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务经济的角度谈一下:中国球员哪来的底气,拒绝降薪?

新冠病毒引发了全球歇业潮,体育赛事几乎被全部叫停,各家俱乐部一时没了收入,经营遭遇困难,为了共度时艰,世界足坛明星、球员纷纷自降薪资:巴萨罗那巨星梅西宣布降薪70%;尤文图斯巨星C罗也宣布减薪四个月,表现出了高超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而当球迷和观众们看向中国,满怀期待时,中国足球明星们却来了一个骚操作:武汉卓尔球员艾志波发千字长文拒绝减薪,并表示:欧洲减薪的球员都放假回家了,而我们还在训练(好辛苦),上班就要给工资,不能因为我们挣的多,就让我们“牺牲”,这不公平。

这里我们不谈中国球员拒绝减薪对不对?我们只来谈一谈中国球员凭什么这么有底气,拒绝降薪?

而在谈中国球员有底气拒绝降薪之前,先要搞明白欧洲球员为什么没底气拒绝降薪?这是因为,电视转播和门票收入是欧洲足球俱乐部的第一大收入,以尤文图斯2018-2019赛季为例,其电视转播和门票收入达2.7亿欧元,占总收入的44%,而这44%,是由球迷直接付费创造的(电视转播费用,大部分来自欧洲球迷的付费看球),是TO C模式

在新冠病毒造成体育赛事全部被叫停后,影响最大的就是电视转播和门票,欧洲足球俱乐部的第一大收入自然就没了,手中没粮心慌慌,即使欧洲球星不自降薪资,俱乐部高层也可能强迫大家减薪,以维持俱乐部运营,否则俱乐部破产了,大家都没得钱赚。

从财务经济的角度谈一下:中国球员哪来的底气,拒绝降薪?

而中国足球俱乐部呢?以2018年广州恒大为例,其电视转播和门票收入达1.14亿人民币,仅占总营收(6亿元)的19%更骚气的是,这1.14亿只占2018年广州恒大支出(24.3亿元)的4.5%。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欧洲俱乐部收入-支出,基本保持平衡不同,很多中国足球俱乐部的支出是远远大于营收的,比如上面的广州恒大,2018年总营收仅6亿元,却支出了24.3亿元,巨亏18.3亿元(当然亏损的部分,由金主恒大集团承担,恒大集团再通过足球营造的“恒大”品牌效应,从房子、矿泉水、游乐园等其他业务赚回来)。

也就是说,由中国球迷直接创造的电视转播和门票收入,在恒大支出费用所占的份额(4.5%),微不足道,锦上添花,而新冠病毒造成的体育赛事暂停后,自然也不会对恒大收入造成太大的影响,这个情况,在其他中国足球俱乐部身上,也是一样。

这样来看,中国球员工资,作为俱乐部支出费用的一部分,本身就不是依靠球迷付费直接创造的(当然间接还是由喜欢足球的中国观众买单),所以中国足球俱乐部和足球联赛是TO B模式,无论是球员还是俱乐部高层,对于赛事暂停,并没有减薪的压力和动机。

说到这里,中国球员拒绝减薪的底气就真相大白了。

从财务经济的角度谈一下:中国球员哪来的底气,拒绝降薪?

更直接粗暴的说,欧洲足球是TO C模式,足球明星和球员直接为球迷踢球,球迷的规模和喜好,直接关乎明星们的钱袋子大小。在病毒危机期间,足球明星和球员既要看清现实(俱乐部收入大减),又要给球迷树立‘我好有树立社会责任感’的良好口碑,减薪是势在必得。

中国足球是TO B模式,足球明星和球员为(投资)老板踢球,至于球迷高不高兴,不重要;以地产为主的老板们,想要减薪才会真的减薪,球迷想什么,国民想什么,他们关注的程度有限,因为没有直接的喂养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球员   底气   中国   尤文图斯   欧洲   俱乐部   广州   支出   门票   足球俱乐部   球迷   体育赛事   角度   收入   病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