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抢玩具,光强调所有权还不够

本文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宝玩日记”:专注分享玩具育儿方法,在玩乐中启蒙、培养婴幼儿社交能力,缓解父母育儿焦虑。


不管是孩子抢别人的玩具,还是孩子的玩具被抢,相信很多宝妈都经历过或准备经历这种“名场面”。

看了很多育儿分享,“尊重孩子的玩具所有权”,几乎已成为每位家长的共识。

但光强调玩具所有权还不够,

“抢玩具”背后透露的是孩子的社交问题,

教孩子学会分享和建立人际关系

才是核心操作!

幼儿阶段,孩子们的活动场所,以家里、朋友家、以及幼儿园、游乐园、公园等公共场所居多。下面咱们分场景,谈谈该如何处理这种事情,家长们不妨尝试下是否可行~

孩子抢玩具,光强调所有权还不够

如果在自己家里

孩子拥有玩具主权,家长可以重点教孩子学会分享。

如果孩子霸占所有玩具,不愿分享,家长可先安抚孩子情绪,进而询问孩子:

1、是否不想给其他小朋友玩这个玩具?

2、小明今天是咱家的客人,能不能让其他小明先玩5分钟(或者一集动画片)的时间?你先玩这个玩具,待会再交换玩或者一起玩?

如果家长摆出几种方案后,孩子仍不同意暂弃“被抢的玩具”,则需向抢玩具的小朋友提出归还玩具,一起尊重孩子的玩具主权,同时与对方家长一起调节。

接下来,双方家长还可以示范如何一起玩玩具,帮助小朋友们寻找适合自己的融合模式。


如果在朋友家

带宝宝去朋友家玩之前,我比较建议宝妈先做两项准备工作,一是准备方便携带的小型玩具,让孩子可以交换玩具玩;二是给孩子做好“拿别人玩具需先征得同意”的思想建设。

1、宝宝,你来挑一样玩具带上,到时可以和朋友一起玩;

2、宝宝,去到朋友家,不能随便抢别人手上的玩具,要先问问可不可以~

去到朋友家,玩具的所有权是其他小朋友的,宝妈可结合场景一反向操作,侧重引导孩子“不能抢别人玩具”,并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果在游乐园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的玩具是共享属性,孩子们基本认为“我先玩就是我的”,而且很容易为了抢玩具互相推搡、“大打出手”。

如果玩具是自家孩子先拿到,正玩得尽兴,突然被抢了,家长可以请抢玩具的孩子归还玩具,并邀请两个孩子一起玩,或轮着玩。

一般3岁以上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宝宝,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孩子说出事情的经过

2、“玩具被抢了你是不是很伤心、很生气?”:疏导孩子表达情绪

3、“你抢小明正在玩的玩具,小明是不是很伤心?”:培养孩子树立同理心

4、“那你是希望和他一起玩?还是轮流玩?还是拿另一个玩具给他玩?或者先让对方玩一会儿?”:引导孩子思考出解决方法


如果在小区花园或附近公园

如果平时带宝宝到楼下小区或附近公园玩,也可以自己带一些适合多位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玩具,比如玩沙子的工具套装可以驾驭各种室外路面的惯性越野车等等。


孩子抢玩具,光强调所有权还不够

这类玩具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可以辅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建立、形成友好的关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有的宝妈可能会说,道理我都懂,方法也教了,还是没有效果。

其实为孩子提供方法论和帮助孩子实践演练是两回事。

平常在家时,妈妈和爸爸可以模拟不同的场景,演示如何与其他小朋友共享玩具,遇到玩具争抢时如何表达、解决问题。

当问题发生时,家长也可以先等等,给孩子机会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家长言传身教,孩子才能切实领悟和掌握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所有权   方法论   玩具   孩子   游乐园   公共场所   主权   社交   小朋友   场景   家长   公园   宝宝   方法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