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重大项目有哪些?2021年西藏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汇总一览

西藏地域广阔,总面积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卢森堡5国面积的总和,而且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的美称,还有4000多公里的国界线,与南亚诸国为邻,是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2020年西藏GDP增速全国排名第一位,人均GDP达到了54208元,全国排名第22位,超过了同属西南板块的云南、贵州和广西。经济发展通常与重大项目建设息息相关,2021十四五开局之年,西藏公布了重点工作方向和182个重点公路交通项目,一季度开复工61个项目,增加农牧民劳务收入1090.53万元。

西藏重大项目有哪些?2021年西藏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汇总一览

一、西藏重大项目发展的有利条件

1、西藏的区位和人口

西藏简称“藏”,首府拉萨,位于我国西南板块,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藏总面积为122.8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二位,仅次于新疆,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卢森堡5国面积的总和。

西藏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南部和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家及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是连接东亚、北亚和南亚、印度洋地区最直接的陆路通道。

西藏自治区下辖6个地级市(拉萨、日喀则、昌都、林芝、山南、那曲),1个地区(阿里地区),8个市辖区,66个县。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藏总人口为364.81万人。

2、西藏GDP发展

2020年全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902.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0.65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798.25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953.84亿元,增长1.4%。总的来看,2020年西藏经济运行稳定恢复,持续向好,“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虽然2020西藏GDP总产值全国排名最后一位,但GDP增速却是全国排名第一位,人均GDP为54208元,全国排名第22位。

2020年西藏地区GDP总产值、人均GDP分别比2015年增长52.6%、40%。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2020年西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40777元、14583元,分别是2015年的1.6倍、1.8倍;教育、卫生、社保和就业等五年累计投入2470亿元,比“十二五”增长98.3%。

(1)农业总产值233.5亿

全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3.5亿元,比上年增长7.9%;粮食产量103.96万吨,“十三五”期间连续5年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其中青稞产量79.50万吨;牛存栏624.02万头,增长0.3%;生猪存栏50.15万头,增长61.0%;牛出栏139.05万头,增长1.1%;生猪出栏14.21万头,增长12.6%;猪牛羊肉产量27.79万吨,增长0.1%;奶类产量49.17万吨,增长5.4%;蔬菜产量84.36万吨,增长8.9%。

(2)工业增加值增长9.6%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增速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4.4%,股份制企业增长5.7%,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长21.0%,非公有工业增长10.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2.3%,制造业增长6.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增长,铜、铅、锌金属含量分别增长24.8%、97.7%、44.4%,中成药增长25.9%。全区发电量87.09亿千瓦时,增长4.1%;实现调出电量18.14亿千瓦时,增长4.9%。

(3)服务业产值143.42亿

去年1至11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43.4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1%,降幅较1至10月收窄1.6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40.20亿元,下降34.1%,降幅较1至10月收窄2.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118.6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4)旅游收入超366亿元

全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3505.0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2.6%,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2个百分点;实现旅游收入366.42亿元,下降34.5%,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2.4个百分点。完成货物运输量4093.13万吨、货物周转量156.96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6%、1.2%,比前三季度提高2.3、1.0个百分点;完成客运量1215.96万人、旅客周转量85.29亿人公里,分别下降35.8%、34.7%,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5.2、6.0个百分点。

西藏重大项目有哪些?2021年西藏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汇总一览

3、综合发展优势

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疆,与印度、尼泊尔等国接壤,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历史上就是中国与南亚各国交往的重要门户。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以来,西藏面向南亚开放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在设施联通方面,西藏近年来积极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联接中尼边境贸易的吉隆已建成国际性公路口岸;中尼两国签署跨境铁路合作协议,“兰州号”南亚公铁联运国际货运列车和粤藏中南亚班列已累计开行12列;中尼陆上跨境光缆开通,尼泊尔正式接入中国互联网服务;西藏航空企业在尼泊尔投资组建喜马拉雅航空公司,目前已开通4条国际航线,打造了一条跨喜马拉雅“空中走廊。

在贸易畅通建设方面,西藏近年来成立南亚标准化(拉萨)研究中心,探索设立拉萨综合保税区,启动中尼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鼓励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投资合作项目,累计投资额达到2.8亿美元;乃堆拉中印互市贸易迎来突破性增长,2018年西藏进出口贸易额实现48亿元,其中边民互市贸易额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了1.8倍。

在合作交流方面,近6年西藏已成功举办4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环喜马拉雅“一带一路”合作论坛、南亚标准化论坛等国际交流活动,同时积极组织代表团参与中国西藏文化·加德满都论坛等境外活动,拉紧了西藏自治区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友谊纽带。

西藏重大项目有哪些?2021年西藏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汇总一览

二、2020年西藏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1、2020重点项目开复工和投资情况

西藏2020年度共安排188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881.1亿元。1-7月开展前期工作项目25个,开复工143个,完成投资935.5亿元。

世纪性工程大推进。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全线贯通,结束了全国市级电力孤网运行的历史。川藏铁路全线开工,拉林铁路铺轨全面完成,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两个新时代标志性工程将使西藏与祖国内地联系更紧密。

城镇基础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3.3%,投资完成率较好,成绩斐然。教育科技、对口援藏、能源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7.6%、63.9%、60.8%,项目持续推进态势较好,达到序时进度。但是农牧业、社会管理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3.3%、12%,与既定目标任务差距较大,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其中,交通项目79项,开展前期工作项目8个,开复工61个,年度计划投资537.59亿元,1-7月完成投资223.12亿元;能源项目27项,开展前期工作项目15个,开复工12个,年度计划投资212.1亿元,1-7月完成投资128.89亿元;水利项目10项,开展前期工作项目1个,开复工9个,年度计划投资52.66亿元,1-7月完成投资18.72亿元。

城镇基础项目5项,开复工5个,年度计划投资151.04亿元,1-7月完成投资140.88亿元;脱贫攻坚与灾后重建项目3项,开复工3个,年度计划投资117.79亿元,1-7月完成投资48.63亿元;农牧业项目5项,开复工2个;生态环境项目7项,开复工4个;教育科技项目7项,开复工7个;卫生健康项目4项,开复工4个;文广体育项目13项,开复工12个。

社会管理项目10项,开复工9个;产业发展项目15项,开展前期工作项目1个,开复工12个;招商引资项目1项,已开复工,1-7月到位资金271.6亿元;对口援藏项目1项,已开复工,1-7月完成投资30亿元;市(地)预算投资项目1项,已开复工,1-7月完成投资22.72亿元。

西藏重大项目有哪些?2021年西藏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汇总一览

2、十三五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公路通车里程11.7万公里,较“十二五”末增长50%。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688公里,是“十二五”末的18倍。拉萨至林芝、贡嘎机场至泽当、日喀则机场高等级公路通车运行,那曲至拉萨、拉萨至日喀则机场、拉萨至泽当高等级公路加速推进。铁路运营里程954公里,比“十二五”末增加253公里。

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工程建成投运,日喀则至吉隆、滇藏、新藏铁路和青藏铁路电气化改造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国际国内航线130条、增长1倍以上,通航城市61个、增长50%。林芝米林机场、昌都邦达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投用。隆子、定日、普兰支线机场开工建设。客运班车连起千村万户,区内航班对群众实行最优惠票价,团结线、幸福路极大便利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

水利设施日益完善。旁多、拉洛水利枢纽并网发电、灌区通水。湘河、雅砻、恰央水库全面建成或实现截流。60条重点河流流域综合规划全面推进。68个重点灌区与节水增效工程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新增73万亩。防洪抗旱能力持续加强,初步结束了西藏完全靠天吃饭、靠自然抗旱调洪的历史。

能源保障日益完善。区内电网联为一体,主电网覆盖74个县(区),供电人口330万人,比“十二五”末增加111.5万人。全面完成“三区三州”农网改造升级,解决67.2万人用电问题。建成和在建电力装机1020万千瓦、增长1.6倍。

信息化设施日益完善。五年落实中央预算内信息化基础设施投资31.3亿元,增长2倍多。“一网一云一中心”信息化架构体系基本建成。移动信号覆盖A级以上景区,5G信号覆盖七市(地)所在地。首个云计算中心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首条计算机整机生产线落地建成,填补了西藏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空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超过300家,数字经济规模突破330亿元。

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创新推出“冬游西藏”,旅游人次和收入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目标,分别是“十二五”的2.3倍、2.4倍。农牧民参与乡村旅游就业8.6万人,年人均增收4300元。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234家,产值超过60亿元,年均增长15%。

培育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澜沧江和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建设顺利推进,瓦托、金桥、加查水电站投产发电。24个扶贫光伏项目实现并网。累计外送电力63亿千瓦时,实现了西藏电力从紧缺限电到富余输出的历史性转变。

边境发展取得新进展。高标准建成604个边境小康村,新建改建边境公路130条、3080公里。建制村通光纤率、4G信号覆盖率均达99%,206个边境地区产业项目全部开工。

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五年实施各类城镇保障性住房23万套,完成棚户区改造及设施配套13万套。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大幅增加,绿地率达35.3%。新增供暖面积1100万平方米,又有14个县城供上了暖气。建成79座供水厂,城市供水普及率提高9.8个百分点,城市管网全面建成。城镇化率从27%增加到32%。以拉萨为中心、地区城市为节点、县城为基础、具有西藏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在青藏高原稳步推进。

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完成1836个村庄规划。建成225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增14个国家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改造户用卫生厕所27万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8万公里,基本实现了乡镇、建制村通客车,建制村通邮率100%。实现了从水桶到水管、从油灯到电灯、从土路到油路的进步,农牧民获得感全面提升。

援藏省市和中央企业实施援藏项目近2000个,累计落实资金224亿元、增长57%。创新开展“央企助力富民兴藏”“央企助力西藏脱贫攻坚”活动,累计投入资金1047亿元。

西藏重大项目有哪些?2021年西藏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汇总一览

三、2021年西藏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汇总一览

1、2021年西藏重点工作方向

文化建设项目。编写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读本和教材。开展“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申遗工作。提升基层文化设施服务功能,建强100个村级群众性文化示范阵地。深化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塑造,建成市(地)、县(区)融媒体中心,启用西藏文化广电艺术中心,实施优秀历史文化“润边”纪录片创作传播工程。弘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建设吉隆大唐天竺使出铭等10个以上历史陈列馆,提升改造察隅英雄坡等10个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民族团结建设。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实施“五大工程”。启动编纂《民族团结进步百科全书(西藏卷)》。打造“互联网 民族团结”交流平台,建成18个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站。鼓励支持内地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和涉农企业到西藏创业兴业。开展“多民族和谐街道、社区、家庭”典型评选。

科技创新建设。深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深度参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加快青稞及优质特色畜禽良种繁育推广。全力推进拉萨青藏高原科学研究中心建设。协同推进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藏医药研究中心、林芝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西藏高原生态安全联合重点实验室、一流藏医药科研平台、西藏天文馆和西藏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促进成果转化应用。设立“科技人才计划”,实现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总量增加4500人,建设拉萨数字经济集聚区。

交通设施建设。确保全年落实中央投资50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建成那曲至拉萨高等级公路,加快拉萨至日喀则机场高等级公路、S5拉萨至山南快速通道建设,推进G318西藏段改造升级,加快建设昌都至邦达机场段高等级公路,开展京藏高速那曲至青藏界段前期工作,全力做好川藏铁路建设服务保障。确保拉林铁路建成投运,让“复兴号”动车上高原,开启西藏高铁时代。

区域一体化建设。发挥拉萨首位度作用,打造五城三小时经济圈。推进拉萨山南一体化,加快建设山南雅鲁藏布江沿江百亿产业走廊和沿江百里生态走廊。加强藏中与日喀则设施联通,夯实日喀则面向南亚开放前沿的基础。将林芝建成全国知名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和康养基地。巩固阿里、那曲生态功能地位,促进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建设。推进农业高质高效,新开发20万亩以上集中成片的基本农田,实施200万亩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20万亩,确保青稞产量稳定在80万吨以上。实施30万头(只)畜种改良工程,确保肉奶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推进乡村宜居宜业,加大乡村规划建设,打通水电路讯网入户“最后一公里”,建设数字乡村,推广可再生能源替代和节能采暖,实施100个美丽宜居、休闲宜业、干净整洁村庄示范试点。

高原生物基地建设。持续推进青稞、牦牛深加工转化。加快建设无公害蔬菜、高原水果等五大基地,高标准建设青稞、牦牛、藏猪、藏羊、茶叶等产业基地。建好江孜等重要青稞良种基地,加快雅江雪牛等特色农畜产品推广营销。

文旅资源开发。通过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力争完成100亿元以上。推出“天湖之旅”“边境之行”精品线路,建设G219旅游大通道。启动实施“文创西藏”新业态培育工程,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红色旅游。新增航线20条,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600万人次。

清洁能源建设。能源产业投资完成235亿元,力争建成和在建电力装机1300万千瓦以上。推进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千万千瓦级水光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进格拉油气管道改扩建,推进青藏铁路电气化改造。加快统一电网规划建设,推进藏中电网500千伏回路、金沙江上游电力外送、川藏铁路建设电力保障、青藏联网二回路电网工程。全力加快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

大力发展绿色工业、高新数字产业、边贸物流产业。加快建材、铜锂矿、天然饮用水、皮革毛纺加工等绿色工业发展,建设面向南亚开放的国际通信出入口节点,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数字西藏、智慧西藏建设,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畅通商贸流通堵点,发展边贸物流产业。

持续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积极衔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人员流动的协同对接。依托援藏省市和央企优势,畅通产销链条。做大做强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藏青工业园区和日喀则等各级各类开发区,力争园区工业产值增长20%以上。

积极建设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争取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年内获批建设。提升樟木口岸货物通道功能,推进亚东、陈塘(日屋)口岸开发开放,加快里孜口岸建设,拓展拉萨国际航空口岸功能,加快阿里昆莎国际口岸建设前期工作。推进中尼友谊工业园建设。

教育设施建设。建设8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扩大内地西藏高中班办学规模。推进“互联网 教育”国家示范区建设。实现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

医疗设施建设。推进健康西藏17个专项行动,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和医联体。推进基层巡回诊疗,改革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互联网 医疗健康”覆盖到乡镇一级。推进藏药标准三年行动计划,扩大健康茶供应。

惠民设施建设。实施高原生态暖房和城镇供氧工程。推进36个城镇老旧小区和5432套城镇棚户区改造。探索建立长租房机制,建设各类周转房1万套、保障性住房2406套,改善公安干警、教职员工、青年职工等群体住房条件。

基础生态建设。编制实施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研究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强国门生物安全监管。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西藏片区规划建设,进一步做好珠峰、羌塘国家公园申建工作。稳步推进飞播造林试点,开展海拔4300米以下“四旁”植树,完成造林110万亩。扩大应用新能源汽车,推广绿色建筑建材和绿色建造。

深入实施重大生态工程。深化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持续推进“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加强重点流域水生态保护,推进雅江中游索朗嘎咕至桑日河段生态综合整治工程前期工作。扎实做好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

强化边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边境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制定实施边境地区村镇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边境地区道路交通体系,加快推进主电网、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加快实施边境县城供暖工程,优化公共服务和管理机构布局。

西藏重大项目有哪些?2021年西藏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汇总一览

2、2021年西藏计划实施公路交通建设项目182个

2021年,西藏全区计划实施公路交通建设项目182个,1至3月开(复)工61个,开复工率达到33.5%,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人数1712人,增加农牧民劳务收入1090.53万元。

G4218拉萨至日喀则机场段公路新改建工程拉萨段项目指挥部负责人介绍,为保证项目顺利推进,项目指挥部根据合同工期总体进度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了2021年度施工计划,于2020年底提前准备相应的机械设备和材料。目前水泥、钢材、砂石料、自动液压爬模、火工品等物资均能满足施工需求,无停工待料现象发生。已进场各类机械设备503台(套),特殊设备已从内地提前组织,并按当地规定进行消毒处理,目前各工点施工正常。据介绍,G4218拉萨至日喀则机场段公路新改建工程(中间段工程)拉萨段由自治区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心管理,该中心管理的43个项目已于3月底前全部复工复产。

据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自治区卫生部门对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的要求,全区公路建设单位严格执行防疫工作政策,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健康监测,确保疫情不进工地、不进西藏。

3、2021年拉萨将大力推进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和重大项目建设

2021年,是“十四五”工作启动之年,拉萨市水利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保护生态为前提,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大力推进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为拉萨水利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做出努力。

拉萨作为西藏的首府城市,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总面积2.95万平方公里。2019年,拉萨市水资源量为81.40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25.6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0.9万立方米。

拉萨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西藏自治区关于加快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的意见》(藏政发〔2014〕104号)精神,拉萨市开展了《拉萨市天然饮用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对全市3区5县21个水源进行了水质、水量分析,确定9个水源点可作为开发利用,并通过市政府审批。

2014年以来,拉萨市共建成投产天然饮用水开发企业13家,办理取水许可13家,完成天然饮用水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查17家,全市天然饮用水开发生产设计产能合计314.621万吨,审批取水量合计440.35万立方米。

西藏重大项目有哪些?2021年西藏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汇总一览

4、2021年江苏援藏项目暨曲水县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

2021年,江苏援藏将安排3.96亿元资金、72个项目,涵盖拉萨市交通出行、供氧供暖、安全饮水、生态环保等方面,重点打造“溪桥工程”“幸福路工程”“乡镇邻里服务中心”等民生品牌项目,确保80%以上援藏资金用于基层和民生。

江苏援藏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共安排资金19.2亿元,实施项目186个,实施了一大批补供应链、强产业链、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项目,打造了一大批群众欢迎、富有特色、具有推广价值的民心工程,有效巩固提升了对口区(县)脱贫攻坚成果,明显改善了城乡面貌和公共服务,有力推进了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快速提升了综合经济实力。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也是江苏“十四五”援藏规划的开局之年。“十四五”期间,江苏援藏将安排21.6亿元项目资金用于拉萨市智力支援、产业支援促进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文化教育支援五个领域。

4月初,2021年江苏援藏项目暨曲水县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仪式在曲水县举行。2021年江苏援藏项目的实施,将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为拉萨城乡统筹发展、产业提质增效、市场繁荣稳定发挥引领作用。

此次开工仪式在曲水县举行,在江苏泰州市委、市政府和江苏援藏前方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曲水县计划实施援藏项目12个、计划投入资金8084万元。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集中展示了曲水县项目推进的良好态势,也充分体现了江苏援藏前方指挥部和曲水县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奋勇争先的决心和信心。

27年来,江苏已累计投入援藏资金56.3亿元,实施援助项目657个,对口援藏让江苏和拉萨人民群众“同饮一江水,共叙苏拉情”,帮助拉萨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产业发展,改善城乡面貌,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以上就是关于“西藏重大项目有哪些?2021年西藏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汇总一览!”的相关介绍,希望小编的整理会对你有所帮助。融建网-建筑工程造价行业材料价格查询服务平台。融建网专注于工程领域成本控制、工程预决算,为建筑工程行业同仁提供人工询价,材料价格信息大数据查询、全国各地市信息价查询、水泥、混凝土、钢价查询,全过程材料价格咨询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西藏   吉隆   拉萨市   那曲   林芝   日喀则   曲水县   南亚   拉萨   重大项目   江苏   重点项目   边境   重点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