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起,房子或迎“贬值潮”?央媒8字回应,3个信号提前关注

现如今的楼市,真的“冷”了。

玻璃大王曹德旺曾说过,房地产只不过是一堆水泥砖头堆砌起来的东西而已,本质上根本就不值钱,现在价格之所以这么高,关键是炒起来的,所以曹德旺认为,未来房市价格下滑,也是必然的结局。

2个例子管中窥豹:

1、有人手握5套房子卖不掉。

在商品房买卖市场,二手房占比达到60%以上,二手房代表着整个房市的发展方向。要看待市场行情如何,不能只看开发商给出的新房销售数据,更重要的是看二手房销售的难易度。2021年以来,二手房库存不断创新高,与此同时多套房人二手房难转手似乎愈演愈烈。一位朋友(老王)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11月起,房子或迎“贬值潮”?央媒8字回应,3个信号提前关注

他来自合肥,是一位典型的土著人,现在手握5套房子,其中有1套是父母亲购买并且留存下来长期居住的房产,另外4套是自己5年前购买用于增长升值的房产。父母亲留下来的这套房子位于市中心地段,现在有商场超市和优质老牌学校加持,所以价格还算可以,老王也没有对外转手的念头,其他4套房子有2套位于城市北部新开发的地段,还有2套位于城西新开发地段,至于为啥要购买在这俩地方,老王说道,5年前城市打出了“北部扩展、西部收纳”的口号,专家们纷纷解释为“西边要撤县划区,北边要建设新城”,所以买房自然有可为。

然而,真当他买房之后,却发现,这俩地方除了商品房,工业、商业非常稀少,住在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刚性需求,炒房的成分也很大,大家都是廉价买房、最后还是廉价卖房,所以2020年开始老王就想要把手中这4套房子卖掉,奈何降价50多万元/套,还是无人愿意接手。

11月起,房子或迎“贬值潮”?央媒8字回应,3个信号提前关注

2、降价维权被“行拘”。

每一波下滑潮出现的时候,购房者表现得都不淡定,尤其是刚需购房者,一旦出现买房在短期内价格下跌,那么多数人都会跑向售楼部要说法,要么要求开发商退房子、要么要求开发商补差价。站在刚需的角度想确实有道理,一套房子动辄上百万元,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开发商动动手指头就把销售价格降低了,根据新的销售价格自己的房子缩水了,谁也不乐意。

根据媒体报道,前不久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某楼盘出现了大幅度调低售价的现象,已经买房的人一起到售楼部讨要说法,他们拉着横幅、举着宣传话语,提出了退房子和“补偿”的诉求。降幅有多少呢?根据网上该楼盘的价格数据,2021年初的时候,这个楼盘的销售价格为1.5万元-1.6万元/平米,然而到了10月份,却降低至1.2万元-1.3万元,平均折价幅度为3000元,这也即意味着原本你购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比起年初的价格,房子从150万元-160万元缩水到了120万元-130万元,30-40万元不翼而飞了。

11月起,房子或迎“贬值潮”?央媒8字回应,3个信号提前关注

最后的结果正如前边说的那样,开发商选择了报-警,然后相关部门对这些到售楼部要求补差价的购房者,逐个进行了“批评教育”,还有不少直接采取了行拘的措施。房产中介经理张明说到,其实价格调节是市场正常现象,虽然购房者无法接受,但是《商品房买卖合同》已经达成了,房企们是不可能补差价的。

以上种种现象,似乎都在向人们彰显一个结论:房市真的冷了。那么,11月起,房子或迎“贬值潮”?央媒8字回应,3个信号提前关注!这或许能稍微改变房产目前“遇冷”的境遇:

第一、救市已经到来。哈尔滨在10月份之后,就发布了“一系列救市”的举措,对于房企方面,降低预售标准,提高对房企的贷款融资能力;对于买房人方面,根据人才标准的不同,推出了大额度补贴的行为,有的2万元,有的补贴达到10万元。银保监会的郭树清说到,房住不炒既要防止过热、也要防止过冷,2021年以来,这些城市楼市遇冷过度,所以是时候进行适当营救了,今后或许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救市”计划中。

11月起,房子或迎“贬值潮”?央媒8字回应,3个信号提前关注

第二、房贷利率下行。学者任泽平提出,房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一旦金融信号宽松,那么房市必然会加热、反之金融信号收紧,那么房市就会冷缩。2021年4-10月份,银行对房地产的贷款融资明显收紧,以至于二套房停贷比比皆是。然而11月开始,这种货币紧缩的情况大有改变。据贝壳研究院的报告显示10月至11月,在坚持的90个城市中,有20个城市房贷利率下降,14个城市首套房利率下滑,14个城市二套房利率下滑。平均数据看,90个城市首套房利率5.73%,二套利率为5.99%,都环比上月下降。

第三、通胀因素加持。2020年至2021年,全球遭遇黑天鹅侵袭,大部分国家的GDP发展受挫,其中就包括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于是2021年以来,为了重新恢复活力、提高发展增幅,大家如出一辙地选择了“增发货币”,于是当前的全球市场,正在被新一轮的资金所笼罩。美国的CPI在2021年以来连续增高。

11月起,房子或迎“贬值潮”?央媒8字回应,3个信号提前关注

在2020年的12月,日本率先出手,开启了73.6万亿日元的新计划,兑换为人民币,总额度高达4.4万亿元;

2020年底至2021年,美国累计释放出了3-4万亿美元的货币(兑换为人民币达到30万亿元左右),仅仅在3月份上旬就一次性通过了1.9万亿美元的增长方案;

欧洲作为一个重要角色,面对普遍收缩的问题,也开启了货币投入,欧洲央行发布1.35万亿欧元的大方案,2-3个月之后,再度追加5000亿欧元,总投入量达到了3.87万亿人民币。

通胀因素加持直接导致当前89%以上国家楼市起飞,就连沉沦了几十年的日本东京都房市也出现了春天。会对我国有多大影响?对于这个问题,王石给出了提出警示,王石说到,2021年以来,国际上很多国家正在增加货币释放力度,新一轮通胀正在到来,受到世界性货币增加因素出现,新兴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或直接会遭遇输入性通胀影响,国际大宗资产和一些行业或出现价格上浮,委内瑞拉、津巴布韦的通胀率已经达到了3000%以上。至于哪些商品价格会产生提高,王石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不过经过这几个月的实践发现,钢铁、原油、有色金属、世界房地产等都在其中。

11月起,房子或迎“贬值潮”?央媒8字回应,3个信号提前关注

3个信号出现,购房者提前看看!那么,房地产还会继续前几个月“贬值潮”的情况吗?答案显而易见。与此同时,央媒8字予以回应,购房者提前看看!经济日报2021年发文《别让高F价吓跑大城市的年轻人》指出,现在很多城市的房产价格过高了,以至于年轻人买不起房子,最终只能流失,城市的发展依赖年轻人、依赖创新,人都跑了,谁来创新呢?所以给出了8个字建议:房~价偏高,亟待调整。

年轻人是城市的活力和未来。然而,大城市的高房J可能正在吓跑他们。中国人民银行在官方发文《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建议采取措施控制楼市。文中说,创新创业靠的是年轻人,但他们多半没钱。一个城市住房太高,把年轻人都逼走了,何谈创新。

从央媒的这番话,其实可以读出2个层面含义,首先房地产的要义是“平稳”,价格过高的话,可能会把大城市的年轻人赶走,这样不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但是另一方面在“平稳”的目的下,不能过冷,同样不利城市前进,所以降低价格可以,更重要是“稳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信号   房子   通胀   二手房   日本   美国   差价   楼市   货币   开发商   年轻人   房产   价格   城市   房地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