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我国贸易顺差同比减少32.1%,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惹的祸?


5月份,我国贸易顺差同比减少32.1%,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惹的祸?




6月7日海关总署的数据估计各位已经看了,闲闲财经认为需要认真琢磨。


但看5月份,以人民币计算,出口同比增长18.1%,进口增长39.5%,有专家就直接给出了“中国内需强劲复苏”的观点,闲闲财经认为不妥的。


因为光看五月这一数据,不能只得到这一结论,仍有很多问题,市场上并未深入解读到。


由于2020年的低基数,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到进口增幅远远大于出口增幅,就认为内需比出口更强了,而事实恰恰相反,我国外贸出口复苏要强于进口,要不然不会有贸易顺差。进口滞后出口,侧面证明最先拉动中国经济复苏的当然是外贸出口,而不是内需或消费。


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4.76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8.2%,出口8.04万亿,同比增长30.1%,进口为6.72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9%,贸易顺差为1.32万亿元,同比增加56.2%!


但是,5月份的数据环比来看,就有很多东西可解读了,出口1.72万亿元,环比增长0.2%;进口为1.42万亿元,环比下降1.1%!贸易顺差为2960亿元,同比减少32.1%


4月份的进口数据是1.44万亿,环比下降2.2%,贸易顺差2765亿元,同比减少12.4%,也就是说我国贸易进口两个月环比出现了下滑,贸易顺差同比两个月都在下滑


所以,如果光看5月份数据就说“内需强劲”,显然有失偏颇,尽管同比大幅上涨,那是由于2020年的基数低,环比出现了下滑,证明内需仍在摇摆。


5月份,我国贸易顺差同比减少32.1%,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惹的祸?





闲闲财经多次发文强调一个问题就是,2020年下半年来的中国经济复苏,主要靠“两轮驱动”,一个房地产是投资拉动,一个是我国的外贸出口。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这两项都能跑赢我国的GDP增长。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出口国,又是全球第一大制造国,制造业的外贸出口当然是拉动我国经济的重要引擎。


中期来看,贸易顺差当然会长期存在,贸易顺差越大,越能代表我国制造业生产企业利润越高,盈利能力越强,越有话语权,反之,亦然。


所以,当4、5月份的贸易顺差开始减少,尤其是5月份出现了32.1%的同比下滑的时候,正值全球经济步入复苏轨道,我们要深层次地追问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了。


我们假设出口商品保持价格不变的话,那么进口原材料价格就是制约贸易顺差的根本因素,所以,这不难令人想到4、5月份的一轮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行情。


这又完美地将4、5月份贸易顺差,同比大幅下滑高度重叠在了一起。


贸易顺差之所以重要,如果我们用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去看的话,进口原材料,出口商品,贸易顺差无疑就是外贸出口企业获得的报酬。


如果贸易顺差大幅下滑,尤其是在贸易出口持续强劲的背景之下,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在出卖自己的廉价劳动力,被某些国家给榨取了我们的剩余价值!



5月份,我国贸易顺差同比减少32.1%,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惹的祸?




难道光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利润进行侵蚀吗?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提,前5个月,我国进口集成电路产品价值1.04万亿元,占总进口额的1.04/6.72=15.47%。


要知道,我们进口商品相当一部分不是拿来直接消费的,而是把工业品再加工后,进行出口的,站在这个逻辑上来看,不断推升的芯片价格无疑跟过去几个月飙涨的大宗商品价格一样,侵蚀着我国外贸出口商品企业的利润。


之前当咱家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朋友指出,我们也给出口商品涨价呀!


是的,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4、5两个月的贸易顺差同比大幅减少,都在说明,中国外贸出口企业利润被过快上涨的上游产品价格所侵蚀了,也就是说,企业被剪了羊毛。


再次说明,美国之所以在芯片问题上“卡脖子”,意在遏制产业链向中国本土转移,他们寄希望我们永远处于产业链的底层,永远靠出卖廉价劳动力,从事生产低附加值没有市场定价权的商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大宗   商品价格   贸易顺差   我国   内需   基数   中国经济   中国   出口商品   强劲   大幅   利润   人民币   外贸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