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对“相对论”的质疑与批判 | 中国高新科技期刊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笔者按:近日,燕山大学的李子丰教授的“坚持唯物主义时空质能观发展牛顿物理学”项目提名2021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项目简介中称该理论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推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重新定义万有引力。消息一出,百家关注,众说纷纭。其实,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因受四人帮的影响,科技界曾有一段时间开展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疑与批判,引起很大的反响。笔者在参与科技部《共和国科技事业50周年》一书撰写时曾起草了相关内容,现回顾并附于下。

作者:中国高新科技期刊社总编辑 姚昆仑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四人帮以批判自然科学中资产阶级思想为由,组织了对“自然科学战线的反动观点”的批判。他们把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领域中最大的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对其“相对论”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创立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一道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也有重大的意义。爱因斯坦一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嫉恶如仇,不畏强暴,一心希望科学造福于人类。因此一切与科学和人类进步为敌的败类,尤其是那些搞法西斯专政、搞愚民政策的阴谋野心家,都必然把他当作仇敌。德国的希特勒和美国的麦卡锡都曾疯狂地迫害他。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四人帮集团把批判的矛头也指向了爱因斯坦。

文革中对“相对论”的质疑与批判 | 中国高新科技期刊

1967年,陈伯达等开始以批判资产阶级的权威为名首先把爱因斯坦作为批判的靶子。1969年,他们在北京要求成立大批判组,召开了包括中学生参加的20万人大会来批判爱因斯坦。在他们的指使和策划下,掀起了第一次批判“相对论”的高潮。1970年4月3日,陈伯达亲自到北京大学召集会议,鼓动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在他的授意下,中国科学院革命委员会成立了批判相对论办公室和刊物编辑部,并于4月中旬召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原子能研究所等开了3天相对论问题座谈会,把批判推向高潮。他们还以中国科学院革命委员会的名义三次编印出版了《相对论批判》文集,并在全国发行《相对论问题讨论》。

四人帮头目之一姚文元宣称“爱因斯坦的核心问题是相对主义”,爱因斯坦不能理解无限性,也不能理解有限性,最后导致不可知论。他们说爱因斯坦是最大的资产阶级权威,政治上是反动的,哲学上是荒谬的,科学上是错误的。说什么伴随着从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是“自然科学观从形而上学绝对论到唯心主义相对主义的演变。上海理科大批判组以李柯的笔名发表的《评爱因斯坦相对论》一文中把爱因斯坦说成是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领域中最大的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当代自然科学领域中资产阶级反动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论的典型。他们煞有其事地宣称“要不要批判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一直是这个领域中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新老修正主义斗争的一个焦点。”他们断言相对论是自然科学危机不断加深的一个根源。这场批判的矛头看似对着爱因斯坦,实际上是引向我国自然科学理论研究,对准我国的科技界。

陈伯达倒台后,姚文元等在上海第二次掀起了批判“相对论”的浊浪。他们在《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自然辩证法杂志》上以李柯的名义撰文,大肆批判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他们胡说爱因斯坦的整个相对论体系从自然科学的唯物论出发,经过马赫主义的经验论,从相对主义走上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这些文章还认为“只有哲学概括才是对现象的说明,而爱因斯坦只停留在认识的最初阶段即描述现象的阶段,因而表现为实证主义之雾。”

四人帮这种以哲学代替科学,进而取消“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的似是而非的谬论,为了卑劣政治目的和个人野心不惜采取恶劣手段制造谎言的做法,不顾科学事实一味讲究冥思苦想的哲学思辩的作风,使一些年轻科技人员真伪难辨,使个别老一代知识分子为打倒爱因斯坦而著书立说被四人帮吹捧为无产阶级的学术权威。但这种别有用心的批判理所当然遭到了追求光明和热爱科学真理的人们的冷遇、抵制和反对。一些人则通过批判爱因斯坦而学习和了解了爱因斯坦,自觉地为科学研究、为真理和正义而斗争。

1970年4月,周培源当面拒绝了陈伯达要他参加批判相对论的邀请,回答说,“狭义相对论摇不动!”北大理科部分师生署名的“红理兵”撰文阐述狭义相对论“是在实践和理论都已成熟的条件下产生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必然律。”“相对论标志着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阶段,是绝对真理长河中的相对真理”。中国科学院原子能所基本粒子理论革命大批判小组撰文指出相对论突破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抛弃了绝对坐标系,改造了牛顿力学。并在更高的层次上概括和发展了牛顿力学,有力地反驳了四人帮的谬论。

文革中对“相对论”的质疑与批判 | 中国高新科技期刊

爱因斯坦是世界科学巨星,他发现的“光电效应”规律曾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创立的“相对论”影响更是深远。《爱因斯坦文集》的编译工作,虽遭到了四人帮的百般阻拦和破坏,但在经历16年的坎坷波折之后,1979年1月,《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终于在中国正式出版。

扩展阅读:

一个无法复制的神话 ——爱因斯坦诞辰纪念 | 返朴

杨振宁和爱因斯坦不断提到的宗教体验是什么? | 返朴

爱因斯坦的少作 | 卢昌海

爱因斯坦的童年 | 卢昌海

袁岚峰博士在中信出版社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40周年活动上的演讲

背景简介:文章2021年6月23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地球知识局(文革中对“相对论”的质疑与批判),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陈昕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相对论   文化大革命   爱因斯坦   中国科学院   狭义相对论   相对主义   资产阶级   物理学   反动   力学   文革   中国   自然科学   哲学   领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