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中心,成都、西安优势明显,南京、武汉迎来强劲对手

如果有人问你,未来的城市发展什么最重要?你会怎么回答!

个人觉得,在城市综合实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科技跟人才肯定是重中之重。从之前我国的发展路径之中就可以窥见端倪,在经过粗狂式的经济增长之后,再想依靠产业规模持续发展已经不现实了,如果想要可循环的良性发展,产业升级跟创造新的产业已经称为必然。

深圳、天津、苏州这三个城市曾经是齐头并进的存在,在天津最高光的时候,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增速都超过了深圳,苏州也是一样,虽然没有超过深圳,但是紧紧跟上深圳的脚步还是可以做到的。

直到2020年,深圳已经远远甩开苏州跟天津,天津失速是因为固投下降,经济活力明显降低,苏州的落后则是因为前几年的产业转型跟升级,虽然苏州现在已经重新启程,但是想再次追上深圳,几乎没有希望了。

国家科学中心,成都、西安优势明显,南京、武汉迎来强劲对手

深圳已经保持了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为什么深圳没遇到天津跟苏州的困境?产业结构成了主要原因。当苏州沉迷代工模式,天津沉迷于高固投带来的高增长的时候,深圳就已经开始谋求产业升级,深圳也是从代工厂集中地变身成如今高科技公司扎堆的“中国硅谷”。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注重科技创新的作用,尤其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设立,更是让很多城市看到了为之奋斗的目标所在。

直到现在,我国目前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只有四个:上海、合肥、北京、大湾区。

上海跟北京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点都不奇怪,北京跟上海除了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两个城市,同时也是我国科教、科研实力最强的两个城市,拥有众多顶尖高校跟科研院所加持的北京跟上海,成为国家科学中心毫不意外。

国家科学中心,成都、西安优势明显,南京、武汉迎来强劲对手

合肥是第二个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合肥能够当选,首先得益于中科大,这所顶尖高校不仅为合肥带来了相对充足的高端人才,更是为合肥孵化出了中国高科技企业。

合肥几十年如一日的投资中科大也使得中科院把众多科研院所落地合肥,合肥的科学岛俨然成了我国的科研高地,核聚变、新材料、大健康等众多重点项目落地于此。

国家科学中心,成都、西安优势明显,南京、武汉迎来强劲对手

大湾区的申建成果则释放了明显的信号:那就是如果单个城市达不到申建标准,可以以都市圈或者城市群的名义联合申请,扬几家所长,共创伟业。

目前为止,备选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呼声最高的有南京、武汉、西安、成都重庆,杭州、济南等城市,其中成都跟重庆就是联合起来以城市群的名义申请的。

现在的四个国家科学中心分别位于华东、华南、华北地区,如果把合肥划为中部,那么四大区域都已经有了科学中心城市,几个大区中只有西北、西南、东南仍然欠缺。

西安不仅仅是西北地区的经济核心城市,西安本身的科教实力也是极强,如果西北地区会设置科学中心,西安绝对是首选。

西南地区同样如此,成都跟重庆一直都是西南地区的经济、政治、科教重心,尤其是两城联合申请的情况下,成功的机率远超其他城市。

国家科学中心,成都、西安优势明显,南京、武汉迎来强劲对手

东北地区高校林立,四大中心城市各个科教实力非凡,但是以单个城市来论,无论是沈阳、大连、哈尔滨或者长春,都跟西安、成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到目前为止,尚未看到东北城市联合申请的迹象。

目前位置,科学中心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三个城市群,分别是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

成渝作为我国第四大城市群,从这方面考虑,成渝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极大。

南京作为长三角的二号城市,南京本身的科教实力就出类拔萃,如果长三角想要继续提升创新能力,南京是避不开的一环。

国家科学中心,成都、西安优势明显,南京、武汉迎来强劲对手

武汉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同时也是中部地区核心城市,武汉的科教实力可以说是跟南京、西安不分伯仲,武汉如果入选不仅可以极大的提升武汉的科研实力,更是对中三角的凝聚力的加强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你觉得下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会是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西安   成都   南京   武汉   科学   国家   合肥   中心   苏州   天津   深圳   科教   强劲   综合性   对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