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邑考是人牲制度的牺牲品


伯邑考是人牲制度的牺牲品


伯邑考是人牲制度的牺牲品


伯邑考是人牲制度的牺牲品


伯邑考是人牲制度的牺牲品

伯邑考是人牲制度的牺牲品

伯邑考是人牲制度的牺牲品

伯邑考是人牲制度的牺牲品


2021年5月6日,我来到了仰慕已久的羑里城。羑里城别称文王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羑里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北约4公里处,属于新石器时代、商、周遗址,是世界遗存最早的国家监狱。

据《史记》记载,商代末期,国君纣荒淫残暴。姬昌受封为三公,拥有雍州之域,势力扩展到江汉地区,诸侯归附者有六州之众。周的壮大引起商纣王的不安,将姬昌拘于羑里。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长岁月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将伏羲八卦演为64卦、384爻,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著成《周易》一书。后人为纪念西伯姬昌,在羑里城遗址上建起文王庙。现存羑里城遗址分前、后两个部分。前景区为一片高出地面约丈余的土台,南北长105米,东西宽103米,面积达万余平方米。台上有文王庙,周文王演易处、大殿、洗心亭、玩占亭、演易台等;后景区有伏羲祠、吐儿冢、太公祠、老子祠、孔子祠、十二生肖石雕及八卦阵等还有《周文王羑里城》、《禹碑》、《文王易》等碑刻十余通。

在犄角旮旯的台地边发现了吐儿冢,吐儿冢就是伯邑考墓,高也就一米左右,墓的直径也就二米那样。说是冢有些夸大了,实际上连坟也比不上,是不是伯邑考的肉被吃完了,只剩下骨头的缘故。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伯邑考的母亲名叫太姒,姒姓,是周文王的正妻。太姒与周文王生有十子,依次是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郕[chéng]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伯邑考十兄弟自幼深受母亲太姒的教诲,各个本领超凡、身怀绝技。伯邑考长相俊美、貌美肤白,按现在来说就是个小鲜肉,而且琴艺绝伦,伯邑考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在周文王囚禁期间把西岐治理得井井有条,是辅助周文王的左膀右臂。在《封神演义》中,姬昌一直被囚禁在羑里城,对西岐周国的发展极为不利。伯邑考担心自己年迈的父亲承受不住牢里的酷刑,就想着各种方法解救他,伯邑考不远万里从西岐赶到了朝歌,带着非凡的三件宝物,三件宝物分别是七香车、醒酒毡和白面猿猴。伯邑考不惜血本的想要将自己的老父姬昌赎出来,让父亲姬昌早点回到西岐,享受天伦之乐。伯邑考没想到被狐狸精妲己看中,为了能够跟小鲜肉勾搭在上,狐狸精妲己煞费苦心,以学琴为由,狠狠地想着跟伯邑考玩把暧昧,只可惜正人君子的伯邑考自然三番五次地拒绝,狐狸精妲己恼羞成怒向纣王说伯邑考调戏自己,商纣王二话不说就烹杀了伯邑考,按狐狸精妲己的意思,将他做成肉羹赐给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昌由卦象得知爱子遭劫,知道了真心,仍然装作浑然不知地吃下,商纣王据此认为姬昌卜卦只是浪得虚名而已,因此,纣王就放了周武王姬昌。

周文王姬昌吃自己儿子伯邑考的肉是《封神演义》中的章节,我认为演绎成分占主导。在夏商,“神灵崇拜”是主旋律,人们信神、敬神、奉神。人们干什么事情都要占卜,吃饭要占卜,打仗要占卜等等。对占卜的不敬即可被认为是对“天帝”的不敬。通俗点说,卜辞让你三更死,没人敢留你到五更。表现为君权神授,占卜,祭祀,君权、王权代表着天意。人们信神、敬神、奉神就必须祭祀,那时,有一种祭祀制度就是人牲制度。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制社会期间,为祭祀祖先(人鬼)、神灵或自然界万物而杀戮活人以为祭品。人牲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农业崇拜。人牲流行时间为约从公元前4000—前1000年,中国商代,人牲作为一种制度流行广泛,如安阳殷墟的侯家庄商王陵区,出有数以千计用活人祭祖的祭祀坑。人牲的选择要求严格,毛色、肥瘦,疤痕、暗病、生日都有要求,越是优秀的人牲通达“天帝”越灵。选择长子伯邑考作为人牲,是商纣王有意为之,毕竟,伯邑考太优秀了,他让商纣王寝食难安,找个借口而已。

人牲制度是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王权   汤阴   敬神   君权   制度   商代   鲜肉   天帝   原始社会   狐狸精   长子   牺牲品   活人   宝物   祭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