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600万吨“垃圾”造公路,全长122公里,给全球树立了典范

垃圾,是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利用的废弃物品,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烧,但两者均会制造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终止过度消费可进一步减轻堆填区饱和程度。

中国用600万吨“垃圾”造公路,全长122公里,给全球树立了典范

堆填区的垃圾处理不但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积已越来越少,焚化则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物体,多数的城市都在研究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和鼓励资源回收。垃圾分类是实现减量、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是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能不能做到垃圾分类,直接反应一个人,乃至一座城市的生态素养和文明程度。

中国用600万吨“垃圾”造公路,全长122公里,给全球树立了典范

如果我国已经有很多城市实行了垃圾分类,其实不仅是我国,垃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垃圾越堆越多,怎么合理有效的处理垃圾成为了人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而我国则利用600万吨的“垃圾”修建了一条公路,全长122公里,给全球树立了典范。

中国用600万吨“垃圾”造公路,全长122公里,给全球树立了典范

这条垃圾公路就是——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它是在陕西被成功修建的,似乎在大家的意识里垃圾修成的公路是不安全的,会发生公里塌方等事故,但是有一些事实会让你觉得放心。

中国用600万吨“垃圾”造公路,全长122公里,给全球树立了典范

如果不是新闻报道,估计很难有人相信,垃圾还能修建成高速公路?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在国内高速公路建设领域,首次大量使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则是该项目施工中最大的亮点。据了解,在西咸北环线的路基填筑、特殊地基处理、路面、小型预制构件和临建设施中,共消化建筑垃圾570万吨,恢复垃圾场占用土地3000亩,减少土地开挖面积1500余亩,节省生石灰17万吨,节约燃煤3.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000多万立方米。这一实践,填补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建筑垃圾再生综合利用的空白,对日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中,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了范例。

中国用600万吨“垃圾”造公路,全长122公里,给全球树立了典范

建筑垃圾并不是那些散发着腐臭味的厨余垃圾,它是专指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官网等建设或拆除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和废料,比如碎砖、碎混凝土块、沥青块等。建筑拆除后,里面原有的钢筋是比较宝贵的资源,通常会被直接拆出来,回炉重新变成崭新的钢铁,可是剩下的混凝土块和碎砖就没发回炉了,它们通常会被拉到建筑垃圾填埋场里越堆越多,占用宝贵的耕地资源。

中国用600万吨“垃圾”造公路,全长122公里,给全球树立了典范

事实上,由于龄期久、水化时间长,这些碎混凝土块和碎砖的强度很高,如果加以选择和处理,是可以用作很好的建筑材料的。而我国工程人员也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选择利用建筑垃圾来修建高速公路。这在全球都是首例,而我国的这个成功典范,也给全球树立起了榜样,估计今后会有不少的垃圾被制造城公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典范   碎砖   焚化炉   渣土   垃圾   公路   全球   环线   全长   中国   混凝土   垃圾处理   高速公路   我国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