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会继续且长期升值吗?

5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从1美元兑换7.16人民币升值到了1美元兑换6.75人民币。

这两天,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保持在6.75上下浮动,因此市场对人民币是否能保持继续升值,分歧巨大。

一方认为,人民币升值已经接近尾声,因为美国经济将强势回升,美元重回坚挺。

另一方认为,人民币升值将继续,因为美国二次疫情反弹影响美元经济走向复苏,美国会保持积极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美元会持续走弱,招商证券就认为:人民币将升值到1美元兑6.0-6.5人民币之间。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都没有从决定货币汇率的几大因素上,进行定性的详细分析,只给出了模棱两可的推测。

下边,小十从决定货币汇率的几大因素上,分析一下人民币会继续且长期升值吗?

人民币会继续且长期升值吗?


影响货币汇率的第一因素--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是决定货币汇率的最基础支撑因素,也决定了货币汇率的长期走向。

这也很好理解:假如1美元能够购买3个苹果,1人民币能够购买0.5个苹果,那么根据购买力相等的原则,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应该为6,这样外国投资者把1美元换成6人民币后,才能对等的买到3个苹果。

这时候,如果人民币估值过高,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定为5,那么外国投资者的美元资本兑换成人民币资本后,购买力就下降了,他相应的投资利润也就大大降低了,这种情况下,外国投资者就会减少投资或停止投资,除非你把汇率换成6,而我们为了吸引外国投资者,也往往会如此做。

但如果人民币估值过低,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定为8,那么外国投资者的美元资本兑换成人民币资本后,他的购买力是提升了,愿意更多的投资;可国内企业从外国进口的能源、工业原材料以及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就大大提高了,从而引发国内市场严重的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国内企业就会减少投资或停止投资,除非你把汇率换成6,而我们为了维护国内企业投资积极性和社会物价稳定,也往往会如此做。

所以说,购买力平价是货币汇率的基础,也是决定货币汇率长期走向的基准线,货币汇率可能永远不会等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比值,但货币汇率一定会围绕着两国货币购买力比值的上下波动。

那么美元和人民币的购买力未来会如何发展呢?从长期来说,随着中国工业、科技实力相对美国的进一步赶超和美元近些年无底线的滥发,人民币的购买力未来一定是越来越强(相对美元),也就是说,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比值会越来越大。

从短期来说,在经过2020年初的货币刺激政策后,中国经济在6月份后,已经恢复增长,货币刺激政策已经基本取消,社会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也逐步收窄;而美国正好相反,前不久,美联储刚刚宣布:可能将接近0利率的货币刺激政策维持到2023年,同时宣布不再履行维持美国通胀率在2%以下的承诺,美国两党也在筹划在11月后更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方案;这一切都意味着,短期内,美国会继续货币刺激政策来冲刺经济,货币刺激就带来美元超发,超发就导致通货膨胀和美元购买力下降。

也就是说,从短期来说,人民币购买力下降幅度收窄,而美元购买力要加大下降幅度,一正一反之间,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比值也会也越来越大。

所以,从长期到短期,人民币相对美元的购买力都是提升的,那么仅从购买力角度,人民币对美元会升值。

人民币会继续且长期升值吗?


影响货币汇率的第二因素--货币流动的倾向,更通俗的说:一段时间内,是美元兑换人民币更多,还是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更多,如果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更多,那么美元就相对于人民币是供过于求,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反之,人民币对美元贬值。

而决定一段时间内,货币流动性倾向性的核心原因是国家投资吸引力。如果中国投资吸引力大于美国,就会有更多美元要求兑换成人民币流入中国,人民币相对美元供不应求,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反之,人民币对美元贬值。

如今,美国陷入新冠经济萧条不可自拔,而中国无论是投资、外贸以及消费,都已经完全恢复并进入正增长,对于青睐实体经济的投资者来说,中国吸引力显然大于美国;同时,美国基准利率接近于0,美元滥发,而中国基准利率显然高很多,青睐贷款吃利息的投资者来说,中国吸引力也大于美国。

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8月份,中国实际吸引外资120.3亿美元,同比暴增15%。

所以,从货币流动倾向性来说,人民币相对美元继续升值,也是大概率事件。

人民币会继续且长期升值吗?


影响货币汇率的第三因素:政策主导和市场情绪

政策主导也是影响货币汇率的重大因素,例如中日韩等外贸型国家,为了维持出口优势,长期低估自己的货币价值,维持对美元的稳定汇率,即使它的货币购买力已经提升很多了。

同时,外贸企业集团也会博弈政策,不让本币升值,因为这样会导致他们外国客户的美元贬值,损失订单。

但对中国来说,近期政策出了些大转折,强调“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转变,无论是基于“刺激内需”的理解,还是基于“创建高科技&高端制造战略高地,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核心、人民币国际化输出为双翼的全球贸易体系”的理解,都要求人民币成为强势货币。

刺激内需:需要降低进口的能源、工业原料以及核心零部件的成本;需要消减因为人民币长期低估,导致的输入性膨胀给基层百姓造成的伤害;人民币保持强势,有利于降低中国整个工业和能源成本,减少输入性膨胀,极大的刺激内需。

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核心、人民币国际化为双翼的全球贸易体系:更需要人民币保持长期升值态势和强势作风,一个动则贬值的国际货币,无法吸引外国政府和投资者持有。

市场情绪是能够影响短期货币汇率的重大因素,但因为原因多变且来得快、退得快,不会对长期货币汇率产生影响,这里不做分析。

人民币会继续且长期升值吗?


而基于以上“购买力平价、货币流动倾向性、政策主导”三个基本要素的定性分析,人民币短期内,持续对美元升值,将是大概率时间;长期内,人民币对美元,则是100%升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人民币   大循环   比值   购买力   美国   汇率   中国   货币   投资者   因素   外国   美元   政策   国内   货币汇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