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老师的朋友圈被这篇文章刷屏了,共勉

新的学期即将开始了,这也是“双减”政策落地之后的第一个学期。很多家长,看完一系列的政策细则之后,开始陷入懵圈状态:

秋季开学之后,就没有补习班了,不上补习班孩子干什么?不上补习班孩子跟的上吗?是跟着大家一起躺平,还是暗地里继续“鸡”?

不管怎么说,一个新的时期即将开启,有利好,也有无数挑战。我们也是时候静下来想一想,孩子如何才能更顺畅的接轨当下这个时代?


1、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新规后,没有了课外班的助力,对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自驱力要求更高。

那些目标清晰,有计划,按部就班学习的孩子和那些浑浑噩噩,被动学习的孩子,差距将会越来越明显。

“双减”的重要体现,是要把时间还给孩子。根据通知,要求各地实行“双减”情况半月通报制度,其中甚至明确了作业时间,例如: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实在写不完按时睡觉……

校内控制作业量,校外控制培训班。这样下来,“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学期,孩子们的自由空余时间将会大幅度增多。

新学期开学,老师的朋友圈被这篇文章刷屏了,共勉

家长们终于不用再被焦虑或资本裹挟着向前,孩子也不用在无尽的作业和补习班里消耗童年,但退一步讲,中高考毕竟还在,可以放弃焦虑,但不能撒手不管,完全佛系躺平,否则,结果不是你我能承受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自律就尤为重要。

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孩子,不会在大量空余的时间里玩游戏、看电视、赖床,他们会懂得什么时候该学习、该阅读、该运动、该睡觉,用最大的自律,换最大的自由。但在这之前,家长应该做好督导工作,帮助他们尽快养成良好的习惯。当孩子们养成了好习惯,并一一坚持下来,那他也就掌握了自律的秘诀。


2、注重孩子兴趣爱好


好父母的衡量标准,不是能否给孩子买学区房,也不是能否给报上千块一节的补习班。而是能否通过自己的言行,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塑造强大的内心,引导他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填充丰富的精神世界,修炼美好的道德素养。

孩子在自己热爱且感兴趣的方面,更容易脱颖而出。未来素质教育更希望孩子能拥有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并从中得到发展,而不是所有人都去做学术,所以增加了职业教育比例。

鼓励孩子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更容易坚持,并从中得到快乐,也更容易脱颖而出。

新学期开学,老师的朋友圈被这篇文章刷屏了,共勉


3、重视孩子思辨能力


被称为亚洲最年轻的哲学家中岛芭旺,他在10岁时写了《我看见、我知道、我思考》这本书,一出版便夺下日本亚马逊文学榜第一名,震撼日本文坛。

中岛芭旺写到:“启发我的是所有遇到的人,包括那些欺负我的人。我相信任何经验都可以成为一个教训,所以我想到每一个经验的意义”。

如果一个10岁的孩子,可以对自我有如此深邃的思考,那么他在面对日后生活的坎坷中,应该会具有更平和的心态。

这才是每个父母最应该培养孩子的能力,在喧嚣情绪化的媒体环境和压力倍增的日常环境中,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孩子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这是每个疼爱孩子的父母最应该做的早期教育。

给孩子最好的铠甲,是独自面对世界的思辨能力。


4、课堂学习更重要

“双减”的第一宗旨,是要让教育回归学校。什么概念呢?消息一官宣,多地直接将校外培训列入扫黑除恶、扫黄打非专项整治,整个教培行业直接腰斩,新东方、高途等多家K12公司纷纷裁员。

力度之大、决心之坚,几乎是前所未有。

对家长们来说,没了培训班,是真省钱省力,对孩子们来说,减负减压肯定有,但也表明后续的竞争换个一个“战场”,那就是课堂。

这学期开始,那些懂得把握课堂时间、紧跟老师步伐的孩子,将是绝对赢家。

当过老师的,都清楚一个道理:班级里成绩好的孩子,大都是听课效率高的、爱思考的。课堂学习是正餐,课外辅导是点心,正餐都没有消化好,光靠点心能有多大成效呢。

多看看每年中高考的学霸,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说法:“不上补习班,多听老师话!”

比如今年江苏淮安中考,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张学妍。在12门科目中,8门满分,中考满分770,考出757,仅仅扣了13分,这样的成绩,不仅让家长们眼红,只怕很多还得问一声:“哪里辅导的?”

新学期开学,老师的朋友圈被这篇文章刷屏了,共勉


张学妍从来没有上过任何补习班,父母也并非高知,对她的学习几乎提供不了帮助。能考出这样的好成绩,主要还在于她自己的秘籍:

在日常的学习中,注重课堂高效吸收,课后及时补充。上课时,紧跟老师思路,专心认真听讲,不开小差,就能掌握到绝大部分的知识。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家长再成长的过程。双减之下,当孩子远离补习班后,高质量的陪伴,才能让教育找到土壤,父母的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看到方向。

一个老师,能给孩子丰富的知识,但是给不了良好的品行;能给孩子解题的方法,但给不了优秀的习惯;能给孩子考试的技巧,但给不了处事的智慧……

最好的教育,永远不是老师一肩挑,而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相信孩子,双方配合越好,孩子成长越茁壮!

新学期,我们一起努力!同意,请点赞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高知   老师   培训班   思辨   作业   正餐   补习班   空余   新学期   朋友圈   课堂   家长   学期   父母   能力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