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种植匠人的自白:我坚持了20年的品质道路,最后投降了

一位种植匠人的自白:我坚持了20年的品质道路,最后投降了

沈金跃在果园介绍“阳光玫瑰”的种植经验

“去年的行情怎么样?”我问沈金跃。

上一次到桐乡大圣果园是在2019年8月底,我刚从日本回来,沈金跃从果园中采下一串“阳光玫瑰”,让我品鉴与日本“阳光玫瑰”的差异,我的结论是“一清一浊”,都香甜,但相比之下,日本“阳光玫瑰”的口感更清澈,不腻。那一年他的效益相当不错,最早上市的一批“阳光玫瑰”卖到10万元/亩,符合“五亩换大奔”的效益标准。

“行情还在,除了最后一个棚,其他棚的平均价格是20元/斤,一亩地七八万元还是有的。”沈金跃笑了笑,2019年他的期望是4万元/亩,差不多翻了一番。

“最后一个棚出了什么问题?”我的关注点集中到拖后腿的那个棚。

“我一个棚7亩地做了4个配方,好的好,差的差……”

一位种植匠人的自白:我坚持了20年的品质道路,最后投降了

疏果后的“阳光玫瑰”

“你还在调整配方?”我郁闷道。从2016年第一批改接“阳光玫瑰”到去年已历时5年,按照沈金跃在葡萄上的修为也不至于还在摸索无核化处理配方。

“做好品质的配方是不需要调的,用日本的配方就可以了。”沈金跃回答道。

“那你现在在调什么呢?”我愈发不解,他从事葡萄20余年来走的都是品质之路,还是当地的标杆果园。

“跟着市场走,找赚钱的配方。”沈金跃谈起这一年来的心理历程,“前年我卖10万元/亩的时候,我觉得心里发慌,虽然果子很漂亮,跟翡翠一下,亮,颗粒又大,但糖度只有16度,有些甚至只有13度,我觉得理亏啊!所以去年就改了,我想做好吃的,还是卖给那个果商,我想补偿给他。结果他说不行,因为去年颗粒小了,样子没那么好看。你又要大串大粒,又要好吃又不空心是做不到的啊。”

一位种植匠人的自白:我坚持了20年的品质道路,最后投降了

沈金跃在介绍两种不同配方的处理结果

“等于说你去年的产品还不是市场货?”我大致能推测出去年的产品模样。

“叫四不像。”沈金跃苦笑道:“因为心里想的是日本那种品质最好的产品,但手上做的又是偏市场的,又想颗粒大一点,又想品质好一点,结果出来的产品自己的评价不高,市场的评价也不高。”

“那现在市场上什么样的货才能卖得起好价格?”我再问道。

“大穗大粒,穗重2斤起步,颗粒重十七八克起步。如果穗重2.5斤,一箱4串刚好10斤,这样的葡萄最好卖。刚开始的时候还讲糖度,等到10月份一过,葡萄没了,那个时候就不讲糖度了。只要是‘阳光玫瑰’,只要串大,只要粒子大,就给钱了。”沈金跃接着说:

一位种植匠人的自白:我坚持了20年的品质道路,最后投降了

沈金跃计划按照自己理想来做的葡萄大棚

“而且这部分产量高、留得晚的种植户效益很好,多的一亩地可以卖到15万元,那我做得这么认真,品质做得这么好,才卖7万元/亩,我觉得实在不合算。所以去年下半年就想通了,理想归理想,市场归市场,要分开。我就留一个棚,7亩地,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来做,其他棚就按照市场的需要来做。”

“等于说你最后还是向市场妥协了。”我心里五味杂陈,说不清是喜是悲。

“我们一开始想着引导市场,也坚持这么多年,心里一直想把品质做到最好。特别是6年前刚开始种‘阳光玫瑰’的时候,我激动得不得了,心想这个品种要革命性地改变中国葡萄市场,果商是拿着糖度计来采购的。我心中的标准是花穗不超过3.5厘米,穗重就1.2~1.5斤,不能像‘藤稔’一样都是2~3斤,颗粒不大,然后把甜味和香味都做出来,这样的产品才能卖出好价格。没想到过了几年又是另一个‘藤稔’。”

一位种植匠人的自白:我坚持了20年的品质道路,最后投降了

沈金跃特意保留的“巨峰”大树

沈金跃长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市场就这样摆在那边,要大穗大粒的,带奔驰标的,这个是正宗的‘阳光玫瑰’。所以我去年一直在说,以后谁也吃不到好吃的葡萄了,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还是算了,我现在调整过来了。”


“你怎么看?”我问黄伟。

从哈玛匠果园到大圣果园只有1个小时的车程,我是特意把他叫过来认识沈金跃的,两个人的种植理念都深受日本的影响,都有匠心,而且都是一根筋的性格,原想会有很多共同语言。只是我没想到,沈金跃的转变会这么大。

一位种植匠人的自白:我坚持了20年的品质道路,最后投降了

沈金跃(左1)和黄伟(右1)等人在果园交流

“其实我是深有体会的。”黄伟还是以他熟悉的日本市场为例:“在日本,农协定的穗重标准是600克,但志村富男(日本民间葡萄育种家)做的都是750~800克,他卖的价格是最高的。但如果是别人做成这么大,自己卖不掉,把这个产品卖给农协,价格就低了……”

我忽然想起沈金跃刚才说的还保留了一个棚做他理想中的产品,问道:“这保留的7亩葡萄打算怎么销?”

“这个很简单,我们也有高端客户,也可以走电商、微商。但是总体产值绝对是比现在这个模式低得多,最后的亩效益可能会差一倍。”沈金跃说。

我笑了笑,就像我介绍黄伟的桃子卖60元一个但仍然不挣钱的道理一样。

一位种植匠人的自白:我坚持了20年的品质道路,最后投降了

黄伟在哈玛匠果园修剪花穗

黄伟接着说:“作为我们生产者来说,第一是生存嘛,肯定是要跟着市场走,但在这个基础上,是不是能够坚持品质理念。同样大的串,能不能比人家的品质稍微高一点,而不是糖度只有13度就往外推,将来我觉得这个……”

“我明白你的意思。”沈金跃接着黄伟的话题说:“实际上大穗大粒的‘阳光玫瑰’的糖度也会上来的,只是它的上限比较低,可能只有16度。比如到7月10日,糖度只有13度,这个时候在市场上18元/斤就可以走掉,但是等你养到16度糖口感相对好的时候,预期的行情价格就是12元/斤,你怎么办?”

还没等黄伟给出答案,沈金跃就直言不讳道:“你也得卖,管它呢,13度你就卖了嘛。这个也是生存问题。”

一位种植匠人的自白:我坚持了20年的品质道路,最后投降了

沈金跃(左)向黄伟介绍自己的种植理念

“我觉得还是要两条腿走路,要生存,但是品质也不能放。”黄伟似乎不为所动,接着说:“虽然现在是胳膊扭不过大腿,但是将来胳膊粗了也有可能,所以这条理念不能放,如果放掉了,你的产品就和别人一样。你现在的问题是高端客户群体少,如果有10家高端客户来和你对接的话,你的想法肯定又会变,关键是要找到对应的销售渠道。”

“我第二年出产的‘阳光玫瑰’就是这种小穗形的,口感很好,我自己的心理价位是18元/斤,结果果商出到22.5元/斤。我说你要仔细看哦,这个价位到底行不行,他一直说满意得不得了。结果第一年买了,第二年就没来了。”沈金跃说。

“这样的果商跟你一样,最后还是被市场同化掉了。”我忽然想起2019年来的时候,我还带了雨露空间的大管家沈晓东,他当时对果园中最后一批“阳光玫瑰”非常认可,于是问道:“那一年雨露空间有没有要你的货?”

一位种植匠人的自白:我坚持了20年的品质道路,最后投降了

沈晓东(左)在查看葡萄质量

“没拿。”沈金跃说:“可能是嫌我们的量太少了,才7亩地。”我猜测可能还是性价比的问题。虽然跟其他果商相比,雨露空间更愿意为口感买单,但那个时间段市场上“阳光玫瑰”可选择的余地实在太多了,沈金跃的货不见得就有优势,就像黄伟卖高价的水蜜桃也入不了胡志艺(雨露空间创始人)的法眼。

我接着问道:“如果在产值一样的情况下,一个是进批发市场,要求大穗大粒,几天之内就卖完了;另一个是给高端的电商,对糖度和香气都有要求,虽然价格卖得贵,但是产量低,而且出货慢。这两种销售渠道你会如何选择?”

“我宁愿少卖20%的钱。”沈金跃立刻暴露出匠人的本性,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肯定愿意做好吃的产品,这个是绝对的。”


我笑了笑,指出他们的认知误区:“一是把品质等同于口感,二是把心中认可的品质标准(实际上是日本标准)等同于国内市场标准,所以才导致你们的困惑和纠结。”这些问题在受日本种植理念影响甚深的匠人群体中非常普遍。

一位种植匠人的自白:我坚持了20年的品质道路,最后投降了

豁然开朗的沈金跃(右)和面无表情的黄伟

“对对对,清扬老师你说得对。”沈金跃如醍醐灌顶般地惊醒,高兴地说:“我从事这个行业20多年,一直以为自己做的才是好品质,市场上的都是垃圾货,实际上是自己没有考虑市场的需要。我现在已经彻底想通了,理想归理想,市场归市场。”

另一侧,黄伟面无表情,不知道是拒绝洗脑,还是在自我反思。我也不知道该对他说些什么,如果从朋友的角度,我希望他能改变,能认清市场,尽快获得效益;但从产业的角度,我又希望他能固执己见,为这个行业留下一束不一样的烟火。


2021年4月28日

一位种植匠人的自白:我坚持了20年的品质道路,最后投降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糖度   品质   匠人   日本   雨露   果园   口感   颗粒   配方   葡萄   道路   去年   玫瑰   理想   阳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