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波抗痉挛神经触激点之一抗屈肘穴(任世光)

蕾波抗痉挛神经触激点之一抗屈肘穴(任世光)

脑瘫临床反射、肌张力、姿势、运动异常源于脑损伤或脑发育缺陷所致的神经系统障碍。蕾波推顺、点穴是从脑瘫病理环节更高层面-神经入手,用推、点的手法触激肌肉中的不同神经阻抑痉挛、增加肌力。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效果更好,现介绍抗痉挛神经触激点之一抗屈肘穴。

l 抗屈肘穴位于上臂内侧肘窝中上2寸肱二头肌肌腱与肌肉移行部。

l 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侧,整肌呈梭形。肱二头肌有长、短二头,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粗隆,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长、短二头于肱骨中部汇合为肌腹,下行至肱骨下端,集成肌腱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腱膜。

l 临近手足十二经尺泽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等也具抗屈肘作用,但抗屈肘穴效果更著。

l 应用举例:肘屈曲僵硬、伸直困难的蕾波推、点干预

孩子紧张时出现屈肘的异常姿势,安静时作肘屈伸检查时伸肘有阻力、肘伸展角小于同龄孩子正常值,为上臂内侧肱二头肌张力高、上臂外侧肱三头肌相对力弱所致,纠正方法是:

1. 辅用蕾波啫喱或耦合剂向心、双向、点压推顺上臂内侧肱二头肌和外侧肱三头肌肌,每日3-4次,每次15分钟左右。

2. 点压抗屈肘穴。可推顺后进行或和孩子嬉戏中随时施与。

3. 点压伸肘穴。可推顺后进行或和孩子嬉戏中随时施与。

蕾波抗痉挛神经触激点之一抗屈肘穴(任世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肘窝   桡骨   肱骨   神经   屈曲   肩胛骨   肌腱   正常值   前臂   上臂   肌肉   姿势   异常   效果   孩子   任世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