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南京大屠杀,重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纪念南京大屠杀,重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痛,83周年了,我们再度回顾这段历史,心中仍然抑制不住悲痛。


铭记历史,继往开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想,这恐怕是我们重温历史的伟大意义之处。


2020年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显得尤其珍贵,西方列强仍然对我不遗余力的打击,闲闲财经认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什么时候倡议都不为过,即便如此,仍唤醒不了某些国人麻木不仁的奴性。


一边是华为遭遇打击,另一边则是有人幸灾乐祸地高举获得了国际某品牌的首款芯片,有人大骂“商女不知亡国恨”!闲闲财经禁不住拍手称快,骂得好!


我们不能在刚刚纪念南京大屠杀留下屈辱的泪水之后,就马上奴相尽显地没有民族气节了!当然了,我们也不是让企业非要如何如何,但一个重要问题很明显,某些人光知道赚钱了,不懂得自己是立足中国的企业。眼中只有利益的企业,是得不到国人尊重的,同样也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


做企业需要大格局,回顾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当然也需要从大格局思考。


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竟然也跟格局有关。


纪念南京大屠杀,重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北京作为首都,从明朝已经开启了。


被誉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都是大明天子的光辉形象,照耀百年。


永乐帝朱棣,将大明首都从南京迁都北京,这无疑是将中国帝王思想又一洞察秋毫,可以说是奠定明朝基业的一个重要举措。


作为一个早期的农耕文化代表的中华文明,威胁主要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照耀千年的长城,就是根植于此。


纵观我国古代帝王政权,首都基本都设立在北方,主要思想都是天子能够应对北方袭扰,能够迅速动用国家力量做出反击。


有一个朝代比较例外,但正因为如此,变得非常孱弱。


北宋朝廷没有沿袭“天子守国门”的传统,建都开封。


古代大宋王朝尽管经济、文化璀璨,但政治上非常弱小了。南宋更是耻辱,政权偏居长江下游领域,“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歌舞升平背后的凄凉。


也就是说,从泱泱中华的龙脉来说,偏居南方的政权,总是难免不能长久或者强盛的。


纪念南京大屠杀,重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就是建立在首都建都在“安乐窝”的情况下造成的。


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长期侵扰,我国经济中心,逐步从早期的黄河流域,南迁至长江流域,所谓的几次衣冠南渡,就是重要的驱动性事件。


但政治中心,仍然要以北方为主,这是眼光和格局的问题,更不是贪图个人享受问题,当年的朱棣看得非常清楚。哪怕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多次派人调查迁都地点,尽管是南京起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没有战略意义。


在中国近代史上,以蒋介石为领导的国民政府,仿佛还不及朱棣的眼光,他综合考虑,将首都定在了南京,弱化北京的政治影响力,把北京改名成了北平。


然而,“天子守国门”这个主导性因素,在中国近代史上意义再现。


日本1931年占了我东三省,如果当时首都仍然在北京的话,恐怕蒋介石早就坐不住了!一系列的政策,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其内”的狗屁国策,恐怕根本也叫不响,也无心去喊了。


原因当然不言而喻,首都近在迟尺,保卫首都的战役恐怕提前几年就打响了,中华民族的危机意识早就被调动起来了,何来的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


帝王一旦有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气节,那是百姓之福,民族之福。


所以,从定都这一重大问题上来看,蒋某人格局差得不是一点半点了,后来跑到了弹丸之地,整个政党当前都没落了。


2020年,南京大屠杀83周年,闲闲财经认为,我们不但要回顾日本侵略中国的灾难史,同样也要反思我们的未来发展问题,乃至对岸的问题什么时候解决的问题,这都是中华民族不得不面临必须解决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国门   天子   大明   明朝   财经   游牧民族   社稷   南京   君王   北京   帝王   政权   中国   中华民族   格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