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低效勤奋,升级认知,我推荐这5本书

摆脱低效勤奋,升级认知,我推荐这5本书

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上的进步,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在于ta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ta的认知。

认知决定了ta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认知也决定了ta该怎么行动,不做什么行动。

因此,认知升级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蜕变和成长的过程。

那么,除了苦逼的“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和被动敲打中被迫而缓慢地提升认知,还有什么方法能迅速和高效地升级认知呢?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

以下5本书,正如5位绝世高人,向你指明升级认知的道路。

1《穷查理宝典》

摆脱低效勤奋,升级认知,我推荐这5本书

更多人知道沃伦·巴菲特,但仅有为数不多的人知悉查理·芒格。然而,恰恰由于巴菲特与芒格的教学相长,两人才会成就彼此。

书中最为脍炙人口的金句莫过于: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就是让你自己配得起它。

芒格还自创了一种“Lollapalooza效应”,简单说起来,就是当几种力量方向相同时,它们能创造出远大于几种力量之和的能量。比如,商会这种形式之所以会出现,正是因为资源整合在一起后往往能擦出更大的火花。

合上芒格的这本宝典,本书充满了关于德行、财富、智慧的总结,当这些认知加持于胸,我们便会在慌乱中多一些淡定,在不平中多一份从容。

2《稀缺》

摆脱低效勤奋,升级认知,我推荐这5本书

稀缺是一种恶性循环:资源稀缺,引发稀缺心态,形成不良后果,从而加剧稀缺,进一步促发稀缺心态,引发更多不良后果……

“稀缺”从下面三个方面影响我们:

1、稀缺导致认知障碍:缺什么就更关注什么,这种心态迫使我们围绕稀缺打转,更没精力投入到摆脱稀缺的行动上。

2、稀缺使思维带宽变窄:变窄的思维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和前瞻,丧失清晰思考的能力。

3、稀缺减弱执行控制能力:稀缺让人只能疲于去应对更紧急更重要的事情,进入见招拆招的模式,从而只能局部和暂时地解决眼前问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逃离“稀缺”呢?

1、流出余量,建立缓冲池。

2、建立预警机制,提醒自己将进入稀缺陷阱。

3、管理注意力,节省带宽,而非加大工作时长。

当我们认识了稀缺,知道它是一种人类思维极易掉入的一种思维陷阱时,我们才会腾挪自己的注意力去特别关照它。毕竟,雨天带把伞就可以了嘛。

3《黑天鹅》

摆脱低效勤奋,升级认知,我推荐这5本书

本书的作者塔勒布什纽约大学风险管理教授,他不仅预测了911恐怖袭击,更在此之前布局认沽权证,做空美国股市,从而获得巨利,一举成名。无独有偶,塔勒布教授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再次重仓做空,成为人生赢家。

那么,黑天鹅到底意味着什么?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众所周知,黑天鹅首次被发现是在澳大利亚,而在此之前所有欧洲人都认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意味着我们通过归纳得来的知识具有极强的脆弱性和局限性。而本书的目的,即在于通过黑天鹅的案例提醒世人要对未知保持敬畏,提前警戒风险,做好预案。

三种策略:

1、切忌贪婪,不为追求高额回报把财富孤注一掷。(三米君想起了2015年股市跳水时跳楼事件屡见不鲜)

2、为从黑天鹅事件中把握机会,手中随时保留现金。(三米君想起了2008年次贷危机是,股市洼地,遍地黄金)

3、对未来可能带来重创的事情做好保险。(花少量金钱,买一份保单,从而分散风险)

黑天鹅的副标题是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未来正因不可知而充满魅力,而一旦我们做好了准备,未来不仅魅力无穷,风险可控,未来还能为我们带来财富。

4《灰犀牛》

摆脱低效勤奋,升级认知,我推荐这5本书

送走黑天鹅,又来了一头灰犀牛,灰犀牛又是什么梗?

所谓灰犀牛,是一种你分明可以预感到的危机,但就是视而不见,而等危机已经到来时却已为时过晚。灰犀牛往往有先兆,往往可被预见,但我们视而不见,心存侥幸。

比如换季天气,地铁车厢领座的乘客不停地打喷嚏,你仗着自己“体质好”,视而不见;回家后,喉咙有些发毛,抽屉里明明有正柴胡,你却懒得泡一杯,……第二天,发烧了,只能打电话给领导请假。

灰犀牛的五个阶段:

1、否认,不愿接受阶段。

2、得过且过继续过阶段。

3、不愿展开行动阶段。

4、面对压力的恐慌阶段。

5、匆忙应对的崩溃阶段。

在灰犀牛的前三阶段,都是我们可以采取行动,遏制住风险,使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时期。因此,作者提示,面对“灰犀牛”我们可以这么做:

1、承认危机,分清事件的轻重缓急

2、杜绝静立不动,防范危机于未然

3、立刻采取行动,不宜贻误战机

4、站在顺风时也不忘盯紧可能的风险

我们的一生,每天都在面临着或大或小的风险,当我们的心中存有“灰犀牛”的模型,不再对灰犀牛视而不见,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有机会把风险控制得再小一些。

5《竞争战略论》

摆脱低效勤奋,升级认知,我推荐这5本书

无论是商战还是职场中,我们往往会把成为最好作为自己的目标,然而,这个目标真的正确吗?实际上,竞争不是一场零和游戏,胜利者也不只一个人,只要你的产品或你作为个体能突出自己的特色,当别人有需求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你的产品(或者你本身),你就是赢家!

什么是竞争?

永远记住,竞争不是为了打败对手,竞争的核心目的是创造价值。在一个行业中,一共有五种力量影响着你的竞争力:

1、竞争对手

2、原材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买家的议价能力

4、新进企业的威胁

5、替代品的威胁

这五种力量组成了波特著名的五力模型。

什么是战略?

简单来讲,战略是从一点到另一点的路径和方法。同样的,要制定一个较好的战略,一共有五个入手点:

1、定位于独特的价值

2、价值链十分特定

3、懂得取舍

4、懂得协调

5、不能说变就变,而要有持续的稳定性

本书出自美国作家琼·玛格丽塔之手,却处处可见中国古老智慧。可见,当认知达到了一定高度,无论古今还是中外,这些智慧是共通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认知   犀牛   议价   视而不见   勤奋   心态   思维   危机   阶段   智慧   力量   风险   竞争   能力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