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城市的对标研究

聊聊城市的对标研究

先说说最近发生的一些小事情:

一个是前两天去看南京市的城市规划馆,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南京国内对标深圳,国际对标波士顿,突然有点蒙圈,深圳什么时候跟波士顿混一块了?

南京深圳波士顿?

另一个是去西安见一个甲方,领导很好奇作为二线城市的西安可以对标谁?新一线南京还是武汉?老一线的北京还是上海?

西安南京上海?

还有一个就是前段时间研究大湾区,个人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为何都是世界一流湾区,人口聚集形态却千差万别呢?

国际4大大湾区人口密度剖面图

聊聊城市的对标研究

数据来源:深圳中规院

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旧金山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纽约湾区?

所以,到底如何选择城市对标呢?带着困惑,系统的研究了一下,具体过程同大家也一起分析下。

城市的基因是由很多方面组成的,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我们所谓的对标,是某1-2个点的相似性,以及对未来的可能性。于是,我故意回答了甲方朋友,随便说2个城市,我都能说出他们巨大的差异点。比如西安对标武汉,我会说武汉三镇空间格局历史悠久,西安就是一个大饼;西安对标南京,我会说南京是老的重工业基地,化工、钢铁啥都有,新的信息软件基地,各种“高新园”“硅巷”星罗棋布,创新立市已经吹起了号角,西安除了军工还是军工。一方面是抬杠,另一方面说明我们需要接受城市的多样性。具体如何理解这些多样性呢?

  1. 翻历史

主要是有历史老城、文物古迹的影响,一方面是空间规模,另一方面是开发力度,西安的地铁建设极其困难就是这个原因,挖着挖着就得暂停、改道等等。

被宝安碾压的深圳罗湖 永远是宇宙中心的北京东西城

聊聊城市的对标研究


聊聊城市的对标研究

  1. 看地理

有北京这种超级单核、也有武汉这种三镇、还有重庆那种组团式。除了单核到多核再到组团,还有山、湖、河、海的差异

南京的长江 成都的龙泉山

聊聊城市的对标研究


聊聊城市的对标研究

  1. 说政治

这个相对比较好理解,但比较难研判,个人认为浙江县域经济的崛起在某种程度上跟大的政治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具体来说,会有几个方面的考究:

  1. 识经济

主要是背后的产业结构的差异,详见禾略城市地图研究系列架构(三),里头站在就业的角度有详细的阐述,除此之外,还有城市经济驱动的三架马车,以广深莞为例,阐述下里头的切入点:

聊聊城市的对标研究

聊聊城市的对标研究

聊聊城市的对标研究

综合所述,一方面可以洞察出为何过去这一轮,东莞的表现如此凶猛,不是深圳外溢,而是自身动力,同时驱动深圳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力量为投资,良好的增长预期也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这个分析我觉得还是比较传统,最近有个启发,就是按照城市经济发展动力的分类,可以主要细分为6个指数:农业现代化指数、工业化指数、商贸化指数、金融化指数、科技化指数、文旅化指数等,用这样的方式去研判城市的发展,具体后期在城市研究架构系列里头再分享,目前数据落地不太理想,有待完善。

  1. 谈文化

这方面主观性会相对强,说到文化,本质都是人。人一方面极其丰富,另一方面变化多样,简单说说2个方面:

  1. 一方面是物质需求,体现在消费方面就是衣食住行的结构差异、消费档次、品牌偏好、调性喜好;比如最近2年就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快时尚品牌的集体陨落,一改过去爆发式增长的状态,各种新晋小网红层出不穷,比如今年文和友+茶颜悦色等等,小品类+小特色的消费倾向成为主流,我认为背后是一二线城市年轻群体消费诉求从“从优到特”的一个体现
聊聊城市的对标研究


聊聊城市的对标研究

  1. 另一方面就是精神需求差异,最高层次就是信仰问题了,有个小案例,就是在疫情前很多人会说印度能否超越中国?因为它类同30年前的中国,国土辽阔、劳动力丰富便宜、美国大力支持,有望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背后有很多人不看好,就是因为其文化种族差异太大,宗教信仰太浓,导致内部是割裂状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个人认为是举世无双的),同时,还有人们对于金钱、进步的欲望并不强烈,工厂都是订单式生产,职业化成本巨高

这个东西落位下去,就是所谓的客研,本人有些关于从物质到精神的看法,在“聊聊见识与审美”的文章里头有些阐述,欢迎出门左拐,点击阅读。

下面具体我们还是以大湾区为例,选取主导产业、城市格局和地理特征拟合度分析,如何选择对标区域以及对我们的一些启发?

世界级湾区

主导产业

城市格局

地理特征

与粤港澳大湾区

拟合度

东京大湾区

产业湾区:

一核多中心:

存在隔岸问题:


代表产业是金融和高端制造

以东京为核心,形成多个专业中心错位协同格局

主要为千叶县与东京都隔岸相望


纽约大湾区

金融湾区:

一核主导:

隔岸发展问题较少


核心产业是金融,其次是商贸、制造业和航运

以纽约为核心,多个专业中心空间距离较远


旧金山大湾区

科技湾区:

三大核心城市:

存在隔岸问题:


依托信息产业带动金融、旅游和其他服务业发展壮大

旧金山(金融+贸易)、奥克兰(港口+制造)、圣何塞(科技)

分半岛、北岸、东岸和南岸


通过表格中内容的对比,我们的答案是同旧金山湾区的可行性最强,具体我们来看下旧金山湾区的情况:

旧金山湾区(SanFrancisco Bay Area),是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一个大都会区,主要城市有:旧金山半岛上的旧金山(San Francisco)、东部的奥克兰(Oakland)和南部的圣何塞(San Jose)。湾区南部坐落着世界著名的高科技研发基地硅谷(Silicon Valley)。

2017年总人口773万,人均GDP高达10.8万美元,远高于同期纽约湾区的7.3万美元、东京湾区的5.0万美元和粤港澳大湾区的2.3万美元。

旧金山湾区区划及高新企业分布图

聊聊城市的对标研究

聊聊城市的对标研究

数据来源:Bay Area Council Economic Institute

具体对比可以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同旧金山湾区除了发展水平外,最大的差异在于人口的规模体量,7000万PK700万,人口聚集在空间落地上无法比拟的。

依据旧金山湾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结合大湾区的发展规划及禀赋(详见聊聊三大城市群的差异),我们有启发是:大湾区核心轴线持续强化,深圳的硅谷角色区域将向北蔓延,西岸成为新增人口聚集地

聊聊城市的对标研究

聊聊城市的对标研究

  1. 大湾区东部核心轴线持续强化,形成金融+科技+制造大走廊最强的城市联动关系是南湾(圣何塞)——旧金山的轴线关系,对应到粤港澳大湾区,最强的关系是深圳+香港——广州的轴线关系,这点在未来不会改变;
  2. 中心半岛有望成为潜在中产和富裕居住地连接南湾(圣何塞)和旧金山的半岛区域明显受益,对应到粤港澳大湾区,东莞滨海地区将承担类似半岛的功能,将成为未来众多中产和富裕家庭居住的地方;
  3. 西岸不是靠外力同城化链接,而且靠内力新城化建设东岸奥克兰虽通过跨海大桥连接旧金山,但依然吸引不了旧金山优势产业和优质人口的外溢,更多的是加强原有港口和制造业优势,更好的与旧金山和圣何塞联动,对应到粤港澳大湾区,预计深中通道对中山的带动作用将不如预期,就如港珠澳大桥对珠海的带动力度较弱一样,需要时间的积累沉淀及自身的发展为主导。
  4. 广深周边是休闲养老,不是外溢北湾依托优质的环境和较近的地理位置成为中产和富人的休闲养老区域,对应到粤港澳大湾区,主要为惠州和清远,惠州主要吸引深圳人群,清远主要吸引广州人群。

本期主要分享了城市对标的思路以及相关启发,系统说明了如何选择对标对象是个关键点,具体从翻历史、看地理、说政治、识经济、聊文化等5个方面进行说明,以大湾区为例,我们认为大部分城市选取产业(识经济)为核心进行对标是相对合适的路径,历史、地理、政治、文化也是其他对标点,市场是结果表现,没有对标可行性。现在,我终于理解了南京的城市对标定位了,对标深圳是学习其高新科技“从有到多”的历史大突破,对标波士顿发挥其闻名于世深厚的科教文化资源基因,只有点的对标,没有面的对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旧金山湾   波士顿   旧金山   城市   财经   东莞   西安   南京   武汉   广州   深圳   差异   政治   粤港澳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