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一年多,为何既没人催收也没被起诉?内行人士道出实情

前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模式出现巨变。过去人们外出时必须携带现金,以保证在各方面的消费。而如今在外出过程中根本不需要携带现金,只需要一部手机,便可以出入各种各样的场合。随着移动支付的不断普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捷性,特别是各种网贷平台,都出现极大满足了消费者提前消费的需求。

如今,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消费过程中的必要支付方式,其中最大的受众者便是年轻人。在年轻群体中,使用移动支付已经变得十分普遍。

网贷逾期一年多,为何既没人催收也没被起诉?内行人士道出实情

▲手机支付

消费观念的改变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使用移动支付,除了这种支付方式有非常便捷的服务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超前消费的需求,通过移动支付可以直接连接互联网金融平台,这些平台提供众多网贷产品。比如支付宝花呗,这种网贷平台其实就是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的一种小额贷款。

使用花呗的过程中,很多人深有感触。无需担心钱刷不出来,只要是支持花呗的商户便可以满足消费需求。当下众多年轻人的消费观念都在发生巨变,受到强烈消费欲望的影响,不少年轻人刚刚踏入社会,在收入不高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消费欲望,选择网络平台的贷款。

网贷逾期一年多,为何既没人催收也没被起诉?内行人士道出实情

▲蚂蚁花呗

过去多年发展过程中,银行贷款一直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只是选择银行贷款,需要提交很复杂的手续,也不一定能够完成审批。银行在贷款流程审查方面是非常严格的,大多数年轻人无法达到贷款标准。

在这样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平台应运而生,这种应用平台是借助于高额利息揽存的服务,再将储蓄户的存款通过小额方式满足年轻人的贷款需求,从中赚取利润差价。

网贷逾期一年多,为何既没人催收也没被起诉?内行人士道出实情

▲个人贷款

鱼龙混杂的网贷平台

很多消费者认为网络贷款平台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捷性,能够满足当下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同时还可以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借助于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获得更高的存款利率,为这么多年轻人提供了不错的理财选择,再加上这一行业的蓬勃发展,有效增添了就业岗位。从这些方面来看,网贷平台的出现确实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网络贷款平台也是如此。

近些年来不断被爆料出的各种关于网贷平台的恶劣事件,让人们不得不对网络贷款平台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因为在现实中有不少年轻人为了满足提前消费的欲望而过度贷款,最终身陷网络贷款的泥潭之中。当他们在网贷平台贷款之后,无法及时还款,从而影响到一个人的征信。在使用网络贷款的时候,有一些贷款者认为,已经逾期一年却没有受到任何关注,这种现象是不是很反常呢?其实,网络贷款平台处于一种鱼龙混杂的状态,许多网贷平台能够产生很高的利润,但是平台是没有信用报告。大多数情况下会采用十分暴力的方式催债。

网贷逾期一年多,为何既没人催收也没被起诉?内行人士道出实情

▲网络贷款

逾期不还的代价

如果通过网络平台贷款逾期却没有接到相关通知的情况下,就可能是因为网络平台受到了逾期金额太大,导致平台无力承担,根本无暇顾及一些小额贷款的用户。一旦发生这种情况,网络贷款平台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将平台正规化,通过征信系统的方式,将债权转让出去。如此一来就会导致欠钱不还的人名单永久地出现在征信名单之上。

网贷逾期一年多,为何既没人催收也没被起诉?内行人士道出实情

▲网络贷款

通常来说借款人还清账款之后,大多数需要5年才可以从征信名单中移除。因此,这些网络贷款平台在转让债权后,贷款者所欠的钱就是债权人的钱,不再是属于网络贷款平台,而贷款者需要恢复信用的话,必须要将借款全部偿还,而且还必须要求消除征信。

网贷逾期一年多,为何既没人催收也没被起诉?内行人士道出实情

▲征信

总结:

尽管通过网络贷款平台可以很容易地满足消费需求,但是在使用这些网络平台时,必然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现象,尤其是逾期不还,更会导致贷款者出现在征信名单上,甚至永久地待在这个名单之上,严重影响一个人的信誉。如果在欠钱的情况下,网贷平台并没有上门要求偿还,也并不意味着网贷平台已经忘记了你的贷款,因为这些贷款平台并非慈善机构。在使用网络贷款服务时,必须要小心谨慎,不要因为满足一时的消费,便可肆意的欠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鱼龙混杂   内行   巨变   实情   债权   便捷   贷款   现金   小额贷款   欲望   年轻人   人士   需求   名单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