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私下调侃领导遭开除,出卖同事换取利益,能否如愿以偿?

现如今许多企业,都喜欢通过群聊软件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因为群聊软件突破了时间、地点的阻碍,可以以二十四小时的形式,对员工进行工作上的安排。

但大部分企业之中,除了“官方”由老板、领导组织的群聊之外,往往员工之间也会存在着许多由员工组成,不受监管、畅所欲言的群聊,这种群聊方式往往被称为“小群”。

在“小群”中,由于没有领导的存在,员工之间可以畅所欲言的表达、吐槽企业的种种问题,同时由于大家同属员工,互相之间自然是有信任的存在。

但近日某旅游公司的职工贺某却因为这种信任,而栽了一个大跟头,在私下自行组织的群聊中,贺某发布了类似「一大批 BOSS 即将到达战场」等信息。

而这些本应该仅仅存在于私下“小群”的信息,却莫名其妙地被领导所得知,因此领导便以“严重违反公司纪律、对领导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为由,将贺某开除。

在许多企业中,员工本就会用BOSS来称呼领导,而正是这一句口头、算不上侮辱的另样称谓,却遭致了开除的结果。

贺某自然不服,最终通过起诉的形式谋取自己的合法权利,最终经法院判决公司开除行为缺乏依据、不具有合法性,需支付给贺某赔偿金11199.99元。

法院的判决大快人心!这意味着“打工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伸张,但这件事的关键问题,难道仅仅是开除与赔偿吗?

并不是,真正的问题是,企业又是如何通过,类似埋藏眼线行为分化员工的?谁将私下的聊天记录传递给了领导?这位“出卖”了同僚的人,未来会获得如愿以偿的报酬吗?

这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也是这起案件中,引申出的有趣现象。

员工私下调侃领导遭开除,出卖同事换取利益,能否如愿以偿?


员工私下调侃领导遭开除,出卖同事换取利益,能否如愿以偿?

“眼线”与

分化员工

毫无疑问,私下小群信息的泄露,自然是有着领导特意安排的眼线,也正是这位眼线将信息全然的暴露给领导。

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毕竟小群里可能有着各种各样的吐槽,而这些本该被隐藏的信息,却被领导全然接收。

更为重要的是,这其中的许多信息,可能并非出自于员工的本意,而是在小群这种特定环境下,为了融入其中而不得不做出的表态。

而这位领导特意安排的“眼线”,将这则信息暴露之后,相信自然会引起全公司的恐慌与猜疑,员工互相之间的信任程度,自然是要大打折扣的。

但这种恐慌与猜疑,是企业所不想预见的吗?恰恰相反,这正是企业想要的场景。

员工私下调侃领导遭开除,出卖同事换取利益,能否如愿以偿?


01 如果员工高度信任

试想一下,员工阶层互相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本身便是一种利益共同体的存在,毕竟针对员工的政策调整,必然会使整个员工阶层受到影响。

那么,如果员工之间处于高度信任的状态,则意味着企业中出现了另一股独立于管理层之外的力量。

意味着员工互相之间通过信任形成了一种信息壁垒,个别员工的错误可能会被有意地掩藏、个别员工的优秀行为也将被放大。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那便是领导无法通过对员工曝光度、错误的不同处置方式,来对员工的升职加薪、降薪调岗等行为进行安排。

一个能力出色却不得领导青睐的员工,可能会由于自身的人格魅力征服员工阶级,从而使领导在人事安排时无法随心所欲。

于是,对于管理层来说,不得不通过各种分化员工的手段,来使员工相互之间处于猜疑状态,从而以更加随心所欲的形式对企业进行管理。

当然,员工高度信任自然可以促进企业的工作效率,但在现阶段来看,大部分企业领导还没有进入科学管理的阶段。

所以,分化手段,自然是十分的多。

员工私下调侃领导遭开除,出卖同事换取利益,能否如愿以偿?


02 员工阶级分化

企业管理者不得不通过各种对员工进行分化的手段,来使员工互相之间处于猜疑,如此才能诞生出愿意百分百服从领导从而谋取私利的员工。

企业希望员工互相之间处于不信任状态,毕竟对于企业管理者与老板来说,并不希望员工联合起来形成一股新的“势力”。

毕竟当员工联合,则意味着员工拥有了与企业进行谈判的可能与实力,正如开除一名员工很简单。

但如果开除一名员工,将带来一个部门、一个模块、一个业务的整体离职,这种后果是谁都不想看到的。

于是,分化员工作为现如今企业的一种管理“科学”,存在于许多企业之中。

员工私下调侃领导遭开除,出卖同事换取利益,能否如愿以偿?


员工私下调侃领导遭开除,出卖同事换取利益,能否如愿以偿?

被分化的员工

能得到什么

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来分化员工,但这种分化能否起效,仍取决于员工之中是否有人愿意出卖本团体的利益,来换取来自于管理层的利益。

有人或许会说,我们在职场中工作,本就是利益至上的,成为领导的眼线,并无法被称得上是一种背叛。

不得不说,这种观点其实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不够“聪明”,因为这种行为的本质是为了短期利益出卖长期利益。

为何员工相互之间的高度信任可以获取到更多的远期利益?其实便是可以要求企业将更多的利润用来分配。

分化的目的本就是在用于员工分配利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员工之间的互相倾轧来获取到更多的劳动力产出。

员工的出卖或者说是背叛行为,自然是无益于长期利益的,毕竟如果必须通过违反道德底线来换取利益。

那么带来的自然是无止休的服从与让步,无止休的出卖尊严与道德。

员工私下调侃领导遭开除,出卖同事换取利益,能否如愿以偿?


01 出卖可以换取利益吗?

在有人监管的行为下,做出背叛的行为,自然会遭致惩罚,但在企业中惩罚者往往是下达指令的人,因此似乎遵从这种指令可以换取到更多的利益。

这也是为何许多人愿意违反道德来换取利益的原因,因为这种利益看似是一种不需要承担风险的行为。

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在许多时候,自身暴露的情况下,往往会遭致同僚的嘲讽与排挤,最终黯然离职。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背叛”也在向接触者提供一种唯利益导向的心态,这使得即使是命令的下达者,也无法对其百分百的信任。

毕竟今天可以为了利益背叛同僚,明天又是否会为了更大的利益而背叛自己呢?

员工私下调侃领导遭开除,出卖同事换取利益,能否如愿以偿?


02 一次性利用价值

对于此次事件中的领导来说,本可以将此事记在心中不去发作,在未来通过分配更多任务等方式来逼迫员工自行离职。

但这位领导为何要直接将此事揭发,不仅造成了公司的利益损失,还使得自己的眼线被暴露?

其实不难理解,因为许多眼线本身便是只具备一次性利用价值,其本身的价值来自于对同僚的监察,那么随着这种监察的职责消失,眼线的价值也随之消失。

许多人希望通过完全的服从领导来获取到更多的利益,但可惜的是,领导在安排之初的定位,便是一次性的利用价值。

这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愿意成为“眼线”的人,往往并不具备出色的竞争能力,才需要出卖自己的底线来换取一次机会。

可惜这是并不存在的机会。

员工私下调侃领导遭开除,出卖同事换取利益,能否如愿以偿?


员工私下调侃领导遭开除,出卖同事换取利益,能否如愿以偿?

领导与

员工

领导毫无忌惮的辞退,自然是有着前些年员工维权意识低的影响,认为辞退一名员工,并不会有任何的风险。

但现如今随着大众的维权意识觉醒,许多领导已经意识到辞退员工的风险,而这位领导,反应的却是有些过于缓慢。

社会中的许多领导,由于在企业中的地位,往往有着“说一不二”的盲目自信,可惜的是,这种自信,并无法存在太久。

出卖了同事的那名员工,内心必然会遭受违反道德底线的折磨,但对他来说或许获得的利益能满足他的付出。

可惜的是,他已经失去了价值,自然也就没有任何利益,领导开除员工遭致处罚的怒火,自然也会倾斜到他身上。

狂妄领导的背后,有着无数可怜的员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利益   员工   领导   同僚   来使   眼线   如愿以偿   同事   手段   形式   状态   自然   价值   方式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