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的保额要考虑通胀吗?

都说买保险就是买保额,关于保额怎么买,买多少的问题很多文章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最近小编又有个疑惑,根据收入计算,假如购买了50万保额的重疾险,现在看50万的保额还足够用,如果20-30年后再看,是不是50万就完全不够了呢?毕竟往前倒二三十年前看,那时的物价还是很让人向往的,那时候的100元能买20斤猪肉,能买1克黄金,而现在......

保险的保额要考虑通胀吗?

不要慌,其实不管是买哪种产品,保险、房产、定期存款、基因还是股票,都无法摆脱通货膨胀的影响。但如果因为通胀而拒绝保险,就会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其实,保险保费定价的时候已经考虑了通胀因素。保险公司在产品定价假设中的预定利率间接考虑了通胀对未来保险期间内保额的影响的。

此处先插入一个名词解释:预定利率。预定利率是指保险公司在给长期人身险定保费时,预测投资收益率后所采用的假定利率。

保险的保额要考虑通胀吗?

说人话就是保险公司提前「收到」了我们的保费,为此补偿给我们的「回报率」。因为合同生效以后,我们就开始交保费,而出现赔付可能要等很久,这段时间的保费就会产生机会成本,如果我们用这笔钱用来投资可能产生收益,因此保险公司为了和客户达成合作,会根据一定的利率回报客户,也就是我们提到的【预定利率】。现在大多数国内寿险公司在产品定价时使用的预定利率为3.5%,也就是使用3.5%作为贴现率向当前时点折现。那其实,我们看到的保额,其实就是30年后,用预定利率复利后看到的数字了。

因此,保险保费定价的时候已经考虑了通胀因素。

那我们在纠结现在的钱,和未来的钱,同样面值价值肯定不同,但换个角度讲,保额在缩水,保费一样在缩水呀。时间越长,未来产生通胀带来的货币贬值,省下的保费也越多,并且很多保险附加了保费豁免功能,中途出险,以后的保费也都不用交了,这样想想,也不亏。

保险的保额要考虑通胀吗?

30年后的50万很大概率没有现在值钱,但相比较的前提是保证未来30年身体健康,没有疾病,第30年的时候不幸罹患病症才进行赔付。如果能准确的预估患病的具体时间,那我们都会在重疾发生的前一年再购买保险了。

当然,我们没有这种预测未来的超能力,只能通过保险,把不确定性转为确定性,确保自己不会屋漏偏逢连夜雨,届时还能有一笔收入弥补自己的损失。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1、一定要清楚一件事,买保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抵抗风险,而不是抵抗通胀。2、保险配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根据个人及家庭的状况变化、市场上不同保险产品的推出,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适时调整个人及家庭的保险配置。在有余力时补充保障,做高保额。如果身体条件不支持再购买保险,平日做好财富管理,也是在为人生修筑抵御风险的堤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通胀   贴现率   保费   通货膨胀   保险公司   利率   也就是   年后   因素   收入   风险   客户   未来   时间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