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毕加索几乎用了一生才学会像孩子一样画画?

有个女子去参观马蒂斯的画室,仔细欣赏完他刚完成的一幅画之后,对他说:“这个女人的手臂太长了”马蒂斯立刻回答:“夫人,您弄错了,这不是女人,这是一幅画”我们当中有多少人和那名女子一样心不在焉的运用规则,却错失眼前的杰作?不知道没有规则其实更好。孩子画画没有目的,他们凭性情,靠灵感,为宣泄为好玩为好奇而画画,所以孩子的画才纯真可爱,烂漫自然,以至于让很多大师弯下腰来向孩子学习感慨:“天真烂漫是吾师”,毕加索也说:“我一生都在向孩子那样学习画画”。

为什么毕加索几乎用了一生才学会像孩子一样画画?

毕加索说:“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 其实不仅是毕加索,康定斯基、米罗、马蒂斯等都十分看重儿童画。为什么这么多伟大的艺术家都如此赞赏儿童画?

为什么毕加索几乎用了一生才学会像孩子一样画画?

儿童正处于极度渴望认知世界的时候,他们用天真的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不掺杂经验影响。而艺术本就是艺术家将其在生活中的丰富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的一种过程。三到六岁的儿童正处于绘画的“象征期”。这个时期的儿童作品不受固有的事物形态所影响,他们喜欢涂鸦,喜欢直接表现自己所感受到的东西,而这一点正是很多大师穷尽一生所追求的。儿童用本心表现事物本质的艺术特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增加,多数人会丧失儿童期的这种特征回归平庸,只有少数对美术热爱的具有天赋人保留下来了这种特征。

据此,不能以成人庸俗的眼光去批判儿童的作品“像不像”或是“好不好”。应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其提供经验素材,营造自由轻松的创作环境。在开放的环境下激活儿童的美术表现力,让儿童发挥其想象力,用想象画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美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还可以健全儿童的人格,使其儿童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多方研究证明美术对于儿童的健康心理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儿童缓解紧张的情绪或是外界的压力,儿童可以借助美术宣泄情绪,可以通过美术与同龄人减少交际障碍,快速的拉近距离。除此之外美术还有助于儿童塑造独特鲜明的个性。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艺术让这种唯一更加的独特化,让儿童在智慧中绽放光芒。

为什么毕加索几乎用了一生才学会像孩子一样画画?

美术教育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想象画属于其中一种形式。通过引导启发让儿童在想象中用线条和色彩等直接表现他们的情感和感受,创作出自己独特的想象画作品。在美术教学中切不可带有成人的眼光评价儿童的作品,例如:“你的人为什么比树大”,“你的马为什么多一条腿”这种带有现实意义的评价不能用来评定儿童的作品。我们的儿童美术应该是感受远多于技巧的,而想象画就是表达儿童感受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一直以来,童话都用其活泼生动的人物,曲折离奇的情节以及通俗易懂的语言吸引着儿童。在童话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了生命力,不管是一草一木还是桌椅板凳,包括儿童喜爱的玩具全部都被拟人化。所以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语言魅力用童话为儿童营造一个幻想的世界,在神秘的童话世界中让儿童自由翱翔。

比如以安徒生童话中的《世界上最美的一朵玫瑰花》为例展开美术教学,阅读并帮助儿童体会整个童话所表达的主题情感。“幸福的母亲认为最美丽的玫瑰花是从她的孩子鲜艳的脸上开出来的。一个女人认为最美的玫瑰是白色的,是从长夜里抱着病孩子哭泣的皇后的脸上开出的。”引导儿童思考他们心中最美的玫瑰是从哪里长出来的什么颜色的。借助多媒体和实物让儿童进一步观察玫瑰,随后挑选一个有画面感的章节例如:在皇后的花园中有各种各色的玫瑰花,从那长着能发出苹果香味的绿叶的野玫瑰,一直到最可爱的、普罗旺斯的玫瑰,样样都有。它们爬上宫殿的墙壁,攀着圆柱和窗架,伸进走廊,一直长到所有大殿的天花板上去。这些玫瑰有不同的香味,形状和色彩。在老师绘声绘色的描述下激发儿童的美术创作情结,鼓励儿童大胆想象故事中的场景,借助各种各样的绘画工具和颜料进行自由艺术创作。在儿童创作中给予尊重,看到儿童作品中的各自的优点。

为什么毕加索几乎用了一生才学会像孩子一样画画?

美术和音乐都属于艺术领域,音乐是在听觉美的表现,美术是视觉美的表现,艺术本就是人对美的感受和表现,我们可以将美术和音乐活动相互渗透,整合到一起共同促进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以《小星星变奏曲》为例展开声画融合的大班教学活动。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与儿童一起观察,“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星星的声音,想听的宝贝请举手”随之有序组织教学。在音乐中调动每个儿童的积极参与,鼓励儿童大胆表达除了星空还看到了什么。教师注意倾听并对每个儿童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提供充足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在儿童绘画期间巡回按照儿童需要进行指导,教师要看到儿童作品中的优点并表示赞扬。

将旋律和色彩相融合,让音乐渗透进美术教学可以冲淡儿童在绘画过程中的枯燥感,有利于激发和延长儿童的创作激情。美术和音乐看似两个互不相连的领域,实则有很多共同点。教师抓住这些共同点,在活动中通过视、听、想、说、画,引导儿童多感官参与,让儿童能仿佛身临其境。充分调动儿童积极性,让儿童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在教学期间,教师应该明白教师在儿童美术教学中不是指导者而是引导者,引导儿童用好奇心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用真挚的心去感受,用天真的心去表现。

为什么毕加索几乎用了一生才学会像孩子一样画画?

艺术原本就是一种感受和情感的表现。儿童正处在用本心感受世界的时期,即使我们没有办法像毕加索或是马蒂斯那样给予儿童画如此高的评价,也不应该简单地用“像不像”来评价儿童的作品。我们应该像珍视毕加索那样珍视儿童这个珍贵的时期,利用艺术的共通性尝试从多领域探索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方法。

毕加索“六句箴言”,教你欣赏儿童画!

1. 绘画的技巧成分越少,艺术成分就越高。

为什么毕加索几乎用了一生才学会像孩子一样画画?

毕加索《玩卡车的小孩》

2.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是否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

3. 有的画家把太阳画成黄点,有的画家则把黄点化为太阳。

4. 我总是去尝试那些我不会的事,这样我才能学习如何‘会’。

为什么毕加索几乎用了一生才学会像孩子一样画画?

毕加索《儿童和花朵》

5. 如果我们能把脑子扔了只用眼睛就好了。

6. 每次见到小孩子在街上、在沥青路面或在墙上乱涂乱画,我都会停住脚步……他们笔下的东西往往令人感到意外……总可以让我学到一些东西……

为什么毕加索几乎用了一生才学会像孩子一样画画?

绘尔森国际美术教育是绘尔森美育集团旗下美术教育高端品牌,以美式教育方式为主导进行课程设置,引入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合中国各大美院及国际艺术学院优质资源,采用双师互动多媒体课堂和“美誉激励式”教学方法为3-18岁孩子提供启发探索,独立自信,表达创造,思维外化,学以致用的多元化国际艺术教育,让世界艺术融入现代中国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毕加索   孩子   才学   艺术家   美术教育   童话   美术   玫瑰   评价   儿童   教师   情感   艺术   作品   世界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