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葡萄酒跟白酒股价差这么远?

葡萄酒老大张裕和茅台市值差这么远,这是为什么呢?从昨天收盘 张裕38.22元总值:262亿,茅台2103.01元总值:26418亿,差别这么远。


为啥葡萄酒跟白酒股价差这么远?


都是酒中行业龙头,一个葡萄酒老大张裕和一个茅台市值相差2万亿,说明什么呢?

为啥葡萄酒跟白酒股价差这么远?

2001年,张裕顶着“亚洲第一红酒股”的光环登陆资本市场,市值曾大过半个茅台。如今只剩下零头。背后的原因或许与“品牌战略”有关,也与中国自己的国情有关,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么有情调,会品葡萄酒的人也不多。

张裕营业收入从2011的60.28亿,下降到2016年的47.18亿;净利润从2011的19.07亿,下降到2016的9.82亿。

与之伴随的是,股价从2010年的91.24元(前复权价,下同)跌到最低2014年的21.52元,最近反弹到38元附近,但相比于最高价依然是腰斩。张裕业绩的下滑并非个例,同时期的国内葡萄酒企业大面积陷入亏损,包括三大巨头中的长城和王朝,以及其他国内上市的中葡股份、通葡股份、莫高股份、西部创业(贺兰山)等等日子都很不好过。

但是从国内红酒的消费看,这几年整体上还处于欣欣向荣的局面,葡萄酒消费的增长非常惊人,每年都在以30%左右的速度在递增,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产阶层不断扩大,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不断变化,葡萄酒作为城市化的一部分,也不断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只不过,市场的近50%,已经被进口红酒所占领。

供应急剧增加,竞争日趋红海化,葡萄酒在中国既非优势产业也非特色产业,国产红酒与进口红酒相比,无论在酒的品质、文化底蕴、消费者认知、生产成本还是税收优惠等方面都处于劣势,经营陷入困境就在所难免了。

这种困境是格局性的,长期性的,常态化的,企业自身是没办法逆转的,只要国家的政策不改,国内红酒业的日子就很难好起来。期待他们回到以前的盈利水平基本是很难的了。

与欧美国家相比,葡萄酒在中国是小众化的,白酒依然占据消费的主流,这使得中国红酒企业要做大更不容易。白酒由其稀缺的历史文化底蕴、独占鳌头的品类领先优势和具有规模化的市场基础形成。各品牌白酒所在的地域文化不同,酿酒工艺、水土、粮食品种、气候条件等因素也不尽相同,难以异地复制,使得高端白酒具有独特的稀缺性。其在稀缺性的产品特性下,以每年固定涨价的模式,持续经营形成了涨价的默契,并且通过几年的经营,已践行了持续涨价的能力。

但作为中国葡萄酒产业的领导者,张裕不但没有进口酒被击垮,而且在各个方向主动出击,不断通过创新和尝试寻求突破的方向,这已经是一个领导品牌应有的作为。

但红酒在中国始终不是优势产业,即使张裕能复苏,也不太可能走出贵州茅台那样的强势行情。

为啥葡萄酒跟白酒股价差这么远?

一个好的葡萄酒品牌的建设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与沉淀,一棵葡萄要想酿出最好的美酒,也要等到十年之后,也许这就注定了投资葡萄酒,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等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红海   白酒   葡萄酒   中产   茅台   市值   总值   股价   中国   红酒   困境   文化底蕴   优势产业   股份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