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助听器: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助听器,简单的说是将声音放大的医疗器械。关于它的作用和效果,目前有许多种说法:

“好耳朵”听力?!

有的人可能认为,戴上助听器就应该解决关于听力障碍的所有问题,能听到虫鸣鸟叫,跟上亲朋好友的说话,看电视、打电话......就如同“好耳朵”听的一样。

没用?!

而有的人可能听戴助听器的邻居、朋友说的比较多的是:助听器就是个放大器,听得太吵了,听不清楚......于是觉得助听器用处不大。

正确看待助听器: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那么,助听器效果到底好不好呢?

其实,这需要正确看待助听器,了解它能做什么,充分发挥其作用;以及不能做什么,不过分奢求助听器的功效性。

助听器能做什么?

助听器的本质是帮助听损人士更好地听声音,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

正确看待助听器: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1. 基础是放大声音

助听器的基础是将声音信号放大,让听损人士尽量能听到原来听不到的声音。

我们也都有这样的经验,当电视声音调得太小(类似于有听力损失),很难听清,把电视音量调大(类似于助听器放大),这样就能容易听清楚。

2.根据听损个性化补偿

每个听损人士的听力损失情况不一样,通常可通过听力图来反映,助听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听力进行个性化补偿。

简单来说,高频听力损失比较重,高频就多放大些;低频听力损失多,则放大低频多些。

这样,根据听损人士有损失的听力就可以尽可能得到合适的补偿。

正确看待助听器: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3.重点放大言语

当然,缺哪补哪的个性化补偿也有侧重点。

对于大部分助听器,一般被设计成重点放大言语频率,以解决听损人士戴上助听器后改善聆听、言语沟通顺畅的主要诉求。

4.大声不震耳

助听器的放大作用是有原则的,在保证小声多放大的同时,大声会被限制在听损人士可接受强度的声音范围内,这样才能听得到,也听得舒适、安全。

正确看待助听器: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5.嘈杂不吵

我们身处在一个充满声音的环境下,有时安静,有时喧闹。

助听器在放大声音的同时,可识别不同的聆听环境并进行对症处理。

例如,助听器内置不同的降噪技术,可对嘈杂环境下的噪声进行针对性抑制,间接地放大言语声。

如此,即便是在车水马龙的室外,戴上助听器也不会过于吵,也能听得到他人说话。当然,降噪效果如何,不同的助听器和不同的听损人士不一。

助听器不能做什么?

上面5点是助听器具备的主要功能,使得大部分听损人士能从中受益。

当然,不同的听损人士,由于其听力损失情况差异大,助听器能解决的问题也是有限的,不能听得像好耳朵一样。

这一点尤其是在言语分辨力较差的听损人士那表现得明显,这类听损人士可能经常会抱怨听得到,但听不清楚、听不懂,觉得助听器还不如不戴。

正确看待助听器: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其实,能不能听懂言语,不完全是助听器或耳朵的工作了,而是大脑的。

耳朵负责将声音收集、放大、传播,并对能听到的声音进行一定的转化,更利于传入大脑。

传入大脑的声音,通过复杂的转化、解析,最后让我们知道听到的到底是什么。

也就是说,能不能听懂说话,主要靠得是大脑。

而助听器主要是将声音放大,充当更多的是耳朵的作用,而不是大脑的作用。

当言语分辨力较差,戴上助听器听得不是那么满意时,很可能是听损人士自身的问题,助听器要坚持戴,多听、多练才是正解。

正确看待助听器: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现在,你能正确看待助听器的作用吗?知道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吗?

不盲目“崇拜”其功能,也不过分“贬低”其作用,才能从佩戴助听器中受益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助听器   量能   分辨力   低频   较差   听力   大脑   言语   耳朵   损失   说话   正确   声音   作用   效果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