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个大原则,买保险不会错!


掌握这个大原则,买保险不会错!


01

一直以来,部分伙伴有一个很高的呼声:希望能付费让我帮忙做家庭保险规划;

说实话,我是真的不愿意为个人做保险规划;

如果你不能接受我的保险消费理念,如果你不认可公众号菜单栏的保险规划方案,即使你出钱让我单独配置,结果也不会让你满意的;

并且,我认为买保险只要稍微做一点点功课,真的不难;

如果你没有基本的保险知识,如果你不会自己单独配置保险,你又如何确认付费定制的保险方案是适合自己的呢?

所以说,买保险这件事,一定得自己学,不要懒。

保险产品虽然很复杂,但是我们并不是要学习去设计开发保险产品的,就好比一辆跑车生产制造很复杂,我们买辆车还是很简单的吧?

我始终认为,买保险,只要我们了解并遵循一点基本的原理,是很容易买到合适的保险的;

今天这篇文章再来跟大家归纳配置保险的基本思路。

02

大公司VS小公司

没有关注互联网保险的伙伴,买保险大部分都直奔大保险公司线下保险产品去了;

我实在不想再用小公司同样靠谱、同样安全这样苍白无力的话来说服你,我们就用“钱”来说话;

如果你想买大公司的保险,我们不说去买平安人寿的保险,就仅仅是考虑买泰康人寿这样体量公司的保险产品;

泰康人寿主打产品在几家大公司中性价比还是相对不错的;

目前泰康人寿的主要保障类产品是健康百分百D款重疾险及健康尊享B+百万医疗险;

我们为全家人配置这两款产品,看看需要多少保费?

三口之家(0岁女宝+30岁妈妈+35岁爸爸)的累计保费是28137元/年;

四口之家的累计保费是32906元/年;

如果加上一方父母二人,即使仅仅给父母买健康尊享B+,那累计保费也达到了38774元/年;

这还仅仅算的是重疾险+百万医疗险,如果你要额外配置定期寿险、意外险,那还要更多保费。

如果按家庭保费支出不超过年收入10%计算,一家三口或一家四口配置泰康的重疾险、医疗险,需要家庭年收入在30万以上,加上父母的保费支出,需要家庭年收入在40万以上;

如果你想买平安人寿、中国人寿的产品,会比上面更贵;

所以,到底该买大公司保险还是小公司保险,对很多伙伴来说,是根本无需纠结的问题,因为实力不允许,可能有点扎心,但是事实。

03

网上买保险VS线下买保险

我跟大家推荐的保险另外一个特性是基本都网络销售,网上买保险安全不安全呢?理赔会不会更困难呢?

我也分享过多次,买同一家公司的保险,网络投保与线下投保,仅仅是销售渠道的不同,它们共享保险公司同一理赔部门的理赔服务,不可能存在理赔标准、理赔时效不同的问题。

网络投保的安全性就更不用质疑,你有听说过有人在网上买到假保险的吗?或者,你有听说过有人网上买保险保费被骗的吗?

我们也可以同样用“钱”来说话。


我常规推荐大家配置的是康惠保旗舰版+大麦定期寿险+尊享e生2019版,组合提供重疾+身故+住院医疗保障;

也可以看到,三口之家的保费是17647元/年,四口之家的保费是20179元/年,六口之家的保费是22751元/年;

如果你有2万元的保费预算,那就可以为家人购买非常充足的保障了,对应的家庭年收入应该在20万左右;

康惠保旗舰版不能线下买吗?不能。

线下买不到类似的重疾险产品吗?几乎买不到。

线下销售的重疾险基本都是泰康健康百分百D款这样重疾+身故保障二合一重疾险,纯重疾保障的消费型重疾险特别少;

大麦定期寿险呢?也必须在网上买,虽然线下能买到到类似定期寿险,但可能要比它贵一倍还要多,可以参考《新华祥佑定期寿险,贵的道理在哪里?》;

所以说,如果想按消费型重疾险+定期寿险这样组合配置保险,并且兼顾性价比,就几乎决定了一定要从网上买保险。

04

消费型VS返本型保险;

我推荐购买的保险产品,还有一个特征:几乎都是消费型保险;

比如大麦定期寿险,不论是选择保障至60岁,还是70岁,保障到期后如果没有发生理赔,所交的保费是不会退还的,也就是全部消费掉了。

对于刚刚接触保险的伙伴,几乎都会更倾向认为返本保险更划算;

但返本保险的本质是,保险公司多收取一部分保费去投资,在保险到期时用这笔多收的保费及投资收益用来返还消费者保费;

由于产品预定利率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从保险公司获取高于预定利率的收益,又因为稳健经营的需要,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都不高,重疾险预定利率在3.5%,那我们就不可能获取高于3.5%的收益,买返本型保险自然不会划算。

05

性价比

可以看到,在我的保险消费观念中,有一个词占很大的比重:性价比;

我特别关注保险产品的性价比,这并不是我的“穷人思维”,而是目前对大多数家庭来说,保险消费是一件很昂贵的事情,我在《买保险需要精打细算》也有跟大家详细计算过。

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641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3066元。

按照10%保费预算来计算,城镇居民人均保费预算中位数是3600元,农村居民是1300元;

3600元能买到什么保险?

对一个30岁男性来说,只能买一份康惠保旗舰版重疾险,并且还得选保障至70岁才够;

即使假设大家的家庭收入远远在城镇居民中位数以上,比如是中位数2倍,那也人均只有7200元的保费预算,一家三口也只有2.1万的保费预算。

所以说,对于大多数家庭,在合理的保费支出下,要想为全家人都买到适当充足的保险保障,必须要关注性价比,不然根本不够。

06

保险产品

在弄清楚了大公司、小公司,网上保险、线下保险,消费型、返本型这些问题,剩下的就是选择保险产品了;

我说买保险特别简单,因为它本质上就是在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寿险这四类保险中找到值得买的产品,再把它们合理组合在一起即可。

1)医疗险

顾名思义,医疗险就是报销医疗费用的保险。

现在的医疗险产品,根据保额的高低,可以分为百万医疗险与小额医疗险。

在购买上,首先推荐购买百万医疗险,把巨额医药费风险转移出去,在有社保可以报销的情况下,小额医疗险不是那么必要,即使住院,小额医疗费用我们也都是有能力承担的。

2)重疾险

重疾险是为重大疾病提供保障的。

我们一般买重疾险是为了患重疾后有钱看病,其实提供医疗费用保障只是重疾险的一个作用,重疾险另外一个作用是患重疾后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的,毕竟患重疾后还能正常工作几乎不可能,这时候家庭经济来源就是一个大问题,而重疾险赔付的保险金能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来说,重疾险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寿险+重疾二合一的,比如健康百分百D款等线下销售产品;另一种是单纯保障重疾的,比如康惠保旗舰版等。

寿险+重疾二合一的重疾险,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寿险与重疾只能赔付其中的一个,如果先患重疾理赔了,就不再享有寿险保障,再去买寿险也是不可能的,身故保障不全面,所以我常规推荐寿险、重疾险分开买。

3)意外险

意外险主要保障两个方面,一个是意外身故,另一个是意外残疾。

通常来说,意外险是最容易买到的保险,因为它对健康要求最宽松,现在网络销售意外险,大多都没有健康要求了。

意外险要求严格的是被保人的职业,职业按照危险等级不同,通常分为7大类,职业等级越高表示风险越大。

通常1-4类职业都比较容易买到意外险,而5-6类职业比较难买到意外险,能买到的也是保费很贵的,保额很低的;拒保职业几乎是买不了意外险的,比如煤矿工人。

在购买意外险前一定要确认自己的职业在可保范围内,不然就是买了一个自始无效的意外险。

4)寿险

寿险是保障身故的,身故了才赔付,所以作为被保人,是永远用不上它的,寿险保险金都是给家人用的。

寿险保障身故,意外险也保障身故,但它们的保障是不完全一样的。

寿险保障意外身故及非意外身故,而意外险仅仅保障意外身故,从这个角度讲,寿险是包括意外险的;但是,意外险也不是仅仅保障意外身故,它还保障意外残疾,这是寿险所不具有的。

单纯买寿险,就没有意外残疾保障;单纯买意外险,就没有疾病身故保障,所以,意外险跟寿险保障范围有重叠,但不能相互取代。

另外,在寿险保障时间上,首选推荐购买定期寿险,寿险的本质作用是在家庭经济支柱不幸去世后,能为整个家庭提供经济保障,老年人通常不是家庭经济支柱,不存在寿险保障的需求。

07

以上这些内容是我在过去3年里反反复复跟大家分享的,也是我在推荐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定期寿险所遵循的基本准则,更是希望大家在买保险前能够了解的;

再简单总结,就是下面这几条:

1)保险公司不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是非常安全的,如果说没有至少3-4万/年保费支出预算,都不用去考虑大、小公司的问题;

2)网络投保与线下投保,只是销售渠道不同,在有限保费支出下,优先考虑网络投保,因为消费型重疾险基本只有网络销售,并且网络产品性价比更高;

3)返本保险只有心理安慰作用,占不到保险公司任何便宜,只用思考一个问题:买一份保险,发生重大疾病,保险公司赔付保额,没有发生重大疾病,保险公司返还保费,表面看只赚不赔的买卖,那保险公司是在拿谁的钱赔付?又是在拿谁的钱返还保费?想明这个问题,返本保险就永远不会纠结了;

4)关注性价比并不是一种消费方式,而是我们大多数伙伴在有限保费预算下获取充足保障所必需;

5)我们买保险,就是在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寿险这四类保险中找到值得买的产品,然后进行有效组合;

说到最后,买保险就一个准则:

不论大公司、小公司,也不论线上、线下,找到那一款你能买的,具有性价比的消费型保险。

关注保障,关注性价比,在合适的保费预算内,尽可能为全家都配置适当充足的保险保障。

我认为掌握了这个大的原则,买保险就错不到哪去,希望能对你买保险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中位数   组合   意外险   保费   寿险   保险公司   支出   性价比   预算   保险产品   意外   原则   家庭   职业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