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30名医生推荐假冒奶粉!医生啥时候成为推销员了呢?


有的时候,我们常常以最善意的眼光,看待一切美好。

不过,现实不可能总是阳光普照,总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这就是偌大的世界,也有你看不见的地方。

2020年新冠疫情,在我国最先爆发,让我们体会到对医务工作者的敬意,也对医务工作者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和支持。这个职业的地位被疫情显著提高,忽然间,人们对医患矛盾有了一定的缓和。

广州30名医生推荐假冒奶粉!医生啥时候成为推销员了呢?


其实,笔者提出一个观点,不要因为某一个负面事件对某一个行业带有有色眼睛,也不能因为某一个正面意外对某一个行业另眼相看,大幅拔高。全世界的职业本身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值得被尊重,不能因为你从事某些特殊行业,就比别的行业更高尚,更有价值。

全世界的职业都是有它的价值,而在这个价值尺度里,人类都赋予了其相应的报酬。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阶段,可能某个行业会存在价值背离的情况,一般都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

也就是说,任何时代,任何职业都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而变化,对我国来说,有一个行业可能是比较特殊,就是治病救人的行业。尤其在我国,医生一直是我国备受关注的重点对象,近些年有关医生这个职业,被医患矛盾给提升了。

广州30名医生推荐假冒奶粉!医生啥时候成为推销员了呢?


2020年新冠疫情结束后,医生又再次刷上头条,5月上旬,湖南郴州永兴县5名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身体出现湿疹,头骨畸形酷似“大头娃娃”,后经查实,是他们都食用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固体饮料导致,由此爆出了2020年的“毒奶粉”事件。企业将联合医院按退一赔三的方式向受害者家属赔偿,已安排患儿进行体检,涉事医生停职一年。这里医生,也在推荐这类奶粉。

结果,2个月后,根据财新媒体报道,

固体饮料冒充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粉(特医奶粉),遭家长公开举报。多款产品被指由儿科医生背书,销售网络紧邻医院,绕过监管重重关卡,成为“过敏宝宝”腹中餐。财新记者获得的材料显示,广州市卫健委近期调查查实,7家医院共30名医生向81名婴幼儿推荐使用相关固体饮料。

这些医生所在的涉事医院,包括广州多家主流三甲妇幼医院。

广州30名医生推荐假冒奶粉!医生啥时候成为推销员了呢?


前述材料分别是广州市卫健委发给区卫健委和医院的“‘贝儿呔’舆情处置情况通报”以及发给家长的回复函。文件称,这81名婴幼儿对普通奶粉存在不良反应。涉事医生按照固体饮料“贝儿呔”的包装信息,给患儿推荐“替代食品”,符合诊疗技术规范。但是,涉事医生对食用替代食品指导不到位;部分医生违反规定,指定了具体产品及购买方式、地点;个别医生使用院外“处方笺”,医院管理存在漏洞。

30名涉事医生中,推荐方式包括使用本院内“处方”、院外“处方笺”,以及采用口头、小纸条、卡片等形式。

很奇怪,医生为啥要推荐奶粉,如果仅仅是一家两家,还谈不上啥,可是这么多家,就有点让人觉得医生真的是太想赚钱了。这里面,难道推荐奶粉,没有猫腻,让普通人相信不存在,恐怕很难。

问题是,为啥医生要给小孩推荐奶粉,难道不吃奶粉的小孩就会变傻?什么时候,奶粉成了小孩的标配了呢?

广州30名医生推荐假冒奶粉!医生啥时候成为推销员了呢?


当然,对我国医生来说,其实工资待遇已经越来越高了,尤其是像发达城市,广州月薪都普遍比较高,但是他们依然觉得低,还想赚更多的外块,比如,给人推荐各种药品或营养品。

很多人想不通的是,什么时候,医生变成了药品或营养品的推销员了?这主要还是跟多劳多得的薪资体系有密切关系,现在很多人都信奉多劳多得,市场定价,越有技术和能力,就越能赚钱,赚得越多,说明你越厉害,毕竟这个赚钱为王的时代价值体系里,有医生想通过赚外快获得更多收入,也就再正常不过。即便是医院禁止,也会有医生以身犯险。

总之,医生不是万能的,可是由于职业关系,很多人觉得医生啥都懂,凡是跟身体疾病有关的都问医生。可是实际上医生也是普通人,最好的医生也只不过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其它的也不知道。他无法鉴别药物真假,也无法鉴别奶粉真假,因为他们没有那个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永兴县   奶粉   医生   多劳多得   营养品   广州市   推销员   疫情   广州   固体   处方   饮料   小孩   价值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