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女子被63岁大爷骗了179次,5年后才报警的警示意义

安徽蚌埠,六旬男子张某欲在蚌埠租房开饭店,房未租成却与女房东成为朋友,后编造出老婆死了、儿子出车祸、媳妇怀孕上吊等狗血剧情,陆续向对方“借钱”179次,从未还过钱,在五年时间里累计诈骗金额达273万余元。张某已被检察院批准逮捕。

有时候,诈骗就是这么轻松,依靠亲人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恋人之间的爱情,再加上一定时间的观察,诈骗团伙就会慢慢渗透到你的生活当中,而你确毫无察觉,当你反应过来时,你已经被骗走很多东西了。

善意”就像社会的益生菌,可以通过传播、传递等方式,发酵产生良善社会的芬芳气息。善意被欺骗、被背叛,将导致良性循环被破坏。此即“莫欺人善、莫负人心”的意义所在。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分子利用社会善意实施诈骗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本案借钱“求助型”诈骗。此类犯罪虽小,但其危害不仅表现在侵犯公民财产权,更在破坏社会善意弘扬,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要坚持惩防并举的治理模式,守护人们心中的“善意”,维护社会的秩序。

一是依法严惩

在我们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遭遇困难,这就需要大家互帮互助。张某诈骗案中,在他人“有困难”之时伸以援手,这些普通人的善意构筑成了社会的温暖。当善意被辜负、被犯罪分子利用时,必须通过法律及时矫正。司法机关通过对张某依法严惩,既希望张某认识到自身行为之潜在危害,更希望善意能够及时得到呵护,在社会中不断传递、延续。

二是提高防骗意。案发经过提示我们,在面对陌生人求助时,应尽量核实求助者的真实身份和联系方式;无法核实身份,可以借助拍照留存对方身份特征;现金尽量要求提供收据。这样既能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者,又能有效防止求助型诈骗,为日后司法机关惩处该类诈骗犯罪分子留下充足证据。

今天就教教你如何反诈骗。

安徽女子被63岁大爷骗了179次,5年后才报警的警示意义

安徽女子被63岁大爷骗了179次,5年后才报警的警示意义

安徽女子被63岁大爷骗了179次,5年后才报警的警示意义

安徽女子被63岁大爷骗了179次,5年后才报警的警示意义

安徽女子被63岁大爷骗了179次,5年后才报警的警示意义

安徽女子被63岁大爷骗了179次,5年后才报警的警示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蚌埠   互帮互助   良善   人心   财产权   犯罪分子   时有发生   司法机关   收据   安徽   大爷   善意   年后   困难   意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