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开生育限制?24%的人反对生三胎,三大因素想生却不敢生

不少朋友都在问,听说全面放开生育限制了?

事情的缘起,是卫健委官网2月18日的一则建议答复,其中提到:

“您在建议中提出‘建议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很有参考价值。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组织专家进行研究,深入研判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对当地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稳定、资源环境战略、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做好政策调整后人口变动测算;研究实施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需要配套出台的文件;评估政策变动的社会风险等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北地区实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

这一段话里透露出3个信息。

1,全国层面肯定不会马上放开生育限制。

2,东北可能会成为试点。

3,现在还没有试点方案,必须详细研究、评估才能放开。

毫无疑问,这是个好苗头,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全面放开生育限制?24%的人反对生三胎,三大因素想生却不敢生

最近这几年,人口形势越来越严峻。

民政部部长李纪恒前段时间撰文表示,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要引导生育水平提升并稳定在适度区间,增加劳动力供给。

在文章中,部长明确指出: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

注意:这是权威人士首次表态我们的总和生育率跌破了“警戒线”。

所谓“总和生育率”,是最常用的反映生育意愿的指标,可以解释为每个妇女一生平均生育的(有生命体征的)子女数量。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总和生育率在1965年达到峰值6.4,之后一直下跌到1982年的2.6。从1992年起,我国总和生育率跌到2.1的更替水平以下,进入2000年以来有缓慢回升,但总体仍低于1.8,2017年只有1.63。

到了2019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已经不到1.5,创出了历史新低,这就是所谓的“跌破警戒线”。

生育率下降,必然会在数据上反映出来。

根据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 。

2019年同一口径数据即户籍登记的新生儿数为1179万 ,这意味着:这一口径下2020年新生儿下降15%左右。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人口专家呼吁放开生育,这一次,东北似乎很有希望成为试点。

任泽平认为:这可理解为对放开生育的默许,从默许到明示,未来或已不远。

他还在报告中统计了一个数据:2020年10月的2万人生育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支持放开三孩,24%反对,16%中立。一些网友反对放开的理由在于养不起,但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也就是说,6成受调查对象是支持生三胎的,只有24%的人反对三胎。

但这个结论背后还加的那句话,更意味深长:反对放开的理由在于养不起。

我们的人均收入持续在提升,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到城市居住、生活、落户,新一线城市遍地开花,为什么反对生三胎的人还是觉得自己“想生不敢生”?

说白了,还是三大因素使然:教育、住房、精力。

拿教育来说,根据教育部数据,由于公立幼儿园数量大幅缩减,1997-2018年中国公立幼儿园在读人数比例从95%降至43%。

费用问题放在一旁不谈,教育“内卷化”的趋势更令年轻人对生孩子这件事望而生畏。

全面放开生育限制?24%的人反对生三胎,三大因素想生却不敢生

拿幼儿园来说,即便你愿意付出更高费用去上学,不但要提前很多年排队,而且在进园之前还要进行筛选,幼儿园的中班就有家庭作业,到了幼儿园的大班,就开始准备所谓的“幼小衔接班”去了。

有个段子讲得很有趣,一个家长说他的孩子才四岁已经掌握了1500个英语单词,不知道够不够用,另一个家长说在美国肯定是够用了,在海淀肯定是不够用。

这已经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了,当所有人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时候,补课、择校费、手工、旅游、夏令营,每一样都让为人父母者心力交瘁。

家长对教育的担忧只是表面,根源还是住房问题带来的高负债压力。

统计局数据显示,1997-2003 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涨幅均低于5%。2009年甚至呈现负增长。

但是,2004-2017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累计上涨234.55%,年均上涨9.01%。

其中除2008年下跌1.7%外,其他年份商品房均价涨幅最低也有5.7%,最高则高达23.18%。

浙商证券前段时间发了一个报告指出:高房价是生育率保持低位的重要原因。

第一,高房价使得特大超大城市中适龄男女的结婚成本提高,一定程度上使得平均结婚年龄延后。

第二,特大超大城市的高房价会推升各类生活成本,使得育儿成本居高不下。

高房价,就意味着居民“高负债”,身上背的债务越多,家庭消费必然会被挤压,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的调查研究,在上海,因为房企高企,抚养孩子从出生到初中要付出约80万元。

除了教育和住房,在现代生活快节奏的氛围中,养育孩子所付出的精力,成为大多数人头疼的问题。

全面放开生育限制?24%的人反对生三胎,三大因素想生却不敢生

数据显示,1990-2018年,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15岁及以上)从73.2%降至61.3%,下降11.9个百分点,虽在全球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但与男性女劳动参与率的差距从11.6个百分点扩大到14.6个百分点。

这种趋势只能说明,职场性别歧视加大,使得女性越来越不愿生育。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的,并不是东北是否能放开生育限制,而是如何构建让年轻人“养得起孩子”的环境。

比如,提升0-3岁的入托率,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加大教育医疗资源的投入,让入学变得简单,不再以学区房为锚,稳住热点城市的房价,稳定人们对楼市的预期。

让这一切从2021年开始改变吧,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东北地区   生育率   警戒线   新生儿   总和   百分点   商品房   幼儿园   人口   平均   因素   政策   孩子   我国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