九、不轻易生气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有的圣贤经典,没有任何一句话是教人批评别人的。

凭这点就能知道一个真理:遇事不自以为是和怨天尤人,而是应该反求自身,才是正确的做法。这和第一条所述基本一致。

为人处世,经常会遭受流言蜚语,恶意诽谤,只需无视它就好。

对于一个真正具备反求自身思维的人来说,不但不会生气,反而会生出感恩心。

因为正是这种谣言和诽谤,为自已提供了历练心志的机会。

用今天的话就是,别拿他人的过错惩罚自已。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第十、要谦卑内敛

《了凡四训》原文所述:勿以已之长而盖人,勿以已之善而形人,勿以已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盖。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已而从之;且为艳称广述之。

谦卑内敛是一种美德,炫耀自夸遭人反感。看到别人有错误了,不用当众人的面直接指出来,不但给别人留下脸面,也给他自已改过的机会。

必要时可稍作提醒,不至于酿成大错。见到别人做了好事,要帮他宣传,让大家都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盘古   困人   富贵   谦卑   清高   天道   心胸   耻辱   光阴   普通人   慈善   成就   道德   样子   命运   财富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