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重磅信号,理财要注意了

央行重磅信号,理财要注意了

为了让大家理财时心里更有谱,

小普特意整理了超1G的大礼包,

包含11个门类的近60本个人理财电子

关注+后台私信即可获赠!

↓↓↓

央行重磅信号,理财要注意了

央行重磅信号,理财要注意了


作者:南小鹏

来源: 石榴询财

原标题:央行重磅信号,理财要注意了

上周五,原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央行《政策研究》杂志,发表了篇文章,相当重磅。

央行重磅信号,理财要注意了

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有可能会颠覆,当前的理财框架体系。

当然,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央行在全球疫情猛放水期间,郑重提出了这个问题。

巧合的是,今年6月,老南在《当闪电来临,你不应该在哪里》视频中,谈到“通胀定义的变化”,和上述文章中的部分核心观点,不谋而合。

今天尝试把这篇学术文章,和大家化繁为简下。

1

周行长一开篇,就很直接的提出,原有的通胀规律,在失效:

以往货币政策教科书和实践的概念是,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多,会通过传导机制反映到物价上,价格上升形成通货膨胀,反过来要求调整货币政策。

现在这个规律受到挑战,有三个环节可能出现问题,一是货币概念和范畴可能变了;二是从货币到通胀的映射关系出了问题;三是通胀的概念、范畴和度量出了问题。

传统观点认为,只要央行大放水,就会全面通胀。

至今国内很多大V,还在用这套观点,来贩卖焦虑感,然后销售9.9的小白理财课。

这是老南上述视频中的一张PPT:

央行重磅信号,理财要注意了

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这个逻辑,在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阿根廷这些国家,是适用的。

可是全球放水第一,日本,放水放到天上,通胀就是没起来。

美联储今年的放水也是前无来者,但美国的通胀,也并没起来。

2

周行长顺着这些现象,提出了问题所在:

传统通胀度量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争议和挑战。

一是当前的物价指数型通货膨胀较少的包含资产价格,可能带来一定的失真,特别是在长时期比较中的失真。

二是以什么样的收入作为计算通货膨胀的支出篮子。

三是劳动付出的度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四是可比性即基准和参照系问题。过去物价指数是纵向比,这也带来一定的问题。

看下老南视频中,另一张PPT:

央行重磅信号,理财要注意了

逻辑非常清晰了。

传统的通胀指标,挂钩的是一些吃、穿、用、住等生活、消费指标。(住房只核算租房价格,而非房价)

所以大家都在说CPI不准,是因为CPI不包括房价、股价等资产价格。

也就是“茅台在涨猪价在跌,房价在涨房租在跌”。

超发的纸币,如流向“穷人”,就会推升通胀水平;如果流向“富人”,就会推升资产价格。

过去这十几年,货币越来越倾向于流向“富人”,所以未来,可能很难看到消费类商品的通胀,而更多会体现为资产类商品的涨价。

3

当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回到了央行了本职工作。

央行官网,对自己基本工作的描述,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核心就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也就是控制货币发行的节奏。

发多了,要通胀,老百姓的钱不值钱了;发少了,要通缩,经济会严重下行。

这么多年来,全球央行,都更专注传统的通胀,而忽视了资产价格的通胀。这就事实上导致了,贫富差距快速拉大。

美国投川普的7000万张选票,背后就是这个问题的受害者。法国黄马甲,也是一样。

而且,周行长的文章里,除上述问题之外,还提到了更多隐患:

未来养老金和医疗支出都很大,依赖投资回报且具有长期性。资产价格除了影响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还涉及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公众性消费问题,不纳入通胀考虑已经不行了。

也就是,钱太多了,资产太少了,今天老南还看到这么一个新闻:

JPMorgan warns that investors in the U.S. money market are facing a grim year ahead, as the supply of investable assets will shrink by about $300 billion while the amount of cash chasing them has almost doubled to $3 trillion.

摩根大通警告,美国货币市场的投资者将面临严峻的一年,因为可投资资产的供应量将缩减约3000亿美元,而追逐这些资产的现金量却几乎翻了一番,达到3万亿美元。

4

周行长最终的结论就是:

简而言之,过去投资品价格和资产价格可另行考虑,现在再这样做恐怕已经不行了。

这句话,分量太重了。

虽然离具体政策的落地,还非常遥远,目前也仅仅是理论上的研究。

但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质上,有可能颠覆当前资产定价体系,房产、股市等各种资产价格,都会涉及。

说白了,当前全球央行放水不停,欧美出现负利率,股市房市暴涨(美国今年股市、房市全部创新高),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这些非正常的状态,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并不具备持续性。

起码中国央行,已经在关注,并将全面防范这个问题。

那这些,和我们理财有什么关系?

用一句简单的话总结,就是:

这几年,超发货币,引发的资产泡沫,会越来越多。没真本事,就别去碰。如真要碰,切记在泡沫破灭前,要跑。

比如这类:

央行重磅信号,理财要注意了

央行重磅信号,理财要注意了

图片来源:澎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央行   物价指数   通胀   供应量   重磅   通货膨胀   美国   度量   行长   流向   货币政策   货币   信号   观点   资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