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一级文献在芦山的故事

 二十八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珍贵文献的故事

2021/05/25 浏览量:593

  今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少人从“芦山党史”“红军长征在芦山”等书籍和一些宣传资料上都能看到一张整整齐齐摆放着28份文件的图片,不少人问及这些文物的来源,我也只是零零碎碎知道一些,无法完整讲述。

  近日,芦山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干部罗国伟从微信里传来了一份1985年2月21日由当时中共芦山县委党史征集领导小组成员董耀君、钟坚征访材料的图片,完整还原了这二十八份红军珍贵文物的故事。   


1936年2月中旬末,南下的红四方面军撤离芦山时,有一位年轻的红军通讯员战士(哪个的警卫员?)在芦山通往宝兴的山谷小道上追赶部队,他随身携带手枪一枝,身上斜背着一个公文包。

当他行至芦山县双石镇双河场与西川村交界处花水沟时,被当地人马中林盯上,想抢他的手枪。

马中林(马宗林)抄近路赶到小红军的前头,暗藏于路旁边山坡荒草丛中,小红军路过时,他猛的蹿出从背后用砍柴的弯刀将其杀害,并抢走手枪,同时将文件包抢走藏在家里。

  解放后,在镇压反革命时,马中林深知自己的罪行,寝食难安,终于向政府自首,坦白交待了他的罪行,并主动交出了藏在家里的公文包。


内装红军文献合订本一册。当地接收文件的双石乡武装部长李国玉将此转交县公安局,


后由公安局移交县博馆,这二十八份珍贵文献后被四川省文化厅文物鉴定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被中央档案馆征集,仅在芦山县留下了复印件和图片。  


 这套文献均为蜡纸、钢板刻写,用黑油墨和土方纸质印刷,各件用棉线装订,原有薄木板夹于底面保护,木板已经不在了。有的单份文献印有封面装帧,有的仅有正文,有少部分文献残损不全。规格基本一致,长为13厘米,宽为9厘米。每份文献篇页不等,全部28件共约有十万余字。内容包括《中国苏维埃宪法大纲》《土地法令》《红军新兵基本训练》等。   


当时,按照马中林的罪行,应当判处死刑,但由于其坦白自首,完整交出这套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献,从宽判为群众管制,后于1962年病逝。   

中共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 骆志勇。


解放初期(1952年左右),芦山县文化馆在芦山县公安局征集到一册红军历史文献汇编本。这册文献原由双石乡马宗林向双石乡政府献交, 系红四方面军由鄂豫皖苏区和川陕苏区带入芦山的特别特别珍贵和稀有的当时很绝密的历史文献。


当时能够持有这些文献的红军,一定是红军中的高级领导人,那个携带这些文件不幸在芦山县河场红军总指挥部附近遇害的红军通讯员,会是谁呢?


这批文献里,有红三十一军政治部汪加申的印,他牺牲在巴中恩阳河。


这册文献共28篇,约11万字。原件全部为质地柔软粗糙的对方纸油印。纸长13厘米,宽9厘米。大部分篇目刻印有图文并茂的封面。原件先存芦山县博物馆。


二十八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一级文献在芦山的故事

钟坚先生写到:

4. 《苏维埃区域土地、农民问题议决案》 本篇原件未标明颁发机关。仅据文中内容分析,可能为当时党中央关于土地、农民问题的重要决议。

1930年11月20日共产国际东方部关于苏维埃区域土地农民问题决议案,

全文约1万字,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


本件由共产国际东方部军区党务委员会翻印于1931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秘书局?

1.《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于1931年l1月7日经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颁布。内容除序言外,共分十七部份,计有:本宪法的任务;苏维埃政权的性质最高权力机关;公民的权力与义务;保障工人、农民的基本利益,反对地主、官僚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一切剥削统治;宗教政策、民族政策;保护和支持国内、国外一切革命力量;与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联盟等。

本件由鄂豫军区党务委员会翻印于1932年2月26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政权的根本法,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由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其基本内容为:确定政权的性质是工农民主专政,“这个专政的目的,是在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统一中国,有系统地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苏维埃的经济建设,提高无产阶级的团结力与觉悟程度,团结广大 贫农群众在他的周围,同中农巩固的联合,以转变到无产阶级专政”。


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选举36人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为中央和各苏区的最高权力机关。

  为指导《宪法大纲》的制定,中共中央提出七项原则:第一,代表广大民众的民权原则,保障劳动群众的一切自由和平等;第二,实现劳动群众自己的政权原则,使苏维埃国家的政权真正掌握在最大多数工农群众的手里;第三,妇女解放原则;第四,民族自决原则;第五,民族解放原则,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确立劳动群众的主权;第六,工农政权革命独裁原则;第七,保护工人利益,实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残余原则。

  《宪法大纲》根据上诉7条原则制定,共17条。《宪法大纲》规定了中华苏维埃宪法的任务“在于保证苏维埃区域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和达到它在全中国的胜利”,工农民主专政的目的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统一中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规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确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最高政权为全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各级代表均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


在大会闭幕期间,全国苏维埃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最高政权机关,中央执行委员会下设人民委员会,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发布法令和决议案;保障工农群众利益,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制定土地法和劳动法,取消苛捐杂税;规定工农劳苦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享有选举权、受教育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及婚姻自由、信教自由;确定了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原则;规定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实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对外政策。

  《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将1928年中共莫斯科六大的会议精神固定下来,是对根据地革命经验的总结,它以根本法的形式肯定了党的领导,规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转向社会主义革命。《宪法大纲》具有根本法和纲领性文件的特点,尽管由于党的革命经验不足导致该大纲有一些“左倾”问题,比如在土地政策上面,提出土地国有的政策超过了当时的形势条件,在政权建设上不加区别的剥夺一切剥削者的参政权和政治自由也不利于建立统一战线,但总体来说,《宪法大纲》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现工农劳苦大众的愿望和利益的国家根本法,对中国新民主主义乃至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2.《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劳动法令(草案)》 全篇共分八章、六十三条,规定了:工作时间,工资,女工与青工,雇工方法,安全与卫生,工人的社会保险,职工会与劳动保护,劳动法令的执行等。这是保障中国工人阶级根本权益的法令。 本件由红三十军政治部于1934年1月4日翻印。


3.《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 全文共十四条,明确规定:土地为国有;没收地主、豪绅、官僚、军阀、寺院等一切大私有土地;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劳苦大众及红军战士等具体办法。 本件由红三十军政治部翻印于1934年1月6日。(备注,有三十军政治部宣传部长汪加申印。汪加申,男,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政治部宣传部长。 1927年汪加申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一、红四军从事政治工作。1931年任红四方面军四军十师三十团政治处主任。1932年10月随方面军主力西征入川。1933年7月,任红三十军八十八师政治部主任,1934年任红三十军政治部宣传部长。1934年10月,在四川巴中恩阳河病逝


5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 本篇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所 制定并颁布的婚姻法规,于1931年11月28日公布发表于 《妇女通迅》第一号。条例序言后署有: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张国焘。条例共分七章二十三条,明确规定了婚姻原则,结婚,离婚,儿童保护,财产处理等方面的法律性条文。 本件由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政治部翻印于1934年1月20日


6.《外交政策》 由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所制定和颁布。文件揭露了一切帝国主义者勾结国民党反动政府血腥镇压中国劳苦大众的罪行;鲜明地阐述了中华苏维埃政府的外交政策。 以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严正立场,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本件由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翻印于1933年3月16日。


7.《经济政策(草案)》 本篇为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制定的重要历史文献。内容分为:工业方面,商业方面;财政与税收方面;市政方面四部份。较详尽地规定了有关经济政策的法规,是我国早期重要革命文献之一。 本件由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翻印于1933年3月

1930年11月20日共产国际东方部关于苏维埃区域土地农民问题决议案,

1933年5月 川陕省总工会章程及组织法

1933年11月 川陕省苏维埃组织法

川陕省苏维埃贫农团,雇农团,少年先锋队,儿童团组织法

川 陕省苏维埃政府关于红军伤亡抚恤条例

1933年5月26日 川陕省苏维埃优待红军及其家属条例

区苏维埃各部委员工作

1933年10月 怎样分配土地

1933年10月3日 白区工作决议案

1934年3月 俘虏工作须知

管理教育上应注意的几件事

红军新兵基本训练纲要 这是红军的初心

1932年5月 常夫 火夫 马夫十大注意

1933年2月 关于目前应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

1932年5月 红军须知(1---6期)

1933年12月 红色战士读本(第二册)

1932年1月 列宁传(大约是托洛茨基写的)

1932年8月 张国焘同志对于时局的片谈

1934年2月 穷人都来当红军(演唱材料)

红军歌集(25首)

陈昌浩著作 战胜刘湘作战要诀歌

陈昌浩著作 1933年7月25日 红四方面军英勇斗争史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苏维埃   芦山   共和国   中华   芦山县   文献   军政   工农   红军   中国   政权   宪法   大纲   原则   土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