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四川是我国地震高发省份

四川是中国地震多发省区之一。

根据对全国M≥6级地震次数的统计,四川的地震活动仅次于台湾、西藏、新疆和云南,居全国第五位。统计资料表明,仅在1900年~1990年的90年间四川境内就发生里氏5级以上有破坏的地震174次,平均每年发生5级地震2次,每10年发生7级地震1次。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四川地震分布图,密密麻麻的红点

四川地震活动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强度大,频率高,面积广;

二,强震大多沿活动性断裂分布,总体表现为西强东弱;

三,均属浅源地震,即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其中大部分在10~30公里之间。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源深度在10~20公里之间。明白地震原理的都知道,震源越浅,地表的破坏就越大。对应的地震名词就是烈度,汶川地震的烈度达到了11度,在100年来全球陆地地震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给我国造成了绝大的影响,对当地几百万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川西地震,破坏严重


四川省处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西部三个州在板块上属于青藏高原,东部大部分属于四川盆地。两地高差极大,其中贡嘎山到大渡河谷之间的高差超过6000米,地质应力集中。因为印度板块推挤青藏高原向东北移动,给地层坚固的四川盆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地质学上叫做“薄皮逆冲”。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地质应力之薄皮逆冲

“薄皮逆冲”是造山运动理论基础之一,在四川盆地与西部高原之间,地底下约10公里有一基底滑脱面,由脆弱岩层组成,因为相对周围岩层较软,所以此面很滑。当板块作用力来临时,上方的地层最被剥离而挤成一团,使得地层沿着一系列断层错动,一层盖着一层,成为覆瓦状构造。最简单的形容,当我们捏着皮肤时,皮肤会与骨头分离而起皱,这是薄皮(肤)名称的由来,薄皮是比较容易受到作用而变形的。

由于高原在西,盆地在东,所以在“薄皮逆冲”的作用下,四川西部的山脉绝大部分都是南北走向,且经常处在不稳定的状态,内部形成多条断裂带。由于强烈挤压导致多次地震,山体地质结构破碎,极容易形成山崩泥石流灾害。如果遇到持续大范围暴雨,会带来更加严重的次生灾害。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地震造成的山崩泥石流

21世纪以来,头二十年,全球大地震已经带走了几十万条人命。而我国地震的给四川省造成的损失同样是巨大的,教训也是惨重的。

减少地震损失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加强预防。虽然我国在70年代两次成功预报了地震(辽宁海城地震和四川松潘地震,但是这两次地震前震明显,各项大地震前的征兆非常多,算是特例),但是大部分没有前震或者征兆不足的地震还是完全没有把握的。世界各国防震减灾的办法很多,但是有效的很少,特别是“地震云”,那就是无稽之谈,看手相都比这个靠谱。切实有效的抗震办法还是老老实实加强地质结构调查,尽量避免在地震带上建设高大建筑物,加强建筑结构改良。对于地质环境存在严重风险的地区,就学习北川和陕南的经验,开展大规模易地搬迁。

高科技也在近年被应用于地震防控——由于光速远超声速,所以近年来,四川通过光纤信号传递地震波信息,对震中、地震周边提供倒计时警报,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地质人员调查断层分布

对于震后区域,要加强地质调查,对于潜在的地质灾害高发区,进行预警工作,特别是长期雨雪或者暴雨天气,预防山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四川重庆地区的断裂带系统

地质和地震工作者根据地震分布、活动特点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特别是地震与活动性断裂带的关系,将历史上的四川地震活动面貌大体划分出以下六个主要地震带,都分布在四川西部。统计这些地震带上的地震,对于研究地质变化和防震抗震工作是有重要意义的。

本文共统计四川发生的7级以上的地震26次,从公元814年开始。由于四川历史上战乱频繁,并且多次因为战乱人口减少到几乎绝迹,因此绝大多数的四川地方志都散失了,从814年至1630年之间四川似乎有记载的大地震只有4次,事实上应该远远不止。1800年之后四川的地震在统计上似乎大幅度增加,这也不会是地震真的增加,因为1700至1800是四川人口增长的高速期,1800年之后,四川各县的方志渐渐健全起来,可以查找的资料充足了。以下就是各地震带7.0级以上地震的统计报告,数据不一定周全,但是也是山人尽力为之了。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地震主要沿地震带分布

四川地震统计(一)

康定-甘孜地震带,又名“鲜水河地震带” 9次 

这是四川地震史上的一条最长最活跃的地震带。康定就是原西康省的首府,康定情歌的发源地。该地震带它西起甘孜东谷北,向东南延伸,经炉霍、道孚、康定,南达石棉,长约400公里。地质构造上的鲜水河断裂、乾宁—康定断裂、折多塘断裂及石棉断裂便分布在这里。历史上这条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震级大,破坏烈度强,堪称全川之冠。其震源深度一般在20公里以内。自1630年以来,在这条地震带上发生7级以上地震即达9次。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鲜水河大峡谷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鲜水河断裂带地震分布密集

1、1630年松潘小河营地震 估计7.0级

1月16日(明崇祯三年十二月初四),松潘小河营地震。当地又发生7级地震,引发山崩,城墙有120丈倒塌,波及松潘、苍溪、广安、重庆、璧山、珙县、威远、乐山、雅安、成都等地。

2、1725年康定地震 估计7.0级

  8月1日(清雍正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康定7级地震,当地衙门、民居、碉楼全部倒塌,死伤严重,波及汉源、天全、理塘、巴塘等地。

3、1748年康定地震 估计7.0级

8月30日(闰七月初七),康定西北7.0级地震,不到一天内震了7次,波及炉霍、马尔康、汶川、德阳、乐至、内江、隆昌、自贡、南溪、珙县、屏山一带。

4、1786年康定地震 估计7.25级

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六日(1786年6月1日)午刻,康定发生7.25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29.9°,东经102.0°,震中烈度Ⅹ—Ⅺ。1786年6月1日,打箭炉(今康定)、泸定桥、磨西等地发生地震,城垣全行倒塌,不存一间,文武衙署、仓库、兵房全塌,压毙兵丁、商民、贫民,明正土司官寨碉房倒塌并起火灾。打箭炉至泰宁营一带,山石坍坠,径途阻塞,文报不能驰递。打箭炉以外通藏大路,大山裂坠,雍塞泸河(大渡河),积水高20余丈,致水停蓄泛滥,沿河田地多遭淹没。地震乍震乍止,缸水倾侧,人不能立,震后微微作颤,移时复震,如是数月。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地震造成大规模山崩

5、1816年炉霍地震 估计7.0级

12月8日(清嘉庆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炉霍7级地震,清嘉庆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四川炉霍地震,“十月二十日丑时,章谷一带地震,喇嘛寺及各房屋猝遭倒塌,压毙汉、番男、妇大小人口甚多。……共压毙汉、番大男妇并大喇嘛一千八百一十六名口,小男女、小喇嘛一千三十八名口。”

6、1904年炉霍地震 估计7..25级

8月30日(清光绪三十年七月二十四日)道孚7.25级地震,二百里内沿途房屋大多震倒。七月三十日、八月初二又震。

7、1923年炉霍、道孚地震 7..25级

3月24日20时40分06秒,炉霍—道孚间发生7.25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31°30′,东经101°00′,震中烈度Ⅹ度。地震震中面积达40平方公里,破坏最为严重的地方在将军桥一带,炉霍地面约废1/10,延及500余里。城内将军桥及河坝等处地裂很多,宽1—2米。官署民房倾陷,庙宇教堂倒塌。全县人畜死伤甚多,死亡人数3000以上,财产损失200-300万元,城乡200里内几无炊烟,殁者无人棺殓,生者啼饥呼寒,无以度日,伤者哀嗷莫救。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折多山山高谷深

8、1955年康定折多塘地震 7..5级

4月14日9时29分2秒,康定折多塘发生7.5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30°00′,东经101°48′,震中烈度Ⅹ度,震源深度20公里。震时山崩地裂,飞沙走石;河水上涨,泉水增大或干涸,水变颜色,有的泉水位置也发生变化,折多塘温泉水温下降;塔公至康定间海拔5820米的海子山“峰顶”崩塌削平,贡嘎山雪崩,冰块融化使燕子沟涨水20多天。康定全县房屋和寺庙共倒塌624间,倾斜、破坏1083间,地震死亡70人,伤217人。

9、1973年炉霍雅德地震 7.6级

2月6日18时37分07秒,炉霍县雅德发生7.6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31°18′,东经100°42′,震中烈度Ⅹ度,震源深度11公里。受灾地区包括炉霍、甘孜、道孚、新龙、壤塘等县,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房屋倒塌15700幢,破坏2867幢,损坏3441幢。川藏公路有17处遭到严重破坏,塌方40—50处(坍塌宽度几米至几十米不等),路面普遍裂缝,计30—40处,百余条。地震死亡2175人,伤2756人,死绝88户;损失牲畜40427头,粮食4023602斤。康定至甘孜、炉霍、色达、新龙、邓柯、石渠、白玉、德格等县邮电线路破坏,通讯中断。


四川地震统计(二)

武都—马边地震带,又称龙门山地震带6次,其中8级2次

它南起天全,往北经都江堰、汶川、茂县、北川、青川入甘肃武都,绵延长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恰与地质构造上的龙门山断裂带相对应。龙门山断裂带则由3条大断裂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龙门山主后缘断裂(属于逆冲断裂),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属于逆冲-走滑断裂),龙门山主边界断裂(属于逆冲断裂)。震源深度一般小于20公里。在历史上,这条地震带并不安分。中国科学院马宗晋院士指出:“汶川所在的川西地区本身就是地震多发的地带。整个西部地区是南北向山脉的集中区,能够划分出7个地震活跃带。以往这里常见7级以上地震,甚至8级以上强震也发生过,一直是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地带,也是中国地震局重点观测的地区。”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大名鼎鼎的龙门山断裂带

1、1327年天全龙坪山系列地震 估计8.0级

1327年天全地震“凤翔、兴元、成都、峡州、江陵同日地震”。天全地震时“碉门地震有声如雷,昼晦,天全道山崩,飞石毙人”,其中“有声如雷”、“山崩”、“飞石毙人”等描述对应地震烈度为~度。

可见,地震的有感范围北达巩昌府通渭(今甘肃省通渭县附近),东达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区),北端656 km,东端919 km,有感半径取均值787 km。在中国历史强震目录记载中,该地震为4类精度,即震中位置可能偏差≤100 km,考虑有感半径均值最小为687 km,最大为787 km。根据雷建成等统计的西南地区有感半径与震级的经验关系,计算得出震级范围为8.2~8.9级;根据汪素云等统计的中国大陆地震的有感半径与震级的经验关系,计算得出震级范围为7.7~7.9级;根据1995年版强震目录中关于中国西部地震等效圆半径(km)与震级的关系,计算得出震级范围为7.0~7.1级。综合考虑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具备发生7.0级以上地震的能力,故认为1327年天全龙坪山系列地震的震级应≥7.7级,综合分析应该在8级左右。

大川-双石断裂沿线的同震崩塌由芦山地震震动引发,沿线的历史地震岩崩亦应来源于龙门山断裂带附近地区的历史地震事件,特别是天全县小河乡响水溪槽谷对面沟口的巨量崩塌石块。对比芦山隆兴村的堰塞体,响水溪附近原有一个较大的堰塞湖(后溃坝)。

此外因为1327大地震,导致1345年龙坪山火山短暂喷发,龙坪山在县东十五里。《芦山县志》里边有一小段:元至正五年,二龙争斗,喷石百里,压毙居民无数。实则火山爆裂,传疑之误也。山下有一大平原曰大盆坝。附近蓝池子尚有一温泉,为红水溪之源,皆属火山遗迹。

2、1657年汶川地震 估计7级

4月21日(清顺治十四年三月初八),汶川发生7级地震,山体崩裂,岷江咆哮,房屋大多倒塌,死伤无数。波及平武、松潘、雅安、成都、乐山、宜宾、内江、南充、阆中,陕西汉中、宝鸡,甘肃成县、武都、文县等地。自三月初三起有广泛前兆。

 3、1713年茂县、汶川地震 估计7.5级

9月4日(清康熙五十二年七月十五日),茂汶北发生7.5级地震,城墙和大批房屋倒塌,居民死伤严重,波及绵竹、汉州、什邡、广元、江油、三台、射洪、蓬溪、乐至、中江等地。

 4、1748年汶川地震 估计7级

2月23日(清乾隆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汶川发生7级地震,房屋倒塌,桥梁毁坏,道路阻塞,并引发地质灾害,波及一百多个州县。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龙门山地质应力如泰山压顶

5、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 8.0级

5月12日发生的地震造成8万余人遇难、受灾面积逾12万平方公里。这次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汶川县城及它东北方的茂县、青川,坐落于龙门山主后缘断裂上;受灾最重的震中区汶川映秀及什邡红白、北川,坐落于龙门山主中央断裂上;另一些重灾区都江堰、绵竹汉旺、安县、江油,则坐落于龙门山主边界断裂上。该次地震资料很详尽,网上到处都有,此处不多说。

6、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7.0级

4·20雅安地震是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的7.0级地震。地震烈度9.0度。震源深度13公里。四川省成都市、雅安市、乐山市,陕西省宝鸡市、汉中市、安康市等地均有较强震感。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时,共发生余震4045次,3级以上余震103次,最大余震5.7级。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截至24日14时30分,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


四川地震统计(三)

安宁河谷地震带,又名“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 4次

它北起冕宁,中经西昌、德昌、会理鱼鲊(金河),南抵云南元谋,在四川境内的长度接近300公里。这条地震带恰与地质构造上的安宁河断裂、雅砻江断裂、则木河断裂相吻合。历史上这条地震带上的地震级别大,但发生频率相对较低,震源深度浅,有的仅距地表10公里左右,如1952年的冕宁石龙地震距地表9公里,1955年会理鱼鲊地震,距离地表12公里。自公元800年以来,在这一带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不完全统计有4次。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西昌地区复杂的地质结构

1、814年西昌地震 估计7级

4月2日(唐元和九年三月初八日),西昌发生7级地震,一昼夜间有80次余震,压死百余人,地陷三十里。

2、1536年西昌地震 估计7.5级

3月20日(明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丑时,西昌发生7.5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28.1°,东经102.2°,震中烈度Ⅹ。城内房屋基本都倒塌,死伤不计其数,引发山崩、地裂,地下水涌出,淹没农田。冕宁损失严重,波及大半个四川,余震至六月二十日尚未停止。山崩地裂,吼声如雷,大小衙门官厅、宅舍、监房、仓库和军民房舍倒塌填塞,压死军民客商人等近10000人,伤者不计其数。20日,仍震动有声,且雷声五昼夜不绝;地裂涌水,陷下四五尺,卫城内外,似若浮块,山泉河水尽皆黄浊。

3、 1732年西昌地震 估计7级

1月29日(清雍正十年正月初三)西昌7级地震,波及米易、会理、守南和云南昆明、宜良等地。

4、1850年西昌、普格地震 估计7.5级

9月12日(清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七)西昌7.5级地震,全城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人口伤亡十之六七,灾户27880家,灾民135382人,倒塌居民草瓦房26106间,压死20652人。西昌县城及东海镇一带大地哗然迸裂,城内地裂缝2-3丈,长6-7丈,裂而复合,夹死行人。沿东乡、邛海一带山崩滑坡,地裂冒水,邛海水上涨,冲毁村寨。会理州共倒塌民房1832户,压死2878人。冕宁、普格寨、昭觉、喜德、盐源、越西、河西、迷易所、冕山及云南巧家亦受破坏,波及南充、仁寿、南溪、庆符、筠连、乐山及云南宣威、永北、白盐井等地。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2018年凉山州地震带上一次小地震


四川地震统计(五)

松潘-较场地震带 4次

松潘-较场地震带主要覆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包括九寨沟、松潘、平武等县和茂县的较场等地,带内曾发生叠溪7.5级地震等过7级以上地震4次。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松潘九寨沟地区存在三相挤压地形

1、1933年茂县叠溪地震 7.5级

1933年8月25日下午3时50分,四川西北茂县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叠溪及岷江两岸山崩地陷,尘雾遮日,山河改易,城廓村寨荡然无存,叠溪周围30里内满目疮痍,方圆百里之内皆罹奇灾。地震死亡6865人,受伤和受灾难民8277人,牲畜死亡8978头(只),倒塌房5100余所,农田、粮食损失80%以上。叠溪地震不仅使叠溪全城及周围60余城镇、村寨全部覆灭,而且山崩13里多,石块泥沙横压岷江上,堵塞岷江,积水形成“海子”(堰塞湖),岷江为此断流43天,江水倒流20多公里。大震后45天,即10月9日19时,叠溪海子霹雳一声巨响,积水倾湖溃出,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怒涌而下,吼声震天,10数里外皆闻。在大定以上水头高达20丈,9时到达茂县,11时到汶川,次日3时到灌县时,水头仍有4丈之高。洪流之中,夹有巨石泥沙,沿江各大城镇都无法避免此浩劫。茂县共死340人,冲没田地2686亩,房舍729所,冲失粮食2579石,牲畜2170头;汶川全县总计死亡男女576人,漂没房屋346间,冲没田土约6000余亩,粮食353石,牲畜2315头;都江堰之鱼嘴、飞沙堰冲坏,大水经离堆公园冲进街市,淹死1600余人,冲毁熟地4000余亩。洪水所经之地皆成砾石河滩,灾区长达2000余里。此次地震,四川各县几乎全部波及。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叠溪地震形成的叠溪海子

2、1976年8月16日松潘、平武间地震 7.2级

8月16日22时6分45秒地震:震中位置北纬32°36′,东经104°06′,震中烈度Ⅷ度,震源深度15公里。极震区内房墙普遍倒塌,涪江上游两岸出现严重山崩、垮崖、滑坡,造成交通、通讯中断,道路、农田、村庄被毁;小河乡陈家村白崖山崩,堵塞河道,形成200米长、120米宽、30多米深的地震湖,淹没村舍;小河城南及白崖、黄水沟一带发生泥石流,海拔3667米的元宝山发生严重崩塌、剥落;地震重力裂缝单条一般长5—6米,最长10余米,宽10—130厘米,裂缝带长200米,呈锯齿状。

3、1976年8月23日松潘、平武间地震 7.2级

8月23日23日11时30分05秒地震:震中位置北纬32°30′,东经104°18′,震中烈度Ⅷ度,震源深度23公里。极震区(Ⅷ度)在松潘丰岩和平武叶塘、土城、田家湾和小灰山一带,房屋坍塌,地表裂缝,山岩崩塌,滑坡严重,堵塞河流成湖,淹没农田房舍,交通、通讯中断。松潘、平武地震是3次强震组成的震群型地震,有感范围较大,西至甘肃高台,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东至长沙,最大半径1150公里。地震叠加,震害严重,加上震后连降暴雨,造成山崩石塌及泥石流等,受灾人数23.7万人。松潘、平武、茂汶、南坪因地震死亡41人,重伤150余人,轻伤600余人;损失牲畜2800多头,毁坏耕地80多万亩,倒塌房屋5000余间,倒断邮电电线杆750余公里,损坏桥梁30多座,涵洞200多个和小水电站数处。对松潘、平武地震,四川地震部门在1975年底,国家地震局在1976年初相继作了中期预报,震前又作了较好的短期和临震预报。由于有预报,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人畜伤亡较少。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松潘地震前做抗震宣传

4、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 7.0级

于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九寨沟核心景区西部5公里处比芒村,震中东距九寨沟县城永乐镇39公里、南距松潘县66公里、东北距舟曲县83公里、东南距文县85公里、西北距若尔盖县90公里,东偏北距陇南市105公里,南距成都市285公里。截至2017年8月13日20时,地震造成25人死亡(其中24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492人(含游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九寨沟县及附近区域设防烈度为八度,震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水平较高,抗震性能总体较好,特别是经过汶川地震恢复重建后的新建建筑达到了抗震设防要求,经受住了此次地震的考验。


四川地震统计(六)

理塘-巴塘地震带 2次

它西北起西藏昌都,东南经通天河、金沙江,南下理塘,直至木里附近,在地质构造上与甘孜—玉树断裂、理塘—德巫断裂相叠合、衔接。震源深度25公里左右。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巴塘地区的高山峡谷

1、1870年巴塘地震 7.25级 

清同治九年三月十一日(1870年4月11日)已刻、未刻,巴塘发生7.25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0.05°,东经99.10°,震中烈度Ⅹ。1870年4月11日,巴塘一带突然地震,东面震及40里,南、西、北三面震及200、300里,衙署、土司官寨、喇嘛寺庙、教堂、粮库、寨堡和民居尽行倒塌毁坏;路面裂缝,长30公里,宽0.5—1.0米,垂直错动1—2米,地缝喷出黑色臭水。有几处陡峻的山成为裂罅,平原的丘陵成为险峻的悬崖。巴塘上下大山崩坠,到处尘土飞扬,一片昏暗;河道堵塞,积水溢出堤坝,周围民房被洪水冲没。人民死亡2298人,伤者甚众。震前2、3日,天降大雪。4月11日后地震连日不断,迄至5月9日尚有震感。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巴塘公路旁断裂带形成的悬崖

2、1948年理塘地震 7.3级

5月25日15时11分21秒,理化(今理塘县)发生7.3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29°30′,东经100°30′,震中烈度Ⅹ度。地震昼夜震动12次之多,寺庙、民房全部倒平,村寨大多覆灭,共坍塌、陷落房屋600余幢,损坏1000余幢,地裂70公里,地震地裂缝张开达2—2.5米,深1.4米,并大量冒水涌沙,温泉普遍干涸。压死埋没800余人,伤数百人,死牲畜800余头。自5月25日至8月20日计震180余次,其中7月19、21日及8月11日震动激烈,房屋续有坍塌。震前,理塘温泉干涸,老鼠大量出洞,聚居室外空地、田地上打洞,在山坡上乱跑。


四川地震统计(七)

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 1次

本地震带与《云南地震统计(五)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 相连接,属于一个地震带。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本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云南,从四川省起源

1、1216年雷波东北地震 估计7级

3月30日(宋嘉定九年三月十一日),雷波东北发生7级地震,在80里的范围内引发大量山崩,堵塞江水。在此前二月二十八日、三月初二都发生过地震,大震后余震不断,直到五年后才停止。


四川为什么有那么多地震?(1200年来四川大地震统计)

龙坪山地震形成的岩崩和塌陷湖

四川挺住!四川雄起!为四川祈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理塘   松潘   天全   康定   西昌   震级   炉霍   烈度   汶川   震中   震源   东经   龙门   地质   年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