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子说:如何让你的门头引起路人超高的回头率

关注徐公子,创业不迷路。

徐公子说:如何让你的门头引起路人超高的回头率


你知道什么是好的门头设计吗?你知道如何设计一个引人注目的门头吗?

为什么麦当劳的门头那么醒目?为什么有些门头让你过目不忘?


如果你不知道答案,请听徐公子来分享。



不要在电脑上看设计

要到街道上去看

做设计

是解决经营问题的商业设计

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艺术创作


所有的设计都要以终为始,要从商业竞争环境出发去做设计。所有的商业设计都不是在电脑屏幕里,不是在聚光灯下,也不是在美术馆里出现,而是在商业环境中出现。

商业环境最重要的环境就是商品陈列的环境,就是货架。货架思维,是要从商品陈列的货架、从商品所处的信息环境出发去做设计。

好的设计要在货架上获得陈列优势

快销品的货架在超市、 APP的货架是手机屏幕,对于一家餐厅而言,街道、商场就是它的货架,他的店面、招牌就是包装。


货架思维,就是要走到货架前,基于商品信息所处竞争环境,从三现主义出发进行设计。三现主义,是丰田生产方式的思想,即现场、现物、现实,解决问题要走到现场、点检现物,观察现实。

现场是空间。观察现物,现物是前后左右都有什么东西。现实是时间轴,记录从早到晚都发生了什么事。




招牌设计,实际上就是设计街上人流进店购买的全流程,运用“流量转化原理”在所有流程提升转化率。


货架思维是把一切都看做销售的货架,不仅是超市里的货架,网页也是货架,而对于一个门店来说呢,街道就是货架,店头就是包装。


招牌设计是为了在街道上获得陈列优势


包装设计,是为了在货架上获得陈列优势,提高销售效率。门店的店头设计,就是要让店面在街道货架上获得陈列优势,提高销售效率。



在街道这个现场,我们观察这现场的现物,就是城市建筑森林的环境,周边的店铺,和来来往往的人流。


而现实呢,就是这来来往往的人流,有多少人注意到了这街上有你这间店!我们每个人都有在街上行走的生活经验,你能注意到这一条街上的几间店吗?

招牌设计要围绕流量转换环节来思考

顾客的旅程,就是看见了这间店——停下来——走进来——购买——体验——离开——传播给他人。我们的设计,就要围绕这个流量转换环节来思考:

(1)路过的人有多少人看见

(2)看见的人有多少人停下步伐

(3)停步的人有多少人走进门店

(4)进店的人有多少人购买,购买多少

(5)购买后使用消费的人获得了什么值得回忆、谈论的体验

(6)使用后的人有多少会向其他人推荐,他们推荐的时候说什么


上面说到“路过”,那什么算路过呢?是在店门口走过算路过?还是在街对面走过也算路过?还是远远的垂直街道十字路口斜着走过也算路过?开车飞驰而过算不算路过?

这几种情况都算路过,开车飞驰而过也算,他今天在车上看见了,明天他就可能来消费。

总之,你能把“路过”的范围扩展到多大,你的流量就有多大。我们付出店铺租金,买的就是这条街的流量。但是,由于设计思维的差异,我们把“买到的流量”转换为“看见”的转换率差距却很大!这也就会导致经营的结果也有很大差距。

如何提高被看见的几率

那么,如何扩大从“路过”到“看见”的转换率呢?我们总结了五大原则:

(1)招牌要醒目;

(2)招牌要大;

(3)招牌要多;

(4)招牌要亮;店内灯光也要亮,不要不舍得电费,招牌最好还能闪耀动起来;

(5)招牌上的字体要粗大。


这个道理,可以说再简单不过了,几百年来的生意都是这么做的,越是成功的企业,越懂得把它运用到极致。





至于招牌上的字体要大呢,和招牌要大是一个道理,也是再简单不过的。把这做到极致的是,绝味鸭脖。他的字体撑到和招牌一样宽,完全不留余地。



所以,招牌上字体大小的标准,就是尽量充满招牌全部空间,不留白。


“不留白,不是太难看了吗?”这种说法,就是没有“三现主义”的观念,你只是在电脑上看设计,而不是在街道环境中看设计,整个大楼,整个街道,不都是你的留白吗?


要理解这个道理,最简单的例子是去看足球场边的广告牌,你看看所有的字体是不是都把广告牌撑满?因为整个球场都是你的留白啊!那些不懂得这个道理的,没经验的,他的广告就吃亏了。




信息一定要少,字体一定要大。多少世界名著都是在作者死后多年才为世人所知?而其中唯一的原因,说起来真可怜,就是因为不懂得视觉传达,不懂得封面的商业设计。



传播的基本原理,是刺激反射,我们发出刺激信号,谋求顾客的行为反射。这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1)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射行为。

(2)刺激信号的能量越强,则行为反射越大。



在电视广告中,要反复出现包装,在平面广告中,要把产品放大。这是最天经地义的事,但是,为什么那么多广告,把产品小小的放在右下角呢?小到几乎看不见,其实那设计师恨不得把那产品扔掉,只剩下他的“创意”,那他就最满意了。

在电视广告中,大声喊出品牌名,那就低端了。最后只把LOGO闪一下,时间尽量短,而且一声不吭,那就高端了?

总之大声叫卖就是低端,不让你看见,不让你听见,你爱买不买,我就高端了?最高端的饭馆是什么呢?是没有招牌的,你找不到的,没有会员介绍,你都进不去的。


下面举个傣妹的例子再加以说明。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街道就是货架,门店就是产品,店招就是包装,让包装会说话,与消费者快速沟通,并把自己卖出去。


所以把动态的LOGO应用到门头上,创造惊鸿一瞥的视觉效果,降低被发现成本、被识别成本,从而一举成为整个街道的明星。


打造傣妹超级门头的关键点


1)LOGO上门头,孔雀开屏动态展示。

人是视觉动物,对运动的东西远比静止的东西更敏感,我们把傣妹孔雀开屏的LOGO以动态的形式放在门头上,消费者在老远处就会被我们的门头吸引、驻足。

而且闪动的店招的具有可描述、可传播性,极大降低了门店的传播成本。


2)用色如用兵,占领整个街道。


颜色的记忆成本远远低于文字成本,铺满颜色的门头,让人远远的就能看到注意到门店,也许他看不清字,但是靓丽的傣妹中国红照样能锁住顾客的眼球,让门店成为整条街最亮的星。


留言发表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转换率   回头率   货架   反射   公子   招牌   路人   流量   道理   街道   思维   字体   成本   现实   优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