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前的孩子,日常养育上要做到“三多”,多吃点苦也值得

6个月前的宝宝最让人头痛。这时候的宝宝是最脆弱、最敏感的,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大问题。这时候的宝宝不会沟通交流,家长难以理解宝宝的想法和需求,让养育宝宝变成了一件难事。

对于6个月前的宝宝,除了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外,家长要注意做到“三多”,即“多睡觉”、“多聊天”、“多拥抱”,不仅能加快宝宝的身体发育,也能为宝宝以后的成长打牢基础。

6个月前的孩子,日常养育上要做到“三多”,多吃点苦也值得

1、多睡觉,保证身体发育

6个月前的宝宝是很喜欢睡觉的。通过观察你会发现,睡觉可能是宝宝最喜欢的活动,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睡。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睡眠的时间会变短,但相比于成年人,他们的睡眠时间仍旧很长。

宝宝为什么这么喜欢睡觉呢?一方面是宝宝自身精力有限,不足以支撑长时间的清醒,需要用睡眠来补充体力。另一方面,宝宝在睡觉的过程中也没有闲着,多睡觉有利于宝宝的身体发育。

6个月前的孩子,日常养育上要做到“三多”,多吃点苦也值得

我们知道,保证孩子的睡眠质量,可以让孩子长得更高,这个观点放在6个月前的宝宝身上同样适用。睡眠可以有效刺激宝宝分泌生长激素,让宝宝发育的更快。

我们会注意到,6个月前的宝宝,即便是什么都不干,身体发育的速度也会很快,就是因为在睡眠过程中,宝宝体内的生长激素不断分泌,促使宝宝加速成长。要想宝宝的身体发育好,就要保证宝宝的睡眠。不要怕宝宝睡得太多,多睡觉对于6个月前的宝宝来说,其实是件好事。

6个月前的孩子,日常养育上要做到“三多”,多吃点苦也值得

2、多聊天,刺激语言发育

宝宝的语言发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经过漫长的积累之后,宝宝才逐渐学会说话。没有前期的积累,想要宝宝开口说话,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宝宝6个月以前,家长朋友们就应该着手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了。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不停地和宝宝说话。无论是叫“爸爸妈妈”也好,还是日常聊天也好,只要宝宝处在清醒状态,就抓住机会和宝宝说话。

6个月前的孩子,日常养育上要做到“三多”,多吃点苦也值得

可能我们会觉得,这时候的宝宝什么都不懂,跟宝宝说话也不会有什么用。其实不然,正是因为我们与宝宝不断地交流,才能让宝宝有机会提前认识语言的含义,如果我们跟宝宝说得太少,反而会影响到宝宝学习说话的进度。

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话题,我们可以尝试做一名“解说员”,把身边的人、各种事物、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都介绍给宝宝。比如“宝宝我们要吃饭啦”、“宝宝这个是爸爸”,用温柔的语调,搭配表情和动作,把身边的一切给宝宝描述出来。

6个月前的孩子,日常养育上要做到“三多”,多吃点苦也值得

3、多拥抱,增加身体接触

6个月前的宝宝,还不具备探索世界的能力。这时候宝宝的听觉触觉的灵敏程度要超过视觉,宝宝主要是依靠听和触摸来了解身边环境的。

关于“听觉”,我们可以不停地跟宝宝说话,刺激宝宝的语言发育,而关于“触觉”,家长也有一项重要工作,那就是多抱宝宝,多和宝宝进行身体接触。

6个月前的孩子,日常养育上要做到“三多”,多吃点苦也值得

妈妈和宝宝之间是存在天然联系的,因为在十月怀胎时,宝宝就在妈妈体内。宝宝出生后,妈妈和宝宝之间的联系会相对减弱。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拥抱”的方式,增强妈妈和宝宝之间的联系,让宝宝感受到妈妈的存在。

当我们抱着宝宝的时候,宝宝会因为我们的姿势而感受到“包裹感”,身体接触时体温的传递也会让宝宝感觉到温暖,这一切都可以让宝宝紧张的情绪放松下来,增强宝宝的安全感

6个月前的孩子,日常养育上要做到“三多”,多吃点苦也值得

宝宝可以少吃点,可以少睡点,但唯独不能少了安全感。足够的安全感可以减少宝宝哭闹的发生,由安全感带来的放松的情绪也有助于宝宝的身体发育。可能时刻不停地抱着宝宝,会让家长感到十分辛苦,但为了宝宝的未来,这点苦我们还是要吃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生长激素   触觉   听觉   安全感   体内   睡眠   这时候   清醒   日常   说话   家长   身体   身边   语言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