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在做"躺赢梦"的国企们,不上进就是下一个华晨

打开市场换技术,是当初我们国家汽车工业刚刚兴起之时不得不选择的道路,于是全国各地的国企与国外品牌纷纷建起合资公司。

为了保护本土汽车工业,我国于1994年发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汽车产业开始实行"目录"制管理,要求外资在华生产销售汽车必须通过合资公司的形式展开,并提出"合资汽车公司外方占股不能超过50%"。

仍在做

不可否认,三十多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自主品牌目前占据了国内汽车市场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已经有多家自主品牌突破了技术壁垒,掌握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方面的核心技术,在智能网联和电气化方面更是做到了超越国外车企,甚至把国产汽车卖到了国外。

但是也有部分国企拿着上好的资源,却借着大树好乘凉一直靠合资公司输血过着"躺赢"的日子,自主品牌板块却羸弱不堪。当政策或者合资方一有变动,车企就会受到较大波及。

仍在做

比如华晨汽车就是其中之一。近日,华晨汽车被申请破产重整的消息,再度让2020年收官之际平地起惊雷。还记得上一次这家公司备受关注是因为在国家新政股比放开的情况下,合资方宝马调整股比结构至75%。

不管是被申请破产,还是合资公司的股比变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自主品牌板块的羸弱,一句话都是自己不争气"钱荒"闹的。

仍在做

华晨汽车曾在销量如日中天的时候,成为了宝马在华的唯一战略合作伙伴。这个标签,给了华晨汽车无限的风光,可是,当时有多风光,如今就有多悲凉。事实上,自2011年以来,华晨宝马每年贡献的净利润占比便高达94.9%至119.6%,也就是说,自2012年开始华晨汽车其它板块便处于亏损状态。长期依靠华晨宝马输血,华晨汽车逐渐沦落成了边缘品牌,完全丧失了自主研发的能力。

仍在做

华晨旗下的中华和华颂两个几乎子品牌已经"凉凉"。数据显示,华晨中华今年1-10月累计销量仅为6324辆。华晨汽车花50亿打造中华V7,今年1-10月份累计销量为387台,平均每个月的销量不到40台。作为冲击高端MPV市场的子品牌,华颂自2014年成立以来至今只推出了一款华颂7,售价高达30万,在市场上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因为其个位数的销量更是成为了业界的一个笑话。

仍在做

其实不论是中华V7还是华颂7,更像是一个东拼西凑的产品,最大的卖点就是搭载的宝马落后发动机,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事实证明,重整合不重技术是行不通的。消费者不是傻子,即使你的发动机上印上了宝马logo,中华就是中华它不是宝马。

事实证明,重整合、不重技术是行不通的。消费者不是傻子,即使你的发动机上印上了宝马logo,中华就是中华它不是宝马,即使你整车除了logo不一样,BJ90依然不是奔驰GLS。

有人把造车比作一场马拉松,速度不是关键,关键是谁更有耐心,去做那些耗时长、见效慢的事情。今天崛起的长安、长城、比亚迪、吉利、奇瑞等车企,没有一个不是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建立起了自己的研发体系的。

仍在做

虽然华晨汽车尚未到重整破产的地步,但是就此前曝出的财务情况来看,截止到10月底,华晨集团总负债为1328.4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1.4%。如果找不到救命的办法,离那一步也就不远了。当2022年股权交割完成,华晨汽车如何靠自己撑起未来,仍是个未知数。

但愿华晨汽车的经历也能鞭策国内一些还靠"躺赢"赚钱的国企们,不断寻求突破,只有自主品牌硬气了,才能在今后股比放开的大环境里不再受制于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国企   资方   宝马   羸弱   销量   中华   汽车工业   上进   傻子   发动机   板块   自主   品牌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