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鄂尔多斯细毛羊的前世今生


2021年6月8日,在鄂尔多斯细毛羊的主产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2021年乌审旗鄂尔多斯细毛羊节成功举办。鄂尔多斯细毛羊再次被外界所熟知。位于北纬37°至53°之间,横跨东经97°至126°的内蒙古自治区,辽阔的疆域为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目前,共有18个羊种在内蒙古境内繁育,其中就包括闻名遐迩的鄂尔多斯细毛羊。

鄂尔多斯细毛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08年11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鄂尔多斯细毛羊"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鄂尔多斯细毛羊是怎样产生和发展,最终得到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

1985年5月20日,对于伊克昭盟畜牧科技工作者和毛乌素沙区数十万牧民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做出了“鄂尔多斯毛用型细毛羊”的命名决定,并委托伊克昭盟行政公署对20个先进集体、230多名有功人员进行了表彰奖励。这是一项不寻常的科技成果,也是一颗丰硕的经济之果。一只育成的细毛羊,羊毛收入比土种羊高21元。全盟有25万只合格的鄂尔多斯细毛羊、100万只各种级别的改良绵羊,每年为毛乌素沙区5个旗的牧民增加2000万元经济收入。难怪有的人把它比作盛开在毛乌素半荒漠草原上的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并蒂鲜花。

从前,伊克昭盟的畜牧业是脆弱的,蒙汉族农牧民的生活是凄惨的。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不断地战火硝烟,使大片大片的牧场沦为荒漠,生态环境遭受了较大破坏,畜牧业生产在灾荒中苦苦挣扎。隔不了几年,就上演一出牲畜大批死亡的悲剧。

频繁的自然灾害,严重的畜草矛盾,启发着人们像提高土地单产那样,在改善牲畜个体上寻找出路。早在旧中国,来鄂尔多斯传教的外国神职人员曾经弄进几只“洋”种羊,被当地人视为圣物,自然无法推广。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友人阳早、寒春一度来到鄂托克前旗的城川苏木,曾宣传、倡导过性畜改良。可是,兵荒马乱,战事频繁,他们的美好计划根本来不及实施。何况改良畜种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或者一年两年就能奏效的。1956年,在我们共和国的史册上,是个百业俱兴、万民含笑的年月。如今伊克昭盟的老畜牧工作者、老牧民都还记得,就在那一年初夏,盟畜牧部门不惜巨资,派人从数千里外的新疆空运回来200多只细毛种公羊,于鄂托克旗新召苏木建起了中心配种站。这是坚实有力的一步。一项伟大的工程,从这里正式破土奠基了。

尽管创业者的动机那么美好,但是创业之初,远非一帆风顺。沙区交通闭塞,实行一项技术措施,要付出数倍于别处的精力。不过这对于立志为民造福的科技人员,还算不上什么严峻的考验。最难的是让牧民改变沿袭了几千年的落后守旧观念。当地的蒙古羊尽管个体小,每只剪毛量不足两公斤,而且毛质又粗又次,但多少世代以来,人们看惯了,养熟了,觉得似乎没有什么不好。对杂交生成的改良羊,则感到处处不顺眼,有的人为它总结了“十大罪状”,还有的编出“头大脖子细,越看越动气”这样的顺口溜,百般嘲讽,竭力抵制。

1958年,一位外国专家来到鄂尔多斯。他风尘仆仆,巡视了一些牧区。回到盟里之后,头摇得像拨浪鼓,断言说:在伊克昭盟这样的沙地草场,要培育出优质细毛羊,是根本不可能的!群众保守,外国专家疑虑,那就做出个样子来,让他们信服。六十年代,伊克昭盟绵羊改良的重心移到了乌审旗。乌审旗是“河套人”的故乡,“鄂尔多斯风暴”(“独贵龙”运动)的策源地。古往今来,地灵人杰。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党就在这里成立了西乌审工委。朴实的蒙古族牧民从先辈和自己的经历中体验到,共产党倡导的每件事,都是为人民大众求解放、谋幸福的。先进的牧民和基层干部带头对羊搞杂交、搞改良,更多的社队和牧民跟了上来。一股改良热潮,春风似地迅速吹遍乌审草原。若不是出现“文革”的破坏和干扰,细毛羊新品种很可能在十几年前就圆满育成了。盟、旗家畜改良站的许多技术人员,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贡献给了这项事业。以新疆细毛羊为父本,以当地蒙古羊为母本,一代又一代地杂交、选育,面积很大,难度很高,效果却越来越好。科学技术就是灵验,它给人们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引进波尔华斯羊血液以后,细毛长度、毛丛形态又得到显著改善。1974年,有关部门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鄂尔多斯毛用型细毛羊的建议,并拟定了育种规划和鉴定标准。全国科学大会后,大家方向更明,劲头更足了。经过年复一年的潜心攻关,精心选育,细毛羊数量在飞快增加,质量逐年提高。

根据国家标准,成年公羊每公斤体重净毛产量达到58. 18克,成年母羊每公斤体重净毛产量达到48. 57克为合乎“毛用型”要求。而据1984年实测,鄂尔多斯细毛羊特一级公、母羊净毛产量分别达到66. 64克和65. 14克,远远超过上述标准。1985年,来自区内外的十几名专家、教授,先后对7000余只细毛羊进行了测定。内行人看门道,鄂尔多斯细毛羊遇上了“知音”,专家、教授们越看越增加喜悦和珍爱之情。他们大部分已年过半百,有的已是八旬老者。可是个个不顾辛苦劳累,不怕弄脏笔挺的西装,在羊圈里量了又量,看了再看;在草场上摸了又摸,赞了又赞。记录、汇总、讨论、签字,白纸黑字,众口一词,同意验收命名,国内第一个毛用型细毛羊良种!作为验收鉴定准备工作的一部分,伊克昭盟畜牧处将55吨鄂尔多斯细毛羊的毛送到北京第二毛纺厂试纺验证。该厂的试纺技术鉴定报告写道:“试验毛细度接近澳毛,细度离散较澳毛大。“长度大大超过澳毛,长度整齐度较澳毛好。“断裂强度超过澳毛,断裂伸长率与澳毛相当,其中64支的比例远远高于澳毛。“净毛外观洁白度和松散均较好,与澳毛接近;毛条白度和光泽也接近澳毛。“产品在丰厚、耐磨、起球、硬挺度方面较好。其他指标均接近本厂用澳毛生产的同类品种的水平”。这些繁琐的记录。在鄂尔多斯细毛羊的培育者看来,这绝不只是枯燥文字的简单堆砌,而是充满感情的颂诗,旋律优美的赞歌。报告中提到的“澳毛”,即澳大利亚美利奴细毛羊,那是打遍全球的王牌。我们的鄂尔多斯细毛羊同它相比,“接近”已够让人欣慰了,还有那么多“超过”和“大大超过”,叫人怎能不兴奋和自豪呢!

技术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级畜牧师华祝从另外一个角度赞扬了这项重大科研成果。他指出,我国几个著名的细毛羊新品种,都是以科研单位为主导,以国营农牧场站为基地,先搞出新品种的种羊,再逐步大面积推广。鄂尔多斯细毛羊走的是与此完全不同的路径。它是在育种区广大群众长期大面积绵羊杂交改良的基础上,由科技人员与牧民紧密配合、精心选育而成的。既是群众生产活动,又是科研攻关项目。这条路难度很大,但处也比较多。首先,它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一开始就有经济效益。其次,新品种不但有优良的生产性能,而且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基母本--当地蒙古羊对沙区恶劣自然条件的高度适应性。

解放初期,伊克昭盟绵羊毛产量不到44万公斤。1984年,到800万公斤,足足增加了17倍,其中八成是优质细毛。重点种区的乌审旗,近10年间,绵羊毛收购量增加4. 25倍,年收购量高达247万公斤,是全区绵羊毛交售量最大的一个旗。这一项收入,占到全旗牧业总产值的70%.鄂尔多斯细毛羊早已成为毛乌素沙区的优势畜种。不论是巴拉里,草库伦中,还是灌木草场上,随处都能瞥见它那壮硕、洁白的身影。从远处望去,犹如朵朵白云飘落地面,又像颗颗珠撒满草原;到近旁观察,一只细毛羊就是一件玲珑的艺术品。

同土种绵羊比起来,它个体高大,尾巴略小。全身毛细密而匀称,自然形成弯曲和皱折,揽在掌中,给人以柔软、润泽、温暖、丰厚的手感。它们一点也不抱怨环境的恶劣。风沙袭来,照旧觅食。不管牧草怎样低矮、粗硬、干枯,都嚼得津津有味。鄂尔多斯细毛羊称得上“全能冠军”;不仅平均年产近10公斤顶呱呱的细毛,而且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有幸品尝一下细毛羊的羊背子或是烤羊腿,肯定会使人终生难忘。细毛羊皮制作的裘皮和服装革,质地上乘,受到消费者的格外青睐。

毛乌素沙区的广大牧民与科技工作者,并没有因为验收命名而停止前进的步伐。乌审旗适应新的生产体制,及时而明确地规定,所有种公羊都由种羊培育站统一选留培育、统一饲养管理、统一调配使用、统一补充更新。全旗牧民自愿联合,办起1700多处配种站。几十年的改良成果,不但完整地保持下来,而且以新的势头、空前的活力发展着,提高着。有关部门已订出规划,要积极引进良种外血,大幅度提高个体生产能力和细毛品质。鄂尔多斯细毛羊节是由乌审旗政府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农牧民大聚会,从2014年举办至今,鄂尔多斯细毛羊知名度不断拓展。乌审旗农牧局官方资料显示,目前鄂尔多斯细毛羊的羊毛直径为18至20微米,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羊毛细度可以达到15至16微米,特别优良的品种能达到11微米。乌审旗农牧局局长吉仁巴雅尔说:“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将羊毛细度进一步优化,变得更细些,使之成为能和澳洲优质羊毛抗衡的国产羊毛。”未来,鄂尔多斯细毛羊势必将会成为乌审旗“叫响”中国的一张金色名片。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鄂尔多斯细毛羊的前世今生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鄂尔多斯细毛羊的前世今生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鄂尔多斯细毛羊的前世今生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鄂尔多斯细毛羊的前世今生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鄂尔多斯细毛羊的前世今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鄂尔多斯   细毛羊   苏木   公羊   鄂尔多斯市   乌审旗   伊克昭盟   内蒙古自治区   细毛   蒙古   草场   牧民   新品种   绵羊   羊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