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部深圳的合肥,现在真的可以比肩南京、武汉、杭州了么?

如果说最近十年我国哪座城市发展速度最快,那么贵阳、合肥跟昆明等城市肯定榜上有名。2010年到2020年,增速前十的城市分别为贵阳(284.3%)、合肥(271.8%)、福州(220.8%)、成都(219.1%)、昆明(217.6%)、重庆(215.5%)、厦门(209.9%)、西安(209.1%)、海口(201%)、郑州(197%)。

其中贵阳跟合肥的增速名列第一梯队,虽然合肥的增速略低于贵阳,但是合肥的经济体量同样也远超贵阳,领先第三名的福州就近50%。

合肥这些年的异军突起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尤其是在去年,“风投合肥”的名声刷爆朋友圈,这才让一直低调前行的合肥第一次站在聚光灯下。

被称为中部深圳的合肥,现在真的可以比肩南京、武汉、杭州了么?


合肥:被称为中部深圳,我凭借的不是发展速度!

深圳是我国最成功的经济特区,从特区建立到超越香港、广州,深圳只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如今的深圳GDP虽然距离上海、北京有一段距离,但同样已经远超传统强市南京、武汉等。提起深圳,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发达,那么深圳为什么发达呢?

除了无与伦比的政策支持之外,深圳的产业结构也是深圳腾飞的关键因素之一,从最初的华强北到如今的华为,深圳的对外名片随时随地都在更新换代,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深圳的名片越来越高端,越来越有面儿。

合肥在产业结构上跟深圳极为相似,从2005年开始,合肥就确立了“工业立市”的方针,并且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一直坚持着此方针。在2005年以前,合肥跟郑州一直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县城,这对于一个省会城市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友好的调侃。

合肥城市面貌的崛起始于大拆大建跟向南扩展城市空间,三分巢湖之后,合肥第一次可以毫无顾忌地向巢湖周边扩展,直到如今,合肥从拥湖城市变成了通江达海的城市。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合肥从建立之初就鲜有重化工企业,为何?因为合肥那时候还是个标准的内陆城市,极度依靠水运跟铁路运输的重化工产业从来都是优先落户沿江城市,如武汉、九江、安庆、南京、宁波等城市,依托长江,这些城市在先天上就领先了一大票城市一截。很多人要问了,既然水路不畅,那么铁路呢?凑巧那时候的合肥被称为“铁路盲肠”,境内铁路少得可怜。

被称为中部深圳的合肥,现在真的可以比肩南京、武汉、杭州了么?


合肥产业的崛起得益于三方面

1:省内兄弟城市的慷慨贡献。

其中以蚌埠跟淮南为典型代表,作为安徽的老牌工业城市,蚌埠跟淮南都曾经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时期。顶峰时期的蚌埠在交通上下辖徐州、合肥、淮安等众多苏皖城市,在工业上也丝毫不逊色于现在的芜湖、扬州等城市。淮南同样如此,为了建设淮南,上海等发达城市曾经大规模地援建过淮南,直到现在仍然有着相当多的外省知青在淮南落地生根,淮南工业初步建成之后,淮南就成了华东区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城市,仅仅依靠煤炭,淮南就位列过全国前四十的工业重镇。

在安徽整体发展毕竟滞后的年代,企业是最先反应过来开始寻找出路的,蚌埠跟淮南的经济疲软不仅让市内重点企业搬迁至省外,省会合肥也捞着不少。如蚌埠的电子科技集团40、41所搬迁至青岛,中国兵器工业集团214研究所搬迁至苏州。

合肥的存在究竟是阻止了省内企业的外迁还是分流了蚌埠、淮南的重点企业,这点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被称为中部深圳的合肥,现在真的可以比肩南京、武汉、杭州了么?

2:投资入股有潜力的企业,吸引产业链落地合肥。

合肥在京东方转型关键期举步维艰的时候伸出了援手,不仅给钱给地,还给政策,依靠合肥的注资,京东方成功上马第六代生产线,这条生产线也成了京东方的生死分界线,之后的京东方一路高歌猛进,仅仅在合肥就设立了三天成产线。直到2020年,京东方在合肥的累计投资已超过2000亿。京东方在合肥的落地不仅仅弥补了合肥在显示产业上的短板,更是增强了合肥家电产业的凝聚力。

跟京东方类似的投资案例还有合肥长鑫、蔚来汽车等等,这些公司落地合肥之后都得到了巨量的政策支持,努力打造自身产业链的同时更是向着行业龙头的方向在前进。

被称为中部深圳的合肥,现在真的可以比肩南京、武汉、杭州了么?

3:自主培育的高科技企业也正在茁壮成长。

在几十年前,合肥敞开怀抱迎来了中科大,合肥不仅立下了“宁愿市政府停电也不能让中科大停电”的誓言之后,几十年后的合肥正在跟中科大一起分享着成功的果实。

科大讯飞就是脱胎于中科大的一所高科技公司,依托科大讯飞,合肥成功打造了“中国声谷”,在2020年,中国声谷的营收成功突破千亿,成为合肥重要的产业链之一。

不仅仅有科大讯飞这样已经成长起来的公司,像量子国盾这样有潜力但是仍然弱小的公司在合肥比比皆是,这些公司可能不能为合肥太多的税赋收入,但是他们是合肥的希望。

除了中科大,合肥的另一所高校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合肥工业大学。

支撑合肥汽车产业的不仅只有江淮、安凯、长安等企业,合工大在幕后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作为产业链最长的汽车产业,任何一个有基础的城市都不可能放弃这一产业,合肥同样如此。

合工大被称为汽车界的“黄埔军校”,不仅仅为全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汽车行业的人才,更是直接支撑起了合肥汽车产业的半壁江山。

被称为中部深圳的合肥,现在真的可以比肩南京、武汉、杭州了么?


那么,既然合肥这么牛,合肥现在就能比肩南京、武汉了么?

2019年,合肥营收最高的企业为886亿,第二名为合肥百大的563亿跟江汽集团的483亿。其中众所周知的京东方营收仅仅位居第18位,其他的蔚来汽车、科大讯飞、阳光电源等企业排名更加靠后。

这直接反应了合肥的高科技企业现在是多而不够强、有潜力但是未长成。

在传统产业落后于南京、武汉等城市的情况下,合肥想要追上这些城市与其在传统产业与之竞争,不如另辟赛道,依靠自己的科研创新优势转化成产业的优势。

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合肥可能依靠目前正在辛勤培育的企业进行弯道超车,但是现在的合肥想要超越南京、武汉仍然为时尚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合肥   南京   武汉   京东方   深圳   巢湖   淮南   蚌埠   贵阳   杭州   产业链   产业   工业   城市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