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绿天鹅”、气候变化和金融监管

专家解读:“绿天鹅”、气候变化和金融监管

来源:CFC金服(ID:cfcworks)关注公-号还可以观看公益专题直播内容哦~

作者:陈顺殷

说到风险或不确定性,人们往往会首先联想到“黑天鹅”和“灰犀牛”。在大众心目中,黑天鹅事件(Black swan incidents)是指非常难以预测,且非常罕见和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性结果的事件。较为系统阐述“黑天鹅”概念的专著是由美国学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在2007年出版的《黑天鹅》一书。

按该书的阐述,黑天鹅事件有三个特点:

(1)它们是意外的、罕见的,因此不在人们通常预期的范围内;

(2)它们的影响范围广泛或极端;

(3)只有在事实发生后才能解释。

黑天鹅事件可以有多种形式,从恐怖袭击到颠覆性或破坏性技术(disruptive technology )或自然灾害。这些事件通常符合厚尾(fat tailed )概率分布,即它们相对于正态分布(也相对于指数分布)表现出很大的偏离度。因此,它们无法通过假设正态分布(如风险值模型)的后向概率方法(backward-looking probabilistic approaches )进行预测。

专家解读:“绿天鹅”、气候变化和金融监管

与黑天鹅事件的罕见性、难以预见性和偶发性相反,灰犀牛事件不是随机突发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事件。由于灰犀牛事件太过于常见以至于让人们习以为常,甚至视而不见。灰犀牛是与黑天鹅相互补足的概念。美国作家米歇尔·渥克所撰写的《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让“灰犀牛”为世人所认知和普遍引用。类似“黑天鹅”比喻小概率而影响巨大的事件,“灰犀牛”则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灰犀牛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定会让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扑倒在地。它并不神秘,却更危险。可以说,“灰犀牛”是一种大概率危机,在社会各个领域不断上演。很多危机事件,与其说是“黑天鹅”,其实更像是“灰犀牛”,在爆发前已有迹象显现,但却被忽视。“黑天鹅”、“灰犀牛”概念在中国走出经济学家与金融家的热论,为国人广泛所熟知和接受,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内两大官媒的撰文引用有关。2017年3月23日,新华社以《“透视‘逆全球化’表象”》为题,提出:“‘灰犀牛’比‘黑天鹅’更可怕,更值得关注”。7月16日,《人民日报》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为题,在其二评金融工作会议的头版评论员文章中提到:“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

专家解读:“绿天鹅”、气候变化和金融监管

写书专论,继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黑天鹅》一书提出的“黑天鹅”概念,国际清算银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在2020年1月出版了《绿天鹅——在气候变化年代的中央银行和金融稳定The green swan Central banking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n the age of climate change》一书,首次给“绿天鹅”赋予了特定的含义。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绿天鹅,或称“气候黑天鹅”,具有典型黑天鹅的许多特征。与气候相关的风险通常符合厚尾分布:物理风险和迁移风险(或称为“过渡风险”)(physical and transition risks )的特点是高度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其发生的可能性没有反映在过去的数据中,也不能排除极端值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包括外推历史数据和对正态分布的假设,在很大程度上与评估未来与气候有关的风险无关。也就是说,评估与气候相关的风险需要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认识论突破”。国际清算银行认为,绿天鹅和黑天鹅在三个方面是不同的。其一,尽管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但很有把握,未来将出现一些有形(物理)风险和迁移风险的结合”。也就是说,尽管在气候变化影响的时间和性质方面普遍存在不确定性,但确实需要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其二,气候灾难比大多数系统性金融危机更为严重:正如气候科学家日益强调的那样,它们可能对人类构成生存威胁。其三,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复杂性比黑天鹅高,与物理和迁移风险相关的复杂连锁反应和关联效应可能产生根本不可预测的环境、地缘政治、社会和经济动态。

国际清算银行认为,“绿天鹅”的风险可能是导致下一次系统性金融危机的潜在金融破坏性事件。各国央行在避免这种结果方面可以发挥作用,包括通过发展基于情景的前瞻性分析,努力提高对气候相关风险的认识。但仅靠央行无法缓解气候变化。这一复杂的集体行动问题要求包括政府、私营部门、民间社会和国际社会在内的许多行动者协调行动。因此,各国央行可以在帮助协调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方面发挥额外作用。这些政策包括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如碳定价、将可持续性纳入金融实践和会计框架、寻找适当的政策组合以及在国际一级发展新的金融机制。所有这些行动都将是复杂的协调行动,可能产生重大的再分配后果,应予以适当处理,但它们对于在气候变化时代保持长期金融(和价格)稳定至关重要。

基于气候变化给各国央行、监管者和监管者带来的一系列主要挑战,以及解决这些挑战的潜在方法,国际清算银行认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气候变化是金融(和价格)不稳定的根源:它很可能产生与气候损害有关的有形风险,以及与潜在无序的缓解战略有关的过渡风险。因此,气候变化属于中央银行、监管者和监管者的职责范围,他们负责监测和维持金融稳定。他们希望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强金融系统在管理风险和调动资金进行绿色和低碳投资方面的作用,这促使他们建立了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网络,以实现金融系统的绿色化。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影响和缓解战略的显著特点,将气候相关风险分析纳入金融稳定监测和审慎监管尤其具有挑战性。这些风险包括与复杂、深远、非线性、连锁反应效应相互作用的物理风险和迁移风险。超过气候临界点可能导致灾难性和不可逆转的影响,这将使量化经济损失成为不可能。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立即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对我们的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革,包括可以扩大规模的技术创新,同时也要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范进行重大改革。

此外,国际清算银行认为:在气候变化的时代,央行可能不可避免地被引入未知领域。一方面,如果他们坐视不动,等待其他政府机构采取行动,他们可能会面临无法履行金融和价格稳定任务的真正风险。绿天鹅事件可能迫使各国央行作为“最后的气候救援者”进行干预,购买大量贬值资产,以再次拯救金融体系。然而,这场危机的生物物理学基础及其潜在的不可逆转的影响将很快显示出这种“观望”战略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尽管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各国央行不能(也不应该)简单地取代政府和私人行为体,以弥补其行动不足。他们的善意甚至会造成一些道德风险。简而言之,各国央行、监管者和监管者只能做这么多(其中许多已经在其职权范围内采取了行动),他们的行动只能被视为加强了其他缓解气候变化的政策。

与上述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持续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绿色金融成为了国内外金融界日常经营活动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其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目前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金融理念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可以预期,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业务发展过程中,“环保、可持续发展及绿色金融”会直接作为有关银行各项业务决策须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总而言之,为确保社会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央行、监管机构和监管者,还是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市场参与者,不但要继续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应对和管理各种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带来的风险,而且还要把绿天鹅——气候黑天鹅事件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关注和管控事项之一。

来源:CFC金服(ID:cfcworks)关注公-号还可以观看公益专题直播内容哦~

作者简介

陈顺殷,资深金融机构管理咨询专家,公司金融顾问(CFC)金融认证执行委员会秘书处专家讲师,原摩根大通银行集团金融机构部副总裁和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副总裁,在全球领先的国际性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基金公司、投资管理公司及评级机构集团属下风险管理咨询机构任职超过三十五年。其中,包括在荷兰拉博银行、意大利国民劳工银行、汉华银行、大通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集团属下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穆迪KMV以及标准普尔风险管理咨询服务等机构任职。长期为大中华地区各类型金融机构提供包括:业务营运管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市场营销及绩效考核等专题的操作实务培训,出版过《"入世"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ISBN 7-5049-2312-5.1899)等专著。

写给读者的话

各位读者:大家好。如果您喜欢我们平台的“专家观点”栏目内容,一次转发便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与支持!如果您对文章内容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希望您能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将您的留言第一时间反馈给专栏作者,及时给大家回复!由衷感谢大家一路相伴,我们会不断完善公众号内容,努力做的更好!——CFC秘书处(www.cfcedu.org.cn)

专家解读:“绿天鹅”、气候变化和金融监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中央银行   大通银行   气候变化   商业银行   正态分布   犀牛   央行   概率   气候   金融监管   风险   稳定   事件   银行   金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