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储户不愿意买4%3%的定期?

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末银行理财市场的规模达到了25.86万亿人民币,而全国居民存款余额则达到了93.44万亿人民币,从数据上来看确实去银行存钱的人确实比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人来得多,那明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普遍能达到4%-5%,为什么储户却要选择利率2%-3%的定存呢?

为什么很多储户不愿意买4%-5%的理财产品,而是存2%-3%的定期?

安全性

2018年之前很多银行对于理财产品还能刚性兑付,但是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银行理财产品没有办法再保本保息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是存在一定风险性的,有可能本金会亏损,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储户都能接受风险性的产品,所以自然购买理财产品的人就没有存定期的人来得高。

其次就是市场上经常会出现理财骗局,最常见的就是“飞单”和“虚假理财”,虽然银行一直在加强这方面的监管,但全国有二十几万家网点,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并没有办法完全根绝,而一旦碰上理财骗局,那么本金基本是拿不回来的,所以为了资金的安全性很多储户宁愿选择收益率低一些的定存。

为什么很多储户不愿意买4%-5%的理财产品,而是存2%-3%的定期?

流动性

如果有购买过银行理财产品和存过定期的人就应该能清楚地知道两者是存在很大的区别,对于定期存款,我们想什么时候取就什么时候取,即便是没有到期也能取得出来,最多就是损失一大部分利息,按照活期利率计息。但银行理财产品则不一样,理财产品是封闭式的,没有到期是取不出来钱的,即便你利息不要了也不行,资金根本就没有流动性可言,急需用钱的时候只能干瞪眼。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流动性太差的问题,银行也有推出“二手”理财产品交易,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或者线下寻找交易对象来解决流动性的问题,但反响却平平,参与的人很少。有的银行则可以用理财产品质押贷款,但由于时效性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再加上要支付给银行的贷款利息很多储户都觉得很不划算,所以银行理财产品的流动性一直备受诟病。

为什么很多储户不愿意买4%-5%的理财产品,而是存2%-3%的定期?

存款持有人

要购买理财产品,那么相应的就要有一定的存款,而当前整个社会群体最有钱的人当属那些中老年人,80后、90后被房贷、车贷压着,00后基本属于是月光族,所以真正有能力买理财产品的人只是少数。而老年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有风险的产品是比较排斥的,大多数人更喜欢存定期和购买国债,所以自然理财产品的规模就没有办法跟银行定期相比了。

为什么很多储户不愿意买4%-5%的理财产品,而是存2%-3%的定期?

有钱每个人都想赚,但一定要靠谱,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让很多不能承受风险储户看来就没有银行定期来得靠谱,所以即便理财产品的收益更高,大多数人还是更喜欢存银行定期。而且如今很多中小银行的定期存款收益率并不比银行理财产品来得低,特别是刚出来不久的民营银行,5年定期最高也能达到5%,和银行理财产品相比并不算差,因此理财产品虽然收益高,但并不是储户的首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储户   本金   流动性   收益率   利息   骗局   利率   存款   理财产品   安全性   收益   确实   人民币   风险   银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