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给你讲故事——养成谦虚做人的好习惯

自古以来,国人就以谦虚为美德,人们有许多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启迪后人。如"谦受益,满招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百尺竿头,还要更近一步!"等。

谁笑到最后,谁才是最快乐的人,骄傲可能得意一时,但它的下场往往是惨痛的失败。

据说有一位哲学家一次乘坐渔夫的船渡江,这位哲学家在船上不断地向渔夫卖弄自己的学识∶"你会数学吗?"他问渔夫。"不会"渔夫边回答边摇橹。

"啊!你简只是太可怜了,因为不懂数学的人就相当于失去了四分之一的生命。那么,你懂哲学吗?"哲学家又开始了新的提问。

"也不懂"渔夫答道。

天津人给你讲故事——养成谦虚做人的好习惯

"啊!我的天哪!你真是太可怜了,不会哲学的人就等于失去了—半的生命。"

当船行进到江的中央时,忽然来了一阵狂风,把船彻底地打翻了哲学家和渔夫双双落到水中。这时,渔夫凭着良好的水性迅速地抓住工一截本头。

"你会游泳吗?"渔夫问哲学家。"不会。"哲学家在边挣扎边说。

"啊!我的上帝,还有比这更可怜的吗?不会游泳的人将会失去整个

生命!"渔夫向挣扎着的哲学家喊道。

这时,又一个巨浪打来,可怜的哲学家立刻被湍急的江水淹没,渔

夫牢牢地抱着那截木头很快地游上了岸。

可能有很多读者看到过这个故事,它其实具有很深的寓意,而不仅仅是一个好看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像哲学家那样的人,他们的目光只喜欢盯着别人的缺点,喜欢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对自身的缺陷却视而不见。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容易骄傲,它的后果就会像哲学家那样吃亏。

富兰克林年轻时,骄傲轻狂,不可一世。他父亲的一位挚友面对桀

骜不驯的富兰克林,决心规劝他一番。

一天,他把富兰克林叫到面前,温和地对他说∶"富兰克林,你想想,你那不肯尊重他人意见、事事都自以为是的行为,结果将使你怎样呢?"他用慈爱的目光盯着小富兰克林,进一步启发诱导∶"在人家受了你几次这种难堪后,你所交往的人就会远避你,这样你就不能再从别人那里获得半点知识了。但现在你所知道的事情,老实说,还只是有限得很,其实你身边的人,很多都比你有水平,你如果一味地轻狂自大,只能让他们感觉你是真的很无知。知道么?我的孩子!"

富兰克林听了这番话,满脸羞愧,他深深地认识了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并下定决心痛改前非。没过多久,富兰克林便从一个被人鄙视、拒绝交往的自负者,渐渐地转变成一个受人欢迎爱戴的人物了。可巾

他一生的事业也得益于这次转变。

如果当时富兰克林没有得到这样一位长辈的劝勉,仍旧"老子于第一",事事妄自尊大,说起话来不知天高地厚,不把他人放在眼里么他的人生也就绝对不会如此的辉煌,至少美国将会少了一位伟大总统

莎士比亚曾说∶"愚笨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很聪明,而聪明的人却直认为自己很笨。"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

天津人给你讲故事——养成谦虚做人的好习惯

三国时的杨修,是个极富才华的人,但因他处处显示自己,甚至和自己的主公曹操一比高下,最终不为曹操所知。如果杨修能稍微收敛一下自己的言行,或许还能得到曹操的重用,更不会落个扰乱军心而以正法典的下场。

无论何时,谦虚做人总是不会错的。而锋芒太露的人,往往会把自己架空起来毫无支撑,最后只能是孤家寡人,很难成就大事。

人人都喜欢与谦虚的人交往,而恶于与自以为是的人为伍。即使是在"自我表现"犹恐不及的今天,谦虚依然是一种为人称道的美好品

德。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凭借着自己的文凭和在学校的出色表现,满怀信心地给一家外企投了一份简历。过了一段时间,那家公司给他信了."我们看了你写的简历,直言不讳,你的文章写得很差,虽然


你自认为文采很好,而且语句中还有许多语法上的错误。"

我怎么可能在简历上出错误呢?"这个年轻人面对如此尖刻的批评服气可是当他静下心来仔细查看他的简历时,确实发现有些他终没有察觉出来的错误。

于是他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给这家公司,以表示对对方能够订正自己的错误表示感谢。几天后,他再次收到这家公司的信函,通知他可以上班了。

是什么成就了这个年轻人的求职梦想呢?是才能?是关系?统统都不是,是谦虚的态度。

天津人给你讲故事——养成谦虚做人的好习惯

可曾发现,在你的周围,是否存在着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总以为别人都比自己差,大有"鹤立鸡群"的感慨。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有认识到这一点的人,才会理解学无止境的真正含义,只有做一个谦虚的人,才能够放开眼界,从而不断吸收新知识,避免"江郎才尽"的可悲下场。如果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请不要画地自限,勇于接受挑战,充实自我,你一定会发展得比想象中更好。

而如果你要是保持着一种妄自尊大的生活态度,这将使你周围的人,个个感觉头痛。即使你是一个善于交往的人,但是你所能结交的新朋友将远没有你所失去的老朋友多。

一个人有才能是值得让人敬佩的,如果再能保持谦虚的态度,那就更值得让人敬佩了。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说过∶"所谓信念,就是行为所依据的一种中心思想,它在无形中,时刻支配自己的行为。有些人自以为是,盲目地遵守自己的原则,这就是固执己见。这种固执己见,不愿接受他人意见的人,往往都是缺乏自信而引起的心理作用。他们觉得修正自己的意见,就好像让对方给打败一样的狼狈。也因此,他们永远在心中做矛盾的挣扎与无止境的逃避。"

历史上的齐威王是一代明君,他的励精图治成就了他的霸业鸣则已,—鸣惊人"这句成语说的故事就与他有关。在奸臣当道政局荡不安的时刻、年轻的齐威王继任了皇位。尽管他有大略雄图,但委时机不成熟,他做了一系列假象,隐藏了自己的锋芒。三年之后,他身边的臣僚了如指掌了,并在大臣淳于摩的帮助下卜,迅速地例除了奸佞肃清了朝纲,很快安定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如果齐威王登上皇位有时,锋芒毕露,那么可想而知,他皇帝的位置还没坐稳就可能招致杀身之祸,更不用说以后的奋发图强了。

清朝的顾炎武曾说道∶"张显锋芒,则超然无侣,虽鹤立鸡群,亦观于大海之鹏,方知渺然自小,又进而求之九霄之凤风,则知巍于莫及。"根底浮浅而又锋芒太露,是成不了大器的。只有建立在谦虚谨慎、永不自满基础之上的行为,才是健康的、有益的,才能真正地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负起责任,也才能使行为人有所作为。

《韩非子·说林上》有这样一节文字∶杨朱到宋国去,住在一家旅馆,后到旅馆老板有两个老婆,那个长得丑的受到宠爱,长得美的却受到冷材生问这是什么缘故。旅馆的老板说∶"美的自认为容貌长得漂亮,书就不觉得她美了;丑的自知容貌长得土陋,我也就不觉得她长得快了。"这个故事堪称"满招损,谦受益"的典型例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富兰克林   谦受益   满招损   妄自尊大   固执己见   天津人   鹤立鸡群   皇位   渔夫   锋芒   哲学家   下场   旅馆   成就   习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